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丹参水提液的无机膜澄清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无机陶瓷膜对丹参水提液进行了分离澄清研究,主要考察了膜管孔径、跨膜压差、膜面流速、温度和反冲条件等因素对分离过程的影响,以膜通量、浊度及固含量等指标来考察膜分离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膜管孔径越大,膜通量也越高,渗透液的浊度、固含量和黏度均变小.跨膜压差越大、膜面流速越高、温度越高,有利于提高膜通量;通过反冲实验可知较低的反冲时间和较短的反冲周期对膜分离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2.
王璐  李亚 《科技信息》2012,(33):111-112
本文考察了反冲压力、反冲周期及反冲宽度对控制膜污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反冲时,反冲压力为0.3MPa,反冲周期为15min。反冲宽度为1min,对膜污染的控制效果最佳,超滤100min,通量衰减系数为O.18,产水量为0.82L。在超声辅助反冲控制膜污染实验中,开启40kHz、2700W/m2的超声,最佳反冲周期延长到30min,最佳反冲宽度缩减为0.5min,超滤100min,通量衰减系数为0.02。  相似文献   

3.
以孔径200 nm的Al2O3陶瓷膜错流过滤处理松花江低温低浊水,运用最优化设计计算得到反冲洗周期理论最优值94.8 s,开展正交实验确定跨膜压差(TMP)及反冲洗压力影响显著,反冲洗时间影响不显著,确定跨膜压差0.2 MPa,反冲洗压力0.5 MPa,反冲洗时间4 s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餐饮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分别考察了膜组件的操作压力,膜面流速以及活性污泥浓度等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组件的操作条件为:P=0.2MPa,V=6.5m/s-7.5m/s时较为合适;压力比较低时,膜通量与压力成正比,压力比较高时,膜通量与压力无关.随温度的升高,膜通量成比例的增加.膜通量与污泥浓度呈线性关系.膜面流速并非越高越好.采用SEM对膜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膜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本实验确定膜的清洗条件为:清水冲+0.2%Na10(浸泡0.5h)+1%醋酸(浸泡0.5h),清水反冲可使膜通透能力略有恢复,NaC10浸泡后可使无机膜通透能力恢复到原来的62%,酸洗后可使无机膜通透能力恢复到原来的84%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无机陶瓷膜处理液体树脂,考察分析了无机陶瓷膜过滤操作条件.结果表明无机陶瓷膜过滤操作条件为:平均进口压力400 kPa,平均出口压力200 kPa;操作温度小于50℃;浓缩倍数在40倍以上,膜通量在95~120 dm3/(m2·h)之间.用去离子水在45℃下清洗2次,膜通量可以恢复到实验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醇氨法脱除柴油中环烷酸技术存在的溶剂回收过程能耗大的问题,制备出聚酰亚胺纳滤膜以分离环烷酸和溶剂,考察了铸膜液表观黏度、铸膜液挥发时间、凝固浴组成等膜制备工艺对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抽提液中环烷酸盐质量分数和操作压力等使用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得纳滤膜的通量超过17 L·m-2·h-1,截留率超过50%;使用黏度为310 mPa·s的铸膜液、在60 s铸膜液挥发时间、使用纯乙醇为凝固浴可得到综合性能最佳的纳滤膜;提高抽提液中环烷酸盐质量分数,膜通量下降,但对截留率基本无影响;升高操作压力,膜通量和截留率均增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陶瓷膜处理钛白废酸,着重考察了FeSO4对陶瓷膜过滤通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浓度的FeSO4、H2SO4等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FeSO4浓度升高,膜通量降低;考察了不同温度下膜通量的变化趋势,认为温度低于20℃,膜孔内和表面出现了FeSO4结晶,导致膜污染加重,膜渗透通量极小,该现象可以通过提高体系操作温度并在合适的反冲条件下加以克服,获得560L/(m2·h)的渗透通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浸渍方法研究了疏水性聚丙烯膜在不同种类溶液环境中膜结构的变化,采用元素分析、机械强度和渗透通量测定等手段,表征了一乙醇胺(MEA)、甘氨酸盐(GLY)、氢氧化钾(KOH)和水(H_2O)对疏水性聚丙烯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性质的溶液中,膜组成中的H元素变化最大;溶液浓度增大,元素变化趋势增大;在相同浸渍时间内,溶液对疏水性聚丙烯膜机械强度的影响次序为MEA高于GLY高于KOH;与无机溶液相比较,有机溶液的影响较大;疏水性聚丙烯膜经过溶液浸渍后,渗透通量均有所提高,其中MEA溶液对渗透通量影响最大,H_2O对其影响未显示.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不同进水碱度对DMBR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反应器运行过程中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碱度为25~510mg·L-1时,碱度对出水CODCr影响不大,去除率达到92.46%;进水碱度充足(224~510mg·L-1)时,出水NH+4-N去除率在98%以上;当进水碱度不足时,NH+4-N去除率下降,DMBR出水pH值的变化滞后于碱度的变化;当碱度在330~510mg·L-1范围内时,动态膜通量约为23L·(m2·h)-1,DMBR的运行周期可达39d,反冲洗后膜通量恢复率为100%.反应器内的胞外聚合物随着进水碱度的下降而升高,DMBR反冲洗周期缩短,膜污染趋势加重,当进水碱度下降到130mg·L-1时,反冲洗周期下降到10d.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酚酞型聚醚砜(PES-C)为共混材料,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加入有机添加剂(PVP K30和PVP K90)和无机添加剂(无水LiCl)制备了聚偏氟乙烯/酚酞型聚醚砜共混平板膜.改变预蒸发时间和制膜液温度,考察了共混膜的收缩率和水通量.结果表明:在PVP质量分数为5%时,共混膜的收缩率最低,水通量达到最大值;共混膜的水通量随着预蒸发时间、凝固浴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膜处理工艺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讨论了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等膜处理工艺对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指出这几种膜处理工艺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经微滤和超滤膜处理后的出水不具备生物稳定性,而经反渗透和纳滤膜处理后的出水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陶瓷微滤膜净化微污染水的效果,采用电絮凝预处理工艺提高陶瓷膜的出水水质。研究了电流密度、进水流量以及过滤模式对组合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运行参数:电流密度2.0 m A/cm2,进水流量4 L/min,过滤模式为错流过滤浓水全排除。同时,对比了化学絮凝和电絮凝对陶瓷微滤膜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及化学絮凝,两者的差距随着Al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鼓泡条件(气体流量、气孔间距和膜丝松弛度)下测定了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在恒通量微滤过程中的跨膜压差。结果表明,增大气体流量能够控制膜污染,但其有效程度随气体流量的增加逐渐减弱,气体流量为0.15m3/h和0.2m3/h时Δp/Δt的值相近;双孔集中分布比分散分布更能控制膜污染,但单孔鼓泡控制效果弱于双孔集中分布;膜丝的适当松弛有利于控制膜污染,且气体流量越大效果越显著,气体流量为0.1m3/h时97%松弛度的污染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污染控制措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微滤过程中颗粒物污染膜的情况,提出采用鼓泡、反冲洗以及鼓泡和反向脉冲清洗联合使用的方法和措施来减缓或消除膜污染。实验结果表明,鼓泡的作用在于减少膜表面颗粒物的堆积,在鼓泡气量为300 mL/min的条件下,鼓泡可以使滤饼阻力减少到原来的40%。而周期性的反冲洗,如每过滤10 min反冲洗4 min条件下,使得膜内部污染阻力下降到不带反冲洗条件下的1/3。反向脉冲清洗(每过滤10 min反向脉冲清洗30 s)和鼓泡(气量为160 mL/min)的联合使用是本系统的最优膜污染控制方法,可以使滤饼阻力和膜内部污染阻力分别降低到没有任何膜污染控制措施下的10%和20%。  相似文献   

15.
陶瓷微滤膜过滤亚微米级悬浮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采用陶瓷微滤膜新技术 ,分离微米、亚微米级 Al(OH) 3和 Zr(OH) 4 悬浮液 ,实验结果表明其固液分离效率与操作性能均明显优于目前工业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各种传统分离技术 ,为陶瓷微滤膜在化学液相反应制备超细陶瓷微粉生产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盐泥除盐的膜清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盐泥悬浮颗粒体系,采用国产无机陶瓷膜,对盐泥除盐膜清洗工艺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考察,对膜孔径、过程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ΔP=0.24MPa,v=0.576 m/s,质量浓度为1%,T=35±3℃下,采用孔径为0.2μm的α-Al2O3陶瓷膜清洗盐泥,具有较好的除盐效果.污染膜在0.10 mol/LHNO3溶液中浸泡煮沸约30 min,然后水冲洗,膜通量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使用死端型微滤去除金枪鱼脾脏提取物中悬浮大颗粒过程中的膜污染机理.膜孔堵塞阻力以及膜表面滤饼层阻力.膜孔堵塞是引起膜通量降低的主要污染机理.而膜表面的滤饼层则决定微滤过程的持续时间.改变膜孔径和透膜压力可影响不同膜污染机理间的转化,从而改变了不同污染机理的持续时间.微滤前离心和预过滤去除了金枪鱼脾脏提取物中的部分悬浮颗粒,改变了其中颗粒尺寸分布从而影响了微滤过程中污染机制.观察发现,颗粒尺寸分布是膜污染机制中较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陶瓷膜微滤澄清黄芩提取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无机陶瓷膜微滤黄芩提取液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考察了膜的清洗方法;测定了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进行黄芩提取液的澄清是一种有前途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混凝沉淀—微滤—纳滤组合工艺对气田废水进行处理。比较了PFS PAM,PFS PHAM,PFS PAM PHAM三种复合絮凝剂的处理效果,考察了压力、流速对微滤、纳滤渗透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并在最优操作条件下考察了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絮凝剂中,PFS PAM PHAM絮凝剂对气田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在微滤压力0.1MPa流速4.6m/s,纳滤压力2MPa,清洗间隔时间60min的最优操作条件下,三种水样的出水COD均小于60mg/L,含油量均小于1.3mg/L,氯离子含量均小于103mg/L,还原性硫化物几乎完全去除,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初步建立了颗粒体系微滤过程中的膜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模型,对陶瓷膜孔径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颗粒悬浮体系的分离,存在最优膜孔径使膜通量最大,研究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膜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