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牡丹花期花瓣生理活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牡丹开花过程中花瓣组织含水量、花青素含量、呼吸速率、O2^-的产生速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牡丹整个花期,上述前5项生理指标均出现两次峰值,组织含水量和呼吸速率的峰值在第1天和第2天;花青素的峰值在第2天和第4天;O2^-的峰值在第1天和第4天;MDA的峰值在第2天和第5天;相对电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细胞计数法,以薄壁细胞为评价指标,测定牡丹花瓣冻干粉超细粉碎极细粉的细胞破壁率;营养成分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实验方法和要求进行检测。建立牡丹花瓣冻干粉极细粉细胞破壁率的检测方法;测定牡丹花瓣冻干粉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牡丹花瓣冻干粉极细粉细胞破壁率检测;牡丹花瓣冻干粉极细粉细胞破壁率为100%;牡丹花瓣冻干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黑龙江、天津、安徽产中药刘寄奴的多糖、总黄酮、鞣质及微元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产刘寄奴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及鞣质含量均高于天津、安徽产刘寄奴中相应成分的含量.黑龙江产刘寄奴的中药品质资源是三者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4.
在文人看来,“牛嚼牡丹”总是件有碍风雅的事情。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牡丹花瓣、花粉、种籽等均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大嚼牡丹还真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郁金香花瓣和杜鹃花花瓣中所含营养物的蛋白质、糖、维生素C、铁、锌、钙、粗纤维和氨基酸及口感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郁金香花瓣和杜鹃花花瓣在口感方面和营养上都优于许多蔬菜,杜鹃花花瓣的蛋白质和铁的含量高于一般食用蔬菜,且分布广,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三个裁培品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观察到染色体数目2n=10。在5对染色体中,有3对具随体。  相似文献   

7.
牡丹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正> 1.材料和方法河南洛阳灰牡丹(Faeonia suffruticosa Aadr.)和洛阳白牡丹(P.suffruticosaAndr.)2个品种的种子,1986年10月采自河南洛阳东白马寺附近程楼乡程楼村农家。取牡丹种子,经70℃左右温水浸泡(让其自然冷却)24小时后播于土中。根长0.5cm时,将根浸入0.2%秋水仙素溶液中,置阳光下,处理整体植株的根部10小时。切取0.5cm根尖,在乙醇、冰醋酸(3∶1)固定液中固定3小时。转入70%乙醇中低温保  相似文献   

9.
唐宋牡丹诗与牡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宋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全面介绍了美国芍药牡丹协会(AmericanPeonySociety)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对其在促进美国乃至欧美各国芍药牡丹发展中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APS在芍药牡丹品种研究及推广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自然条件下,以三倍体牡丹品种首案红和二倍体品种白玉为实验材料,测定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结果表明:二者的净光合速率的日进程均为双峰型曲线,首案红一天当中的平均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大于白玉,同时光饱和点的最大光合速率首案红12.39μmol/(m2.s)高于白玉6.28μmol/(m2.s)。该研究从光合生理角度显示,首案红比二倍体白玉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和酶用量对总黄酮产量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酶解液初始pH=4.5,酶解时间为120min,酶的浓度为0.2mg/mL的纤维素酶和0.1mg/mL的果胶酶的复合酶液;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与传统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酶法提取工艺比传统乙醇提取法牡丹花总黄酮产量提高了19.8%。薄层层析结果显示,酶对提取物性质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强化提取牡丹花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超声波技术对牡丹花黄酮提取进行强化,选择超声频率、乙醇浓度、超声时间、物料比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出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即以70%的乙醇,料液比为1:20,在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下处理10min,提取率可达91.5%。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温度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盆栽和地栽牡丹各部位大量元素年周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和地栽两种方式,在不同的生长期采集样品,测定比较两种栽培方式下牡丹不同部位的大量元素(N、P、K、Ca、Mg)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叶片中,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大量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N、P、K含量不断下降,而Ca、Mg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在新茎中,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N元素年周期变化都是先逐渐下降,到落叶期含量迅速上升;P、K元素,含量逐渐下降;Ca、Mg元素含量不断上升,盆栽牡丹Ca含量明显低于地栽牡丹同期水平.在老茎中,地栽牡丹老茎中的N、P、K元素含量在落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盆栽牡丹则仍处于下降的状态;且两者Ca、Mg元素年周期变化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牡丹根际微生物与中药材道地性及株龄的相关性.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了五产区牡丹根际土壤三大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变化.结果显示牡丹根际微生物数量由高到低产区排序如下.细菌:洛阳铜陵亳州南陵菏泽,放线菌:铜陵亳州菏泽洛阳南陵,真菌:洛阳菏泽亳州铜陵南陵.其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不同产区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真菌则在铜陵、南陵与亳州、洛阳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株龄南陵产区牡丹根际微生物数量由高到低排序如下.细菌:1龄3龄2龄4龄5龄,放线菌:1龄4龄2龄3龄5龄,真菌:1龄5龄4龄3龄2龄,其中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1-5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真菌则在1龄与2龄、2龄与5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牡丹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在道地与非道地产区间无规律,但道地产区根际真菌数量显著低于非道地产区.道地产区牡丹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随牡丹株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真菌呈1龄最高、2龄最低且2-5龄缓慢升高的变化规律,有从高肥的"细菌主导型"向低肥的"真菌主导型"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四个栽培品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观察到染色体数目2n=10。洛阳蓝牡丹有7条随体染色体,其中a_1染色体随体是在长臂上。与前人的报道不同。  相似文献   

17.
牡丹和芍药的筒状花瓣及其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台阁花型的研究中发现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Andr.)和芍药 (PaeonialactifloraPall.)的一种特殊的花瓣 .它具有筒状结构 ,外形类似于一些合瓣花类植物的花冠 ,但筒的基部更细 ,向上变粗 ,有的呈喇叭形 ,有的呈钟形 ,口部边缘变化较大 ,具形状和大小各异的裂片 ;筒内壁上有时具一顶部游离的芒状物 .基于筒状花瓣仅仅出现在部分台阁化程度较高的台阁型花的上部花中 ,而且在上部花中其过渡态花瓣背面的基部都出现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房衣瓣化物或房衣的残迹 ,以及筒状花瓣横切面特殊的形态和细胞组织特征 ,提出上部花筒状花瓣是由心皮和房衣组织原细胞共同分裂瓣化并联合发育形成的观点 .记述了筒状花瓣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讨论了筒状花瓣形成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相似文献   

18.
油用牡丹是近年来从传统的观赏牡丹和药用牡丹基础上发展的新兴木本油料作物。介绍了牡丹及油用牡丹的主要品种‘凤丹’的种质资源及其分布,并对油用牡丹的分子育种和传统育种工作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油用牡丹的育种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油用牡丹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的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牡丹‘璎珞宝珠’为材料,对影响其不定芽分化、生根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根源基的解剖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定芽的增殖培养中,分化较好的培养基为MSB+1.5mg·L~(-1)6-BA+0.05mg·L~(-1)NAA,不定芽再生率最高为(90.30±1.56)%,增殖系数最高为5.91±0.20;诱导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B+3.0mg·L~(-1)IBA+0.5mg·L~(-1) NAA+1g·L~(-1)活性炭(AC),生根率最高达到(75.25±2.43)%,生根量为3.30±0.09,根长度最长达到(1.40±0.11)cm,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牡丹组培苗的不定根属于诱生根原始体型,不定根原始体起源于维管束的形成层细胞,继代次数与生根有相关性.前期4℃低温处理7d培养有利于生根,自然散射光照射下,生根状况最好,根的平均长度为(2.62±0.28)cm,移栽成活率达(85.4±1.13)%.  相似文献   

20.
运用形态特征观测和组织解剖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和芍药(Paeonia lactijlora)台阁花花型中上方花的来源.发现台阁花上方花的各类器官中总是显现出心皮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印迹,上方花的各个器官都带有房衣的变态物,特别是“类子房结构”在牡丹上方花花萼片中的出现和筒状花瓣横切面上两段不同组织结构的存在以及上方花中心皮数目不断增多的特点,认为台阁花中上方花的花萼、花瓣和雄蕊等各类器官都是由心皮原基转化发育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