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2P网络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泊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18):1271-1275
P2P网络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并且已经深入到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方面。从P2P网络的概念与分类,以及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比较入手,详细论述了P2P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P2P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SIP协议是当前VolP和IM等多媒体协议的呼叫建立协议。P2P技术提供了分布式的网络架构中通信节点之间得对等通信能力,P2P网络架构经历了集中目录式网络架构、纯P2P网络架构、混合式P2P网络架构和结构化P2P网络架构。通过引入P2P技术,SIP网络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3.
浅谈P2P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山西科技》2009,(2):39-40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有新技术的涌现,P2P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P2P技术的概念及其网络模型结构,然后对其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技术能够为计算机网络用户提供共享,同时有效整合互联网资源,将基于Web网页的互联网应用转变成动态存取、自由交互的海量信息网络。P2P发展将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发展和信息获取模式。介绍了P2P网络仿真软件实现功能:可通过大量节点扩大覆盖范围,使多个节点能够分担服务器压力,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活跃节点,仿真软件可进行实时网络状态仿真。  相似文献   

5.
张伟 《科技信息》2007,(31):425-427
随着宽带网络的逐步发展,IPTV系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2P(对等网络)结构的IPTV系统,此系统将传统的IPTV系统中的内容分发网络(CDN)和P2P相结合,设计实现了适合部署和运营的IPTV系统整体方案。系统采用ACE的跨平台网络库编写,易于实现跨平台。  相似文献   

6.
武金虎  王昌龙  李飞 《科技信息》2010,(16):I0102-I0102,I0105
近年来,对等网络发展迅速。相对于传统的C/S模式,P2P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也使P2P网络的安全性更加受到人们关注。本文提出一种按照全局信任值分层管理的信誉模型,根据网络实体的交互信任域来构建信任关系,使网络得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P2P对等网络路由模型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建伟  连卫民 《河南科学》2007,25(5):827-830
作为改变现有Internet应用模式的主要技术之一,计算机对等网络是目前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从P2P网络的技术发展出发,详细分析了4种典型的P2P网络结构,并对P2P网络的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及探讨,为P2P网络更深层次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计算机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ing,P2P)技术的发展起源,基本特征和现状,以及P2P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等网络(P2P)的出现,在实现效率和公平利用网络资源中引起了新的挑战。特别是,P2P的应用主要依靠低效率的网络节点,缺乏与网络供应商的沟通,导致P2P应用和网络供应商双方潜在的低效率。提出了一个简单,轻量的p4p结构,以便更有效的与网络供应商合作。  相似文献   

10.
P2P流量识别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用户之间信息的共享和直接交流的需要,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技术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P2P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网络中的应用形式,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P2P应用大量占用网络带宽,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性能。因此实现分类、标识和控制P2P流量越来越成为企业、网络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P2P技术的应用现状、P2P流量的特性以及当前国内外对P2P流量识别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几种典型的P2P流量识别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P2P意为点对点式对等网络,它有别于目前处于主流地位的C/S(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模式,是近年来互联网上涌现出的一种新型网络传输技术。本文介绍了P2P技术概况和基本原理,着重探讨了P2P在创设网上协作式学习环境方面的优势,以及P2P在多种协作式学习模式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冯雪芬  郑秋霞 《太原科技》2007,161(6):56-57,59
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对等网络的定义及其特点,探讨了实现P2P的即时通信、协同工作、共享和信息搜索、分布式服务功能的应用程序和支持这些应用程序的各种技术.详细分析了P2P应用程序导致的安全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P2P搜索技术发展迅速,给传统的web搜索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介绍了P2P的定义、特点及P2P信息检索的原理;系统的阐述了p2p搜索技术的种类及其应用。对其特点和综合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0Introduction APeertoPeer(P2P)network[1]isoneinwhichtwo ormorePCssharefilesandaccesstodeviceswithoutre quiringaseparateservercomputerorserversoftware.A P2Pscientificcollaborationsystem[2]isonebasedona P2Pnetworkinwhichmemberscansharedocuments,co compilepapersandcodes,andcommunicatewitheach otherinstantly.AsshowninFig.1(a),wecharacterizetheP2Pcol laborationintoabipartitegraph.Therearetwokindsof vertices,representingprojectsandparticipatorsrespec tively.Theedgerunningbetweenaprojectandapar…  相似文献   

15.
P2P网络研究     
从对等网络的发展历史出发,介绍对等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及典型的应用,并比较各种拓扑结构之间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P2P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AgNOR和p5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大肠癌组织标本80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40例,采用AgNOR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gNOR计数和p53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AgNOR计数显著升高,细胞核内AgNOR计数、颗粒分布及形态特点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p53在大肠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6.3%,在癌旁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0.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p53的突变在大肠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促进作用,AgNOR测定对大肠癌的病理学分级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说明AgNOR和p53有可能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17.
18.
提出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P2P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通过多Agent之间互相协作,可以有效解决Peer服务节点的搜索定位以及Peer节点离开或失效处理等问题.首先对目前各种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接着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P2P流媒体内容分
发技术的模型,最后指出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