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OLogit模型检验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并考察其与财政补助的交互效应.结果发现:税收优惠的享受与否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重要影响,当企业受到税收优惠支持时,企业平均研发创新强度会显著提高.与财政补助的交互效应显示,财政补助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强度,但与税收优惠的创新激励效应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借助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通过研究设计剔除混杂因素,从融资约束视角探讨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及其组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显示,剔除混杂因素与不剔除混杂因素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混杂因素的存在会导致研究结果有偏。剔除混杂因素后发现:当企业没有面临融资约束时,研发补贴或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研发补贴或税收优惠的创新促进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但是当两种政策组合使用时,无论企业是否面临融资约束,政策组合均能显著促进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因此,政策组合相比单项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稳定。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相关政策组合的制定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税收优惠政策的税制设计与贯彻执行环节均对企业有效税率和技术创新投入发挥重要影响作用。以我国2004~2013年A股主板民营上市公司为例,采用双维度聚类回归方法,从有效税率和企业所得税法视角实证检验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分析政府背景对企业所得税法激励效果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有效税率与民营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而企业所得税法与其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背景能够强化企业所得税法对民营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激励效果。稳健性检验与上述结论一致。研究结果为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研究还表明,在政策贯彻执行环节,应消除企业政府背景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增值税进项留抵视角,考虑企业在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带来的税负效应和税收红利共享(或税负转嫁)效应下如何优化资产配置.税收红利共享(或税负转嫁)可影响以下价格组合:(i)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购买价格;(ii)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含(增值)税购买价格;(iii)含(增值)税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购买价格;(iv)含(增值)税销售价格、购买价格.研究发现:1)销项税率下调:规模报酬递减下,企业会增多投资资本与劳动力,减少投资金融资产,否则相反; 2)进项税率下调:情形(i)下,规模报酬递增且金融资产预期回报率低于附加税税率或规模报酬递减且金融资产预期回报率高于附加税税率下,企业会增多投资资本与劳动力,否则相反;情形(ii)~(iv)下,规模报酬递减时,企业会减少投资资本与劳动力,增多投资金融资产,否则相反; 3)增值税销、进项税率同时下调:情形(i)、(iii)下,规模报酬递增且金融资产预期回报率高于附加税税率时,企业会减少投资资本与劳动力,增多投资金融资产;规模报酬递减且金融资产预期回报率高于附加税税率时,企业会增多投资资本与劳动力.文章使用制造业等相关数据,模拟四种价格组...  相似文献   

5.
以企业行为理论、管理层激励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为依据,以研发投入为切入点,从企业行为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管理层股权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两者共同作用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三个层次讨论了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并提出11项研究假设。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行为中组织冗余、绩效落差对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而破产风险负向影响研发投入;管理层股权激励中,过低的管理层持股水平会负向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股票期权激励会正向影响研发投入;从交互效应来看,破产风险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交互项对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受目前薪酬水平与企业业绩倒挂的影响,绩效落差与股权激励的交互项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显著。两种理论之间共同作用的存在,表明一个更复杂的研发投资组织模式,企业行为、决策流程与公司治理的相互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国外企业的进入和政府研发补贴的情形下,建立生产差异化产品企业的混合寡头博弈模型,将国内企业分为公有和私有两种情形,分别得出在伯川德竞争情形下产量、研发投入以及社会福利的均衡解,并分析了私有化,研发补贴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存在国外企业竞争且国外企业的生产效率偏高时,政府最优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差异都相关;企业私有化会降低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补贴的激励会使私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购置税优惠政策不适用于供给约束时期,现有研究极少基于一般均衡角度做出解释并提出替代政策,通过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以往研究所忽视的技术要素、投资补贴变量、中间投入要素以及进出口函数,利用中国2012年实际经济运行数据,分析了不同经济形势下购置税优惠、自主品牌技术进步与投资补贴的作用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各类政策的影响效应,不仅取决于其实施的时机,也取决于相关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关联程度.在供给约束时期,购置税优惠政策因要素转移而阻碍关联度较低部门的发展并扩大贫富差距,技术进步与投资补贴则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其中最优投资补贴在5%左右,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下降.不过,在需求不足时期,后者会因本币升值与净出口下降而产生类似负面影响.因此,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需求不足时期,在供给约束时期则可由5%研发补贴政策予以替代,以便从供给侧增加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进而规避上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制药产业研发——营销双密集的产业属性,探究广告竞争下,制药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机制和药品市场绩效.研究发现,制药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取决于创新投资和广告投资的内在关系和创新效率.当创新投资和广告投资之间存在挤入效应时,研发创新可能导致囚徒困境的结果;其次,适中的医保福利水平对制药企业的创新意愿有正向影响,过高或过低的医保福利水平,均会降低制药企业的创新意愿;最后,当创新效率足够高且创新投资强度中等时,更多的制药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可实现患者福利和社会福利的双重改进.否则,更多的制药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将导致患者福利和社会福利的双重损失.研究结论可为制药企业协调创新战略和广告战略、政府部门优化医保支付政策和创新激励政策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考察政府创新扶持政策的作用效果与内在机理,本文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的研发补助政策和税率优惠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对政府创新扶持政策的双重效应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助政策兼具“前期激励”与“后期奖励”效应,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而税率优惠政策并不能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分析显示,持续且平稳的研发补助额度、企业经营地理分散化和外部创新环境显著强化了创新扶持政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本文不仅弥补了现有研究对政府创新扶持政策内在动机和潜在机制的忽视,还将研究视角由“政府之手”扩展到“市场之手”,对政策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逻辑链条进行了必要补充.本文研究揭示了政府创新扶持政策实施的内在规律,为我国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政府扶持驱动企业创新的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基于社会资本互惠互换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地方政治关联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资在二者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低成本战略作为调节变量弱化了研发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而言,不要仅仅关注GDP增长而给企业施加太大的压力,而应该给企业提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在与政府建立关联之后,应利用好从政府手中获取的稀缺资源和便利条件,投入到创新项目之中,为企业带来新的转变,这才是资源的良好利用.低成本战略是不利于产出创新成果的,企业不要一味地追求低成本高利润的经营模式,在长期计划部署上做出更多关于创新产品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政策对发电企业能源决策的影响及最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考虑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和传统化石燃料发电企业组成的电力供应市场,分析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投入补贴政策、不可再生能源碳排放价格政策的影响,建立了两类电力企业以自身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决策模型,给出了最优解的表达形式.论文结合我国生物质能源政策,分析得出: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投入补贴率是刺激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的有效措施;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同时增加社会总发电量,不能将碳排放价格制定过高,而应重点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最后,论文引入由消费者剩余、电力部门总收入、补贴或者税收收入转移、环境损害组成的社会福利函数模型,构建了基于社会福利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决策模型,得出我国应加大生物质能源研发投入补贴率、提高碳排放价格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得到的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平偏好和学习效应理论,通过改进传统经济学中纯粹自利人假设下的HM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委托代理框架下存在公平偏好及学习效应的最优契约设计.结果表明:公平偏好能够激励代理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而学习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委托人的期望收益.当代理人具有较高的公平偏好和风险贴现因子时,最优激励契约应增加代理人固定收益比重,降低风险性的收益分享比重;雇佣具有较高初始能力的员工、激励员工加强学习均可提高委托人期望收益;雇佣具有较高公平偏好程度和较低风险规避程度的员工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该结论为降低代理成本,实施有效的委托激励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递延政策,考虑消费者在面临不同税收政策下的养老金双账户投资管理问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假定消费者在工作期间获得随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缴纳基本养老金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并将商业养老保险投资到金融市场.消费者在退休时希望能够实现一定的财富目标,即基本养老金账户和商业养老保险账户的终端财富之和需要达到一定水平用于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消费者的目标是最大化工作期消费和退休时刻财富超过目标水平的期望效用.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假定消费者的风险厌恶系数是时变的.运用鞅方法,本文得到最优消费与投资策略的解析式,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模型重要参数对最优消费和投资策略的影响.结论发现税收递延政策有利于养老金参与者购买更多商业养老保险,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国才  李一智 《系统工程》2007,25(3):120-122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来体现.本文首先运用投资成本理论分析了税收对企业投资作用的一般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投资风险、投资收益、投资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企业所得税折旧对企业投资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促进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即股东股份比例多样化能够显著地提升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集体股东和外资股东相比,私有股东更能提高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与地方国企相比,混合所有制对中央国企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混合所有制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管理层薪酬与业绩敏感性,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评价混合所有制、推动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治理协议有时却会产生加快气候变化的结果,在未来《巴黎协定》的新治理框架下应努力避免"绿色悖论"的再次发生.本文立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情,通过对于"绿色悖论"效应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以及预测研究,较为全面地描绘了"绿色悖论"效应的触发机制.理论模型的研究表明在完全竞争市场,化石能源开采遵从Hotelling法则,当利率是外生给定且在两阶段中保持不变时,预期逐渐上升的碳税将会导致"绿色悖论"效应;而在持续增长的利率变动下,碳税的改变程度将快于利率的变化,"绿色悖论"效应变得不可逆转;碳价格政策会使污染物排放具有通常的商品市场属性和资本市场属性,应防止由于碳市场而引发的非正常价格波动和潜在的通货问题.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在1999年通过《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修订稿)》之后并未出现能源价格的连续下降状况,即不存在"绿色悖论"效应,但是这一结论也与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减排体系以及能源的市场化水平等因素有关.通过CGE模拟发现在供给侧改革冲击,碳税政策以及RD补贴政策的不同外部条件冲击中,供给侧改革对于未来宏观经济的整体影响最大,单独的碳税政策不会引发"绿色悻论"效应,而碳税政策与考虑资本市场反映的供给侧改革情景下,引发"绿色悖论"效应的可能则大大提升,即中国将面对有条件"绿色悖论"效应的风险,碳税与RD补贴的组合政策节能减排的效果是最好的.最后,本文为降低我国减排政策的市场风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平溢出,垂直溢出与合作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d’Aspremont和Jacquemin的两阶段双寡头模型加以扩展,构建了纳入水平技术溢出和垂直技术溢出的三阶段古诺竞争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得的均衡解考察了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对不同合作研发模式下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发现除了在不合作的情况下,企业R&D投资总是随着垂直溢出的提高而增加,当采取混合与水平合作时,R&D投资随着水平溢出的提高而增加.根据R&D投资的外部性就不同合作研发模式下的R&D投资加以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技术溢出水平较低时,垂直合作能够最大化R&D投入;当技术溢出水平较高时,混合合作是促进企业R&D投资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税收经济系统动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宏观经济的动态发展角度 ,深入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税收系统理论 ;借鉴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运用税收及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 ,建立税收经济系统动力模型 ;对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税收经济系统的运行进行了仿真模拟 ,并据此对税收经济系统进行了结构分析 .政策分析和趋势预测 ,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尝试为税收问题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law in the following: (a) return on work is used in consumption and (b) return on fixed assets is used in investment. It indicates that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law holds water when the planned object on the optimal economic growth path meets certain condition, and also discusses the design about tax policy making use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law. The article constructs a one-sector model and a multi-sector nonlinear input-output model, respectively,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to calculate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tax income to G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