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几年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被突出出来,一些食品中的微生物存在已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有所注意,它与食品中某些成分含量过高,或者变质问题同等重要。微生物污染引起多种疾病,本文提升微生物产品的检查方法入手,探讨微生物检查的具体流程和技艺手段,期望能够将技术推广,并引起更多更好的技术被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食品的生产、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常会因微生物的活动,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又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在食品生产中,加入适量的食品防腐剂.在国外,食品防腐剂由于使用方便、效果好且不消耗能源,其应用数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湖南卤制豆制品主要安全危害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卤制大豆食品的各加工环节的微生物指标和重金属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微生物主要来自豆腐生产、冷却切块调味、人工充填包装等工序以及生产环境与操作人员带来的二次污染;重金属主要来自大豆、凝固剂和卤汁中.通过机械化生产豆腐、卤制后急速冷却措施可控制微生物危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卫生组织非常关注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食品微生物检验成为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控制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入手,来探讨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和技术,从而更好的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障饮食安全,完善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体系,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体制化、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有多种定义,其中之一是“确保食品消费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2001年卫生部)。在食品安全领域,生物因素引起的此种影响会导致生物污染。所谓的生物性污染是指微生物、寄生虫、昆虫等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在食品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直到食用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生物污染。所以,生物性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微生物因素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危害,位居食源性疾病首位,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据报道,我国食…  相似文献   

6.
《广西科学》2006,13(4):299-299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中具有的危害通常称为“食源性”危害。食源性危害包括了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危害以及转基因食品风险。全世界每年数以亿计的食源性疾病患者中,70%是由各种致病性生物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所引发;死于食物中毒的儿童中有70%是由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所致。今年9月,波及美国23个州、146人感染、3人死亡的“菠菜恐慌”事件元凶正是受到大肠杆菌感染的菠菜,菠菜阴影给美国造成了至少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对中国来说,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发生改变、食品流通日益广泛、百姓对内禽需求量不断增加、新的致病微生物不断出现,由此造成了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的生物污染日益严重。例如,11月,从河北到整个华北,“苏丹红四号”已成为中国百姓街知巷闻的“新词儿”;9月,上海连续发生食用猪肉中毒事件,300余人前往医院就诊,一时间“瘦肉精”以这样一种方式抢占了人们的视听。近年来,“致癌农药、氟化物、亚硝酸盐”等化学名词频现报端——化学污染正在成为危及我国食品安全的另一“杀手”。化学农药、兽药、激素残留污染,除了可造成人体的急性中毒外,还会通过污染食品、食物链富集对人体产生慢性损害。在今天的中国,生物污染已上升为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由于噬菌体对发酵工业造成广泛、严重的危害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发酵工业中微生物杀虫剂、抗菌素、化工原料、生化药品、调味食品等发酵生产普遍受到噬菌体的威胁。近几年来,我国筛选的谷氨酸生产菌在一些工厂投产时也相继出现噬  相似文献   

8.
有很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但是全球范围内的微生物的污染对食品的影响而造成的疾病仍然是食品安全中最总要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微生物食品的检验和研究工作,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食用者的食品安全,对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的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微生物检验技术方法的分析总结,展望了食品微生物检验向仪器化、标准化、自动化、定量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9.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常用于午餐肉罐头、腊肠、火腿等腌肉制品中。其目的在于保持或赋予食品以良好的色泽,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同时对提高腌肉的风味也有一定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亚硝酸盐能和不同种类的氨基化合物反应,产生致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因此,对于掌握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特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着重就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肉类食品中的发色机理,残留量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所选用的预防措施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0.
结合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的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课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井提出了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采用相关国家标准检测和评价兰州市2001年食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67.96%,并证明食品类型、季节变化、包装差异等因素对食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们采用了不同恒温下,用酵母菌的密度变化和溶液pH值来探究微生物对有机溶液的改变程度,从而测试不同温度微生物对食品的侵害速度有何不同,实验结果是: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繁殖速率和代谢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微生物对食品的侵害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低温冷藏可以是保存食品的有效方法。所以,食品在生产后,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食品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13.
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抑菌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食品防腐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动物源天然防腐剂以及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等类型。天然微生物源食品防腐剂由于其本身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对5种新型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即乳球菌肽、溶菌酶、聚赖氨酸、苯乳酸及曲酸)的理化特性、抑菌机制和抑菌特性等进行了概括和论述,旨在为我国新型、安全、高效微生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晕放电致使微生物失活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保质或保鲜的关键是致食品中的微生物失活。作者利用电晕放电技术在液态食品进行处理后,在一定强度和时间的条件下,能使其中的微生物致死。文章对电晕致微生物失活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机理进行了实验分析和探讨,最后得到直接作用起主导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群体感应系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微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能够借由对特定信号分子的密度感知实现对相关基因的靶向调控,从而使微生物展现出与低密度条件时截然不同的群体行为以及特性,以此来应对环境的变化。由于群体感应调控存在明显的生物广泛性、机制独特性以及作用高效性,使其成为近年来微生物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微生物作为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食品保鲜,益生菌生产,食品发酵,绿色生物合成,微生物防腐剂及风味剂生产等研究领域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悉群体感应系统在上述领域中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着重介绍了群体感应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调控机制,并对其在食品腐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未来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概述;对未来群体感应在食品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以群体感应为基础的新型食品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的增加,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寻求、建立快速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方法十分必要.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的用于快速检验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技术及其在实际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教学实践,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传统实验课教学存在的弊端;着重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中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考核办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食品的防腐与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是导致食品腐烂、变质的主要因素,可以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防止微生物的破坏。本文从化学的角度介绍了保鲜技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与保鲜剂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该文以食品微生物实验课程为例,以地方所需的应用型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实际操作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探索和改革。对食品微生物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实现培养学生从事食品微生物开发和检验工作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相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依据《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1-2016)、《公共场所卫生检查方法》(GB/T 18204.3-2013)和微生物测试片法,于2017年夏对安庆市7个超市冷冻食品微生物和空气微生物进行了检测,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共检测冷冻食品7类,49份,合格42份,总合格率85.71%(42/4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占不合格份数的42.86%(3/7),细菌菌落总数超标占不合格份数的28.57%(2/7),大肠杆菌超标占不合格份数的28.57%(2/7);不同超市食品微生物合格率与空气微生物浓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极弱(R<0.3)。安庆市大型超市冷冻食品微生物污染较严重,食品药品监督局要加强对食品的监测、监督和宣传,并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市民也要增强对食品卫生的关注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