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中国传统宗族伦理与古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创造了长期悠久的光辉历史文化,是和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和谐、稳定、凝聚、统一的条件分不开的。宗法制度和宗族伦理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文章论述传统宗族的孝友礼义、亲亲尊尊等伦理在构建古代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特点和影响,并探讨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三次转型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家庭伦理理念,是传统家庭伦理三次转型的结果.三次依次递进的转型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呈显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次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并存时期的转型,以"自由、平等、民主"为主旨;第二次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转型,以"革命化"为主导;第三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以"权利与义务、以人为本"为理念.三次转型是一个由社会伦理而家庭伦理的过程,与传统伦理的由家庭伦理而社会伦理的过程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管理特色鲜明,伦理管理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解读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管理模式,有利于透视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状况,扬长避短,探寻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科学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传统的以人格修养为核心的伦理教育进行了阐述,对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特别是对现代人的文化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应当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这个社会最基本单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生活幸福的重要内容,更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深入,社会道德风气发生了显著变化,并直接影响到家庭伦理,动摇了传统家庭伦理的根基,增加了家庭的破裂,弱化了家庭成员的责任。在今天全国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强化家庭责任,从责任角度解读传统家庭伦理中形成的这样一种规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型的节约理念必须与传统的勤俭节约思想有所区别,应该强调倡导勤俭节约与谋求社会发展二者相统一。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中弘扬传统美德,倡导资源节约,传播新型节约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节俭就是美德”的伦理价值取向。人们的具体活动要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相统一,要从传统勤俭美德的高度对其进行必要的伦理评价和伦理审视,并且由此来强化人们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与儒家群体主义相对立的利己主义思想的存在和发展。从社会发展和对传统伦理文化的认识角度,指出也利乙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走向并非是单一的,要想寒带准确地描述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原型”,约有简单地将其“儒家化”。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原始宗教信仰中,蕴含着日本人最初的伦理意识,它从本质上决定了日本人的道德准绳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崇生畏灵的此岸意识体现了日本人现世主义的伦理观;“清明心”的道德决定了日本人以“诚”为本的道德意识和具有审美主义和心情主义色彩的伦理意识;神圣化的性意识导致了日本人在性观念上的宽松态度;对罪的无责任意识塑造了日本人的“耻感”文化;集团的功利主义造就了日本人的忠诚意识;上下等级尊卑的意识贯穿日本整个历史,至今仍体现在日本人的接人待物中。探讨古代早期日本人的伦理意识,对于从历史的角度整体把握日本人的伦理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话语分析作为人文学科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实践特色,也理应具备跨文化研究的理论特征。中国传统生态伦理和西方的生态伦理,都蕴含着对生态关切的伦理情怀,潜藏着跨越时空的人文对话的学术冲动。采取话语分析跨文化范式,系统全面地研究两者的对话关系,一方面,可丰富话语分析的文化视野,为文学伦理提供新的话语资源;另一方面,对话研究有益于在相互参照、辉映中发现对方的思想亮点,有利于中西生态文化的互识、互证和互补,为中西本土化生态伦理学提供广阔的跨文化、跨学科视野和可操作性经验,有利于建立富有张力的、多元文化的生态伦理学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家庭伦理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伦理关系是微观家庭伦理关系与宏观社会伦理关系的中观形式,家庭伦理是社区伦理道德水平的具体体现,搞好社区伦理建设、社会伦理建设必须从抓好家庭伦理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肇始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伦理学由于以意识化的认知为起点,以祛性化的契约思想为原则,指向还原论式的规范伦理,体现为一种无家性的"知性伦理"的话,那么,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伦理学,则由于以身体主义的安身为起点,以肇端于夫妇的对话伦理为原则,指向家谱化、示范型的躬行伦理学,体现为一种明确的"家本伦理"。在"自然家园"日渐丧失、"家庭伦理"日益失落、"离家出走"日趋频现的今天,当"知性伦理"日渐显得捉襟见肘时,重新发现并构筑一种"家本主义"伦理学,也许可以为人类走出自然伦理、社会伦理及个人伦理方面的困境,提供一些颇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2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发起的一项对全国11164名医学科研人员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其中960位各伦理委员会委员的伦理认知情况、认知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显示:(1)伦理委员中拥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海外经历的比例均超过7成,对医学文件了解3项及以上的占90.8%,不同单位类型的伦理委员对医学伦理文件的了解有统计学差异(χ2=39.60,P<0.01);(2)对科研伦理规范了解的占95.2%,对科研伦理四大基本原则比较熟悉的占98.4%,男性和女性之间(χ2=5.75,P=0.05)、不同单位类型(χ2=12.87,P<0.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了解的占90.0%,是否有海外经历(χ2=3.93,P<0.05)和不同单位类型(χ2=32.38,P<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伦理委员均有伦理知识获得途径,其对科研伦理规范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有年龄(OR=1.88,P<0.01)和海外经历(OR=1.80,P=0.06),对伦理审查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有年龄(OR=1.47,P<0.01)和单位类型(OR=0.69,P=0.03);(4)伦理委员的伦理认知情况普遍好于一般医学科研人员,医疗机构更加重视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单位组织的专门培训、科研项目组织的培训和自学是伦理委员获取伦理知识的主要途径,针对影响其伦理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适当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伦理委员的认知程度,全面提升伦理审查质量。  相似文献   

13.
龙翔 《中国工程科学》2007,9(11):167-171
人类正在步入技术社会,在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的社会中,作为技术发明和技术应用的主 体———工程师,其伦理取向和伦理责任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伦理的角度规范和控制工 程师的行为已经成为必然。文章探讨了现代技术社会工程师应该遵循的五项基本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家庭伦理中优秀的部分——孝养父母、和睦兄弟、夫妻爱敬、勤勉节俭等,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新的家庭伦理道德,倡导互敬互爱、克勤克俭、爱国爱家的新家风,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过马路反映出当下部分中国人守矩美德的缺失、生命敬畏的缺少、义务道德的缺乏等道德问题;重私德,轻公德思维惯性的影响、效率经济人的理性选择、社会转型期的心理焦虑是中国式过马路伦理之殇的诱因;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以法律呵护道德、加强舆论宣传与监督、重视道德教育与践行,提升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德行,是中国式过马路道德治理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邵瑶春  肖华茂 《奇闻怪事》2010,(1):70-72,4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日渐成熟,市场秩序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营销活动中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现象,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我国市场营销伦理建设路径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以规范我国的市场,摆脱秩序混乱的状况,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心,营造社会整体崇尚道德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日渐成熟,市场秩序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营销活动中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现象,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我国市场营销伦理建设路径,以规范我国的市场,摆脱秩序混乱的状况,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心,营造社会整体崇尚道德曲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传统社会三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宗族、行会和秘密结社发展的内在机制在于把家的制度拟制到其内部组织和运行之中,并通过血缘、地缘关系而发展壮大,它们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家总是坐落于远离现代都市的偏僻新英格兰农村,给人一种强烈的孤独的地域感,然而其隐喻及其文化内涵却使它们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弗罗斯特借此探讨在现代科学、现代工业发展冲击下家的变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笃信个人主义和自立的他,在家庭的社会伦理问题上同样持二元论及平衡论的观点,在强调现代文化背景下邻里关系的重要性的同时,又强调在家庭社会责任问题上自立与博爱之间平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石勇 《世界知识》2011,(8):48-49
对于台湾社会特有的“日本情结”,不宜一概而论;只有历史地、细致地分析,才能得出理性、客观的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