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区内顺层构造及滑脱构造具有多层次、多级别、多时代的迭加组合特征。加里东基底与沉积盖层的不整合面是最大和最深层次的顺层构造,测水煤系及其上下地层之间也存在着三个低序次的顺层构造。滑脱构造先北西向推覆,后南东向滑覆,前主要表现为前部倾向南东的叠瓦状逆冲断层系及东缘拉张正断层,构成挤压体制下逆冲推覆构造,后主要表现为前部倾向北西的逆冲断层系及西缘拉张正断层,构成伸展体制下重力滑覆构造。  相似文献   

2.
阿尔泰地区在地质上不但以华力西期岛孤,广泛发育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及其稀有金属矿产资源而著称;而且还发育韧性剪切带,深、浅两种断裂,是一个巨型复式推覆-滑脱构造。它是在额尔齐斯俯冲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滑脱面位于中、上地壳之间约20km深处,地表额尔齐斯断裂带是这个主滑脱面上段。  相似文献   

3.
湖北谷城县观音坪地区推覆构造为武当山巨型推覆构造的一部分。该区推覆构造结构复杂,顺层滑脱及韧性逆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多重滑脱-推覆构造。该区地壳经历了多期次、多体制、多层次的复杂变形,但无认是外来岩块还是原地岩系,其构造格局和样式均以同推覆期构造为主导。  相似文献   

4.
龙门山中段前山带构造特征及油气赋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龙门山中段前山带的横向构造特征和纵向的构造变形层次,并从构造形成演化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大园包隐伏构造的油气赋存条件。研究表明,本区构造变形始于印支期,止于喜马拉雅晚期,主要发育浅层次脆性变形的推覆构造、以彭灌飞来峰群为代表的滑覆构造以及滑脱构造。大园包构造为推覆体之下的隐伏构造圈闭,印支期-燕山早期隆起带上的正向古构造圈闭是其早期油气聚集的关键,晚期构造裂缝改善了超致密砂岩的储集条件,生储盖组合良好,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将其划分为茂汶─耿达推覆构造带、映秀—大宝山推覆构造带、彭灌推覆构造带三个次级推覆构造带,并对各级推覆构造带主滑面特征、推覆体内部构造特征、显微构造特征及变形性质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次级推覆构造带在变形性质上依次为韧性、韧脆性、脆性,变形强度由强至弱,变形层次从深到浅,均经历了多次构造叠加复合作用。主要推覆期为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6.
武当山推覆构造由主滑脱面、前缘叠瓦褶断带、中央推覆体带和后缘挤压-伸展带4种构造成分组成。中央推覆体带划分为7个推覆体。各推覆体在平面上呈鳞片状越覆,在剖面上呈送冲叠覆,构成鳞片叠覆的几何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湘中坳陷托山煤矿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研究及矿井内巷道的小断层分析,探讨了逆冲、滑脱构造的特征、形成机理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托山矿区下石炭统测水煤系5煤层具备发育顺层构造的物质条件,属托山煤矿推覆构造潜在主滑面,矿区重力滑覆与挤压推覆并存.滑覆和推覆构造形成于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环境中,具有各自的组合形态及演化历史.构造反演显示托山矿区的滑脱构造历经早期逆掩、中期逆冲、晚期反向重力滑脱转型3个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8.
苏南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某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南部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广泛发育。这些逆冲推覆构造的产出具多层次性,其形成与该区不同时代地层内的多套由软弱岩层组成的滑动系统有关。关于逆冲推覆构造存在的证据,许多学者已撰文列述了大量地质事实,此外,在地球物理场上亦有明显反映。逆冲推覆构造上覆系统与原地系统间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上有明显差异。逆冲断层带断层岩由浅至深有由脆性—韧脆性—脆韧性—韧性变形的变化规律,在脆性剪切带内的局部地方存在韧性变形。这些变形特征可通过偏光显微镜下变形矿物的一系列光学现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石英晶体的位错现象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地质、地球物理测深研究成果揭示新疆东部、甘肃西部存在两个世代、两种不同的断裂体制:深部断裂体制,形成于古生代,主要反映板块碰撞-对接前板块之间或板内不同块段之间的离散与聚合,控制古生代的构造格局;浅部断裂体制,形成于华力西晚期至中新生代,主要反映板块碰撞-对接后壳内强烈水平挤压,控制中新生代构造格局或逆冲-推覆-滑脱构造。  相似文献   

10.
下扬子区前陆盆地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扬子地区广泛发育哟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与该区不同深度层次的多套滑动系统是密切相关的。推覆构造的分布在地球物理场上有明显的反映,外来系统与原地系统间节理裂隙的发育有明显差异。逆冲断裂带由浅到深其变形特征为由脆性—脆轫性—轫性变形。推覆构造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挤压推覆型、重力滑动型和复合迭覆型。该区推覆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是与中国东部不同时期板块运动密切相关的。逆冲推覆构造改遗了该区中、古生界沉积盆地的形态,因此,对推覆构造的研究是在该区进行中,古生界油气藏评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HH油田长8储层油层识别率低的难题,开展了储层特征、储层与测井响应机制研究,分析了研究区流体识别难题的实质,认为高束缚水饱和度和地层水矿化度多变以及局部钙质充填是造成部分井油层低阻、水层高阻的原因.借助常规测井曲线,选择尽量能反映储层流体信息的测井参数,构建了利用计算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法进行油层快速识别的方法,其中计算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重叠法回避了孔隙结构、泥浆和地层水电阻率带来的影响,减少了误差来源,无论是否低阻储层,都能有效识别.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法对储层流体反应灵敏,能较好地区分高阻水层与油层.以上两种流体识别技术对于类似储层流体识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壳聚糖和海藻酸能通过正负电荷吸引形成聚电解质膜的特点,采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复合膜.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膜的断裂面和膜内羟基磷灰石(HA)的形貌.研究了复合膜的透光率、溶胀率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膜内HA为贝壳状和花瓣状的纳米晶体,复合膜的断裂面为紧密的连续结构.随着组装次数增加,复合膜的溶胀率变化不大,复合膜的分解温度为301℃.这种具有片状纳米HA的复合膜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骨细胞培养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3.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深部承压岩溶水系统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地表调研、深孔勘探与抽水试验以及氢氧同位素测试 ,揭示向斜核部存在深部岩溶承压水系统 ,局部地带以绕轴与断层带局部承压径流的形式沟通向斜东西翼的水力联系 ,深部承压岩溶水系统在整个向斜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隧道施工时 ,应做好防水措施。  相似文献   

14.
The low-velocity layer (LVL), closely related with tectonic activities and dynamic settings,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 studies. The deep seismic (OBS/OBH) and onshore-offshore experiments have been extensively implemente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since the 1990s. Six seismic profiles were finished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SCS b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s. The features of crustal structures were revealed and five velocity-inversion layers were discovered. Among them three LVLs with 3.0—3. 5 km·s-1 velocity are located in the sedimentary structure (2.0—6.0 km in depth and 2.0—4. 6 km in thickness) of the Yinggehai Basin and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They were identified by the reflective and refractive phases for their shallow depth. The other two LVLs with 5.5—6.0 km·s-1 velocity generally existed in the middle crust (7.0—18.0 km in depth) with an about 2.5—6.0 km thickness in the transitional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northeastern and northwestern SCS. They were detected by the refractive phase from their overlain and underlying layers. We explored the possible tectonic formation mechanisms combining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results, which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CS.  相似文献   

15.
目前深度学习在通信系统的上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深度学习正在向通信系统的底层推进。为解决传统算法计算效率低、复杂度高等问题,深度学习已经被应用到无线通信物理层关键技术中。对深度学习在无线通信物理层关键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性讨论,包括深度学习定义、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线物理层关键技术等。分析表明,深度学习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存在结合点,在传统的通信模块或算法中加入用深度学习训练的可学习的参数是当前比较具有竞争力的一种设计方案,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数值模拟能够有效分析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和地表沉降问题,但模拟时所用主要参数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确定方法。以上海市某地铁车站新建深基坑工程端头井段为例,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使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数值模拟所用土层参数的重要性,分析了不同土层参数对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影响的敏感性,使用反分析方法提...  相似文献   

17.
利用标准层声波时差异常法确定断层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标准层声波时差异常法确定断层的位置时,首先对标准层声波时差进行趋势面分析,然后再分析残差等值线图。当区内无断层时,残差等值线无局部异常,呈随机分布;当区内有断层时,可出现局部异常,其等值线的零线位置就是断层的位置。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对研究油区构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By processing the CSND Rayleigh wave data with the matched filter FTAN technique, Rayleigh wave disper- sion for southeast China is obtained. The 4°×4°S wave dispersion of the pure path is calculated using random inversion scheme, and 3-D S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s set up. Incorporating the above-mentioned results with wide angle seismic sounding data, we studied structure framework and the extending of faults in this area,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pth of Moho in South China varies from 30 to 40 km, shallower from west to east. The depth of Moho varies from 25 to 28 km for the offshore. The depth of the asthenosphere in upper mantle varies from 60 to 100 km. The depth difference of layers at the two sides of Tanlu fault is more than 10 km at the south part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fault extends downward more than 170 km. The fault exceeds the main land at Hainan Island and slips into the southern China Sea. Both Tanlu fault and the huge bend of gravity gradient anomaly are influenced by deep latent tectonics.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商品图像精细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一类别商品图像的精细分类,研究并实现了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所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由2个卷积层、2个亚采样层及1个完全连接层组成,特征平面的神经元只对其感受野的重叠区域做出反应,由反向传播算法调整网络参数最终完成学习任务。通过鞋类图像的精细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平均分类正确率可达91.5%。  相似文献   

20.
利用传波矩阵方法,计算了电磁波在带有缺陷的一维光子晶体中的传波。数值计算表明,在只有一个缺陷层时,缺陷模式频率与缺陷层在光子晶体中的位置无关,当有两个缺陷层出现时,缺陷模式频率与缺陷层在光子晶体中的位置是有关的。另外,计算也表明,缺陷模式频率对缺陷层材料的折射率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