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网络角度研究包含二维知识的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和扩散过程,将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增长分为自主创新和交易学习两种途径,并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对集群知识增长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仿真,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生产函数中的技术比例、知识交易机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等因素对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提升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是提高假说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思想方法。但是,对假说类型的系统研究不够。紧紧围绕解决这一问题,系统地叙述了近代以来创新的假说与科学发展的历程,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假说对科学发展的创造性贡献。以成因为依据,概括出13种类型的假说。不同类型的假说,对提高不同类型的假说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引领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学习和能力的视角探究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理论推演出组织学习方式(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企业创新绩效和协同创新绩效)的相互关系,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均对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在组织学习方式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同时,自主创新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也得到了验证。最后,提出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系统论应用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管理,阐述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涵、结构及大系统特征,分析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管理的大系统理论模型,并结合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大系统理论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管理模型能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的全局出发,定量地分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提高了科研创新团队对信息的掌握、利用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领军人物对团队的预测、控制和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外部技术对装备产品集成创新绩效的影响,首先构建了概念模型,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通过对集成创新项目的实地调研,获取必要的统计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统计分析表明,外部技术获取宽度有助于提高集成创新绩效,系统集成能力在集成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外部技术获取宽度通过促进系统集成能力成长,能够间接提高集成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能力不对称的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引入创新能力与运作能力不对称的前提下,考虑创新产品市场替代率的变化,将企业合作创新决策模型描述为0-1混合规划问题,并将其变形为博弈论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创新能力,运作能力及市场替代率变动对企业合作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市场替代率的增大降低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可能;2)运作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本企业的合作可能,但是会降低伙伴企业的合作可能;3)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样提高本企业的合作可能,但也会降低伙伴企业的合作可能;4)在非对称能力情况下,创新卡特尔目标最大化并不能保证各个体企业的合作目标得以实现,非对称情况下的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收益转移机制来提高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证据推理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和"不知道"信息,研究了基于证据推理(ER)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建立递归证据推理的算法及相应的推理合成步骤,通过分析企业自主创新内涵,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选择策略,揭示企业在3种自主创新策略中选择的理论条件,解释了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策略选择的现实格局.  相似文献   

9.
民生科技创新系统及关键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民生科技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民生科技创新系统应贴近民生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积极行政干预,发展面向公共需求的民生科技,依靠市场推动,发展面向基本需求的民生科技,鼓励自主创新,促进民生科技与民生产业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0.
政府补贴传递了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的战略方向和政府政策倾向的信号,是促进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工具。采用2009~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构造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投资函数、融资函数、生产函数的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对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制和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长期来看其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该信号有助于债务融资和风险投资的增加,缓解融资约束;创新能力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是投资者重点关注对象;小而新、国有控股的企业接收补贴信号后相对更重视创新投入;经济绩效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创新投入和债务融资,却抑制风险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