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4年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跟踪研究,探讨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指标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身体形态较为理想,心肺功能良好,总体呈上升趋势;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从大学生自身及学校体育两方面剖析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的多层面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健康意识淡薄,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体质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1991年到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山西省数据中的城乡男女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的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身高、体重呈现“持续增长”的动态特征,BMI指数的动态变化验证了这一特征并显示身体形态尚在“正常”范围;(2)身高呈现发育提前的趋势,城市19~22岁学生身高增长幅度较小的结果表明成年人的身高增长趋势并不明显;体重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江娟 《科技信息》2012,(32):326-32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与调查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测试态度进行调查。并根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分析、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200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发现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学生体质现状不容乐观,大多学生的体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为此初步提出了改进学生体质状况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彤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3):135-140
本文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泰山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泰山学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身体形态标准率偏低,身体机能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趋势,身体素质亟待提高.为此,对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加强体育教学等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近几年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正在全面下降,尤其在耐力和心肺功能方面呈普遍的下降趋势.就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取问卷调查并结合体能测试,对青海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人力资本存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存量现状整体呈现"缓坡"下降趋势;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一般,肥胖的比例呈逐年"缓坡"上升趋势;身体机能水平有所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不容乐观。对此,从重视体育教育和健康投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体育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8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学生体质数据与江苏省大学生体质数据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男女学生身体形态、身高、体重指标均值与江苏省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生理机能肺活量、台阶试验指标均值低于江苏省大学生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身体素质握力、1min仰卧起坐、立定跳远、1000m(男)、800m(女)与50m均值与江苏省大学生均值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本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较好。但力量与耐力素质较差。针对本院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群体体育与健康意识,注重大学生力量与耐力素质训练,营造与挖掘学院体育环境与资源等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我省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一时代课题,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我校2004级和2009级我校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研究了近5年间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趋势,以期对我校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问作出科学的评判.研究结果表明,我校2009级和2004级学生相比较,男、女大学生身高增长不显著;男、女生体重增长显著;男、女生视力下降明显;男、女生舒张压也有明显增高.我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展不够理想,需要增强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国民体质检测结果以及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体质的测试,发现大学生部分体质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以及耐力素质已连续多年下降。针对体质下降原因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开展休闲体育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1996年国家体委第22号令《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试行)颁布以来至2012年国家教育部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公报指出,我国大学生体质无论在身体形态、心肺功能还是身体素质方面均有下降的趋势.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主力军,国家栋梁,大学生体质问题将影响我国人才储备,对高校大学生的体制健康变化规律进行多种形式的测试研究,尤其是纵向跟踪的体质测试研究很有必要,从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问题,现就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戴元亮 《科技信息》2012,(14):293-29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跟踪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围绕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对江南大学体质测试数据与全国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各个测试指标与测试总成绩的相关程度情况分析,通过指标分析找出我校学生体质将抗发展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2008年和2010年研究结果表明:江南大学2007级学生身体形态发展状况良好,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相近,但肺活量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表明部分人养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速度素质不断提高,握力成绩上升,耐力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总体呈偏态分布,评分结果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以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然而,最新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各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形式和完成任务,缺乏测试后评估、反馈和干预过程。因此,基于现代健康管理理论,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20年来我校不同年代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发展呈上升趋势,但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肺活量指数和耐力跑项目,不同年代大学生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目前我校学生体质状况与全国大学生比,身体形态明显好于全国水平,身体机能与全国大学生相当,耐力素质与全国大学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受到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关注。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影响大学生体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变化对大学生体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调查等方式得出:一是社会应加大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二是学校应优化教学模式和结构,健全相应的校规校纪;三是家庭应提高体育教育的意识,注重孩子体质健康。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体育教学更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的趋势,体质健康不客乐观的这一问题,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量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南京市4所民办高校2007-2009级全日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并对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和体质健康的整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民办高校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发育良好,但在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指标上与江苏省和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有部分指标低于江苏省和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运用资料分析法,对我国19~22岁城乡男女大学生1995年和2000年二次体质调研结果中的形态发育指标及其派生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过去5年间,我国大学生身体形态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已成为威胁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改善我国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15年间新疆高校医学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动态变化,为医科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分析2003—2018年医学专业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资料(以下简称"国测"),并与第六次国家学生体测结果比对。结果:15年间,男、女大学生身高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分别平均增长2.8cm、1.8cm;男、女大学生体重均值分别为68.1kg、55.6kg,均属正常体重范围,分别增长5.2 kg、3.7 kg;男生肥胖检出率较女生高;男、女生肺活量平均下降418.5ml,男生比国测良好水平(4300 ml)低836ml,女生比国测良好水平(3000 ml)低576ml;男、女生1000m和800m跑用时分别比国测良好水平多20.7s、8s;男生引体向上增长1.5个,但比国测良好水平15个少9.4个;女生仰卧起坐增长5.2个,但比国测良好水平46个少14个;男、女生坐位体前屈接近国测良好水平;男、女生立定跳远均值分别为214.8cm、158.4cm,比国测良好水平少33.2cm、22.6cm。结论:15年间,新疆高校医学专业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呈现提高的趋势,但心肺耐力、力量素质并没有随身体发育而呈现增长的趋势,与全国良好水平尚存在差距,存在一定的亚健康隐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医疗从业人员要求,学校应在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中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58名大学生进行17周的实验控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和数理分析,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分进行实验前后的综合评价.结果:实验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3个实验组、性别层面无显著性差异存在.实验控制后,实验组和安慰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样效果地得到改善,说明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是因为增强的心理作用提高了对练习密度的重视而改变的,而且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的练习密度的加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得到改善.建议女大学生要更加注重对自我的鞭策,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