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王培富  郭菊翠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71-171,35
通过分析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的现状,讨论阐述教师的课程意识、研究能力、教师的创新观念与反思意识,探讨教师角色转换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策略: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国家、学校、教师多方重视,共同努力;大力改革大学语文教材;改革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思考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两个问题——创新教改理念和创新教改方法。强化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大学语文应明确课程定位,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注重研究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高考恢复至今,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程。在大学之前的教学阶段,语文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主课程,进入大学后语文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有所改变,很多非文学专业都徘徊在开设或不开设的犹豫中。且综观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大多通过"中国文学史"课程来学习,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在大学语文教材中越来越少见,学生读的不多,教师讲得也不多,这种情况进一步传递了当今大学在传递人文知识、传统文化方面的失利。该文主要对大学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及现阶段大学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减少的现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在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近些年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大学语文教学的论文论著。总体来说,大学语文教学研究需要从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学习态度、教师素质、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指出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进步、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为大学语文教学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程作用越来越弱化,课程地位越来越边缘化。因此对大学语文重新定位,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大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意识是大学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性别视角也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有的视角,社会性别意识应成为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消除性别偏差,培养先进性别观念,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女性主义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科学的性别意识,树立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科技信息》2011,(10):I0172-I0172,I017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教材、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从而促使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所有这些改变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最终实现角色的转化,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牛丽 《科技信息》2010,(23):I0150-I015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语文"课程日渐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可是在广泛关注的背后,"大学语文"课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益,我们必然要在人文素养教育、教师情感融入以及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刘玮 《科技咨询导报》2009,(23):122-122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要正确理解多元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加强对教师的多级多元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技能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提高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开发反映历史发展的课程资源,从亲身经历者身上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古代遗迹、古代遗址的课程资源,开发学生自身资源,开发历史教材资源。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21,(1):83-86
课程思政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也是高校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举措。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浸润思政教育的政治性,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有利于厚植思政教育的学理性,大学语文的审美性有利于拓展思政教育的价值性。但同时,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着顶层设计落地困难,部分师生重视不够;政策体系不够健全,课程建设不足;教学改革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困境。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中发掘思政元素,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守正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的立德树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教研创”即一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创作”的浓缩表达。大学语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容易开展“教研创”三位一体的课程活动。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常常体现在其既能出色地进行教学,又能卓有成效地从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改和教研,还能身体力行地从事创作活动,并以一些优秀的写作成品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形成一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广大语文教师只有努力增强角色转换的意识,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才能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带动新课程改革,从而发挥好自己的职能。  相似文献   

14.
赵朝群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2M):100-101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内涵,然而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却并不高。新课程改革因教师的不适应与不符合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课程设计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应树立服务教师的理念,把教师从课程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5.
教好大学语文是很不容易的,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才能胜任。大学语文的教材不是知识体系,只是知识的载体。教学具有很大的弹性区间,需要教师认真把握。大学语文的教学承担着语文素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审美水平、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人文素质等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陈莉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109-112,119
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以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在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既必要又重要,但是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有自身的局限性,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师资力量、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只有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建设,从而提高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角色原为戏剧中的名词,指剧本中的人物,后来社会心理学家借用角色一词,代表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期望的行为。教师按照教学规律从事教学活动,按照特定的职业意识、技能和行为形成了教师这一角色。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新教材、新思想、新理念也对教师这一角色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元化。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扮演好哪些角色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导作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茵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1):121-123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不仅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引发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角色意识、地位作用等一系列的变革。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课程中显得更为重要。这要求教师首先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上发生调整与转变,从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我国当前许多教师还停留在"技术熟练者"的角色,使得课程实施很难落到实处.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用创造性思维设计情境并在课程实施中进行反思性教学,高职教师迫切需要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家".教师如何实现这一角色转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意识觉醒和主动改变,还要需要学校、课程专家等给予教师各方面的助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现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革传统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是促进大学语文教学良性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