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自行研制的 30 4不锈钢A TIG焊活性剂进行了焊缝外观形貌、熔深效果、接头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及接头力学性能分析的焊接工艺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活性剂可以使焊缝熔深比常规的TIG焊增加 1~ 2倍 ,对 8mm以下的不锈钢钢板对接无须开坡口 ,可一次焊接完成并且单面焊双面成型 ,焊缝表面成形良好 .使用活性剂后接头微观组织、焊缝的化学成分和接头力学性能均不受影响 .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行研制的低碳钢A TIG焊活性剂进行了各种焊接工艺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本活性剂可使焊缝熔深比常规的TIG焊增加 3倍 ,对 12mm以下的低碳钢板对接无须开坡口 ,可一次焊接完成并能单面焊双面成型 .焊缝表面成型良好 ,接头微观组织、焊缝的化学成分和接头力学性能均不受影响 .焊接电流、弧长、焊接速度、涂层厚度和气体种类等均对焊接熔深的增加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厚规格汽车轮辐用钢的焊接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含Nb微合金控轧控冷厚规格汽车轮辐用钢的焊后组织、性能、冷裂纹敏感性及微合金元素对焊接性能的影响,采用理论计算评定试验钢的冷裂敏感性和淬硬倾向;利用直流氩弧工艺,模拟车轮厂焊接工艺参数,对钢板进行焊接.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试验钢板焊后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并对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厚规格汽车轮辐钢的热影响区(HAZ)冷裂倾向小;微合金元素Nb的加入提高了焊接热影响区性能;焊接后各部位组织、性能未发生明显改变.可得出结论:厚规格汽车轮辐钢的焊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AZ31B镁合金钨极氩弧焊(TIG)和熔化极氩弧焊(MIG)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在厚度为8.0 mm的AZ31B镁合金板材上分别进行了填丝TIG和MIG两种焊接试验,分析了AZ31B镁合金两种焊接工艺以及接头焊缝的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填丝TIG焊缝成形良好;MIG焊接时有飞溅现象,焊缝成形不及TIG均匀。TIG和MIG焊接接头的相组成与母材的相组成一致。MIG焊接热影响区HAZ的晶内析出相弥散分布,焊缝区晶界析出相连续分布;而且MIG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值较TIG焊接时要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铝和不锈钢的焊接接头性能,在奥氏体不锈铜(1Crl8Ni9Ti)的表层热浸镀一层ZL102铝合金,然后采用搭接的形式,应用火焰钎焊工艺进行纯铝(1060)板与奥氏体不锈钢板的焊接。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并用显微维氏硬度仪和万能实验机床测定其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不锈钢表面热浸镀铝,可实现铝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火焰钎焊。在不锈钢/纯铝钎焊焊缝中存在不锈钢/热浸镀铝层、热浸镀铝层/钎缝、钎缝/纯铝三个界面。钎焊接头强度取决于各界面的连接质量。热浸镀铝层/钎缝界面是整个接头中最薄弱的界面,剪切断裂均发生在该区域。钎焊接头各区域中,热浸镀铝区硬度最高,达到99.4MPa。  相似文献   

6.
铌钛多芯复合超导线的焊接是各种超导磁体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铜基铌钛多芯复合超导线的结构特征出发,对超导线接头进行了储能焊试验和测试,使用本校开发的特种对焊机和焊接工艺技术,成功地焊制出了一批超导线对接接头,其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接头的水平。该工艺方法可靠,设备简单,接头性能优良,适合于现场焊接、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高强铝合金接头连接性能,提高焊接质量,研究了2024-T42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RFSSW)、电阻点焊和铆接3种不同接头的连接性能,采用显微组织观察试验、拉伸试验、拉剪试验和显微硬度试验等方法,对接头组织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 表明:RFSSW接头的力学性能最优,拉剪性能达到7.23 kN,较铆接和电阻...  相似文献   

8.
00Cr12Ti不锈钢焊接接头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00Cr12Ti不锈钢板材手工钨极氩弧焊(TIG)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观察、无损检测以及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等试验,研究00Cr12Ti不锈钢板材T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并与0Cr13焊接接头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TIG焊接方法及较小的焊接规范,00Cr12Ti不锈钢板材TIG焊接接头焊缝未发现裂纹、气孔等缺陷,强度和塑性良好;00Cr12Ti的HAZ组织为粗大的铁素体晶粒(ASTM 2级);0Cr13的HAZ组织为不规则铁素体晶粒和分布于晶界上由奥氏体相变而生成的块状马氏体.00Cr12Ti焊接接头的耐腐蚀能力优于0Cr13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Q235基材上制备出2-4μm的Cu-Mn合金化学镀层.在650℃-870℃温度范围内对化学镀层进行了真空扩散焊接试验.利用金相和扫描电镜对接头进行了微观组织和能谱分析。并用拉伸试验评价了接头的连接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镀有Cu-Mn化学镀层的试件其剪切强度比无镀层试件提高1倍以上;高温扩散焊接时接头的连接强度提高,但基体组织比低温扩散焊接时显著粗化.图3。表2。参7.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焊丝焊后接头力学性能,研究了Mg质量分数对ER5356焊丝焊后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焊丝成分。焊接母材选用7A52铝合金板材,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板材对接焊,观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力学性能实验。研究表明,焊缝区是上述焊接接头最为薄弱的环节。随着焊丝中Mg质量分数的增加,焊接接头的强度不断增强,延伸率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1.
棒材强力穿水冷却装置生产的穿水钢筋闪光对焊后出现软化现象,改进UN-150闪光对焊机送进机构,变手动送进机构为液压送进机构,明显增强顶锻作用,并合理选择闪光对焊工艺参数。焊件断裂在母材且远离焊缝,对焊接头力学性能达到母材力学性能,高于普通Ⅲ级钢筋强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连续闪光对焊的方法对SiCp/3003Al复合材料进行焊接,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良好的焊接质量。焊后接头的微观分析表明,闪光对焊接头可分为界面反应区、颗粒密集区、颗粒过渡区、母材区四个不同的组织区域,借助于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概括出前三区组织特征及成因。  相似文献   

13.
闪光对焊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对焊机的生产工艺过程,并采用8031单片机对闪光电流控制,从而使闪光对焊工艺实现了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以异种钢板Q345B与HG785D端头对焊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不同焊接热输入工艺条件下的MAG焊(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对其端头焊接缺陷、力学性能及组织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异种钢板端头对焊中,减小焊接电流可有效提高焊接接头强度;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可减少焊接接头的淬硬组织,提高焊接热影响区韧性.在焊接电流为140~200A、电压为22~24V、焊接速度为28cm/min的热输入条件下,采用预热+后热焊接工艺,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弯曲特性可得到最佳效果.合理的焊接工艺可有效抑制汽车起重机车架焊缝开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板料直流电阻对焊过程中的接口张开,接头表面纵向裂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焊接过程中金属的塑性充动导致界面质点力学状态发生动态变化,包括应力大小和拉压应力装态的变化变形过程中,界面质点在x轴方向所受的拉应力是接头内部生产层状撕裂的力学原因,在y轴方向和z轴方向所受拉应力是产生接口张开和形成飞边纵向裂纹的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6.
焊缝视觉跟踪模糊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焊缝跟踪的自组织模糊控制器,并与CCD视觉传感及图象信息处理技术相配合,在TIG焊、平板对接条件下,获得了比简单模糊控制器更好的在线跟踪效果,并显示了对焊缝轨迹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冷金属过渡焊(CMT)对镁合金和镀铜钢异种金属进行焊接,填充材料选择AZ31镁合金焊丝,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检测,分析焊接接头的性能和缺陷。实验结果表明:Cu元素对镁合金在钢表面的润湿铺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焊接热输入影响Cu元素对镁/钢表面的润湿铺展效果。焊接接头产生富铜区,易产生裂纹,降低了焊接接头强度。经过拉伸测试,在焊接热输入为212. 2 J/mm时,焊接接头强度达到最大值3. 99 k N,但在焊接热输入达到254. 6 J/mm时,焊接强度反而降低,这是由于钎焊区生成了大量的中间层脆性化合物。焊接接头组织中检测到气孔、夹渣和裂纹等焊接缺陷的存在,这与母材表面的氧化膜和焊缝内应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YAG激光作为焊接热源,对汽车发动机排气阀的激光焊接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焊面的打磨、抛光和紧密接触对防止焊缝中产生过多的气孔和提高焊缝的机械性能有重要作用;激光功率密度、焊接速度、脉冲宽度和脉冲频率四个参数是实现脉冲激光焊接的关键因素。经理论推导,确定了在脉冲激光最大平均输出功率300W、单脉冲能量60J、脉冲频率5Hz、焊接速度0.75mm/s的限定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脉冲宽度8ms和峰值功率7.5KW。与经传统摩擦焊所得焊缝质量相比,其抗剪切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扁钢带直流电阻对焊工艺,分析了变形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增大位移门槛电压值或者减小预压力,可增大塑性金属的变形程度,这有利于将杂质从接合界面挤出.  相似文献   

20.
回转窑筒体的大修检修质量是保证回转窑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其中保证窑体的直线度和对接质量是检修的关键。结合多年的回转窑大修实践,从筒体拆除和对接、弯曲筒体的校直、筒体环缝焊接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