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金锁记》中,张爱玲成功地塑造了曹七巧这一角色,这是一个人性被金钱、情欲扭曲的,人不人、鬼不鬼的女性形象,这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是极其罕见的。曾经有人评论道:"一部《金锁记》就是七巧人性沦落的历史,就是人性的枷锁记。"笔者将从人物形象和心理刻画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女性话语的嬗变大致可分三个发展阶段:从五四以来套在"黄金枷锁"中的曹七巧对失语的挣扎到80年代《方舟》中的"寡妇俱乐部"模仿"男人话语"的尴尬再到90年代的林白等力图用"躯体写作"创建"女性话语"的决绝,这一话语嬗变过程同时也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徐小斌的小说很少有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基本上是通过心灵来感知世界的。其大概有中篇小说三十多篇,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反复讲述着她们和男性社会的抗争以及她们本身人性欲望的挣扎和无家可归的飘零感。徐小斌中篇小说有梦幻和现实的错位,个人记忆和历史记忆的叠合,不同角度诠释人性的挣扎,从场景、色彩、线条三元素构成立体时空、作家经营和坚守自己创作特征,却挣脱不了心灵的魔影。  相似文献   

4.
“入冥追寻”母题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神话故事中的最古老母题之一。这一母题古老经典,并分布广泛。从这一母题依托的文本出发,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探究其存在的共同的文化动因,得出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是产生这一母题的原始文化心理,交融着神性和人性的追寻者是这一母题得以传承的动因。以期从一个神话母题的文化意义中窥见中西方神话故事异中有同的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5.
公、私法的划分首见于古罗马,学者对其划分依据及标准,众说纷纭。本文对公私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的梳理,从最根本的人性角度,阐述了公法与私法皆源于人性,在人性的层面上形成不同的稳定关系,形成不同的自然法.表现为实在法上不同的分类。并指出了公私法划分的意义及其对当下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柏子》作为沈从文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充分地体现了他笔下湘西下层人民的“生命形式”。本文试图对其下层人民进行关照,来探讨一种没有道德枷锁的人性哲学。这种人性哲学以“人性”统摄一切,“人性”被视为最高的准则。《柏子》中具有特异“生命形式”的个体在卸下传统道德枷锁后,活得本真而有人性,成为一群自由自在的精灵。在当今社会,它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建构理想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不屈的灵魂     
福克纳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这在小说《八月之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章通过分析处于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双重枷锁禁锢中南方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物莉娜和克里斯默斯身上所体现出的南方人固有的坚强不屈的优良品质,来剖析阴霾社会中充满人性光辉的光源所在,并重申了福克纳对南方人重生的期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雷雨>人物结构关系的分析,试图从人性这一角度解读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文章认为,曹禺先生在周朴园、侍萍、蘩漪等人物身上,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性得失的因果关系,寄寓了深刻的人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学史中有一个黑袍家族。他们内在神学理念和外在行为举止上的极度相似,已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由于长期受着宗教神学的桎梏,他们形成了独特的双重人性。通过对双重人性的分析,揭示神职人员们在人性与神性的斗争中挣扎的悲剧现实,阐述宗教对人性的迫害。  相似文献   

10.
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无疑已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文本。自它诞生之日起,各种评论便纷至沓来。批评家从各种角度对其加以阐释,从而丰富了此文本的内涵。本文力图从“人性欲望”出发,通过对小说中女性身体欲望和生命欲望的分析,、探视其隐秘的内心世界,呈现她们欲望奔突中的挣扎与痛苦、坚韧与决绝,并对她们的悲剧人生进行探源。  相似文献   

11.
《井》是当代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的名作,文章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揭示了女主人公赫斯特的身份危机与内心的彷徨,揭示了一个在孤独中挣扎、被边缘化的女性的生存困境,启示女性必须摆脱源自个人内心以及来自社会的束缚与枷锁,重建自我意识,重塑生活、重塑自我,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2.
<裸奔的年代>是墨白"蜕变"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谭渔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奋斗历程,但最后却在人性的挣扎与欲望的蜕变中走向堕落.那种暗红色的悲剧宿命以及人性生存的困境一直贯穿在创作之中,给人一种历史苦难造就的尖锐的刺痛感和人性的荒芜感.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博览》2010,(16):8-9
灾难往往是最能体现人性的时刻,恐惧、挣扎甚至绝望,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只关注灾难的损失与救助的结果,而不关注人性。有人说在灾难中,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自身的安危,这才是人性的终极体现。现实不一定如此极端,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各国人,面对灾难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自救、互助,也有迷惘和骚乱,这些元素让人们对灾难的回忆更加真实,缺乏这些体现人本性的瞬间,灾难便容易被人遗忘。人性的光辉,让我们面对灾难不再低头。  相似文献   

14.
汪瑜 《科技信息》2010,(30):101-101,103
人性观是极其复杂的概念,从古至今,无论哲学家、教育家还是心理学家都对人性观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学家对人性观的定义,并且介绍了心理学三个不同流派对人性观的理解,最后综述了国内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性观与人格和社会认知关系所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人性是统一的,人性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人性的体现,法律只是从规范社会行为的角度对人性进行制度设计上的彰示,法律与人性统一的基础在于人的需要。"法律人性化"的呼声是对法律体现人性这一客观判断的强调和重申。  相似文献   

16.
人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美学的角度说,人性的本质应该是美的。《暖春》无疑是在新的形势下对人性美的发掘与歌赞。这个主题的开掘与表现也是深刻的,是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是奏响时代最强音的,是顺应现代人的内心要求与憧憬的。通过对人性美的张扬与传播,更有助于增添我们身上的亮色和认识我们自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童的短篇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堪称经典,而这种经典地位的获得与其在小说创作中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与阐释、对小说审美形式的高度自觉是分不开的。对苏童而言,小说是"灵魂的逆光",他将自己的灵魂--"人性"--注入小说空间,使小说具有深广的叙述张力;同时他又擅于在小说中营造诗意的审美氛围,通过意象的选取、童年的回忆姿态、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使小说呈现出诗意焕发、韵味遥深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8.
英国经典短篇小说《捡橡果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在人性受到压抑的社会环境中出生的男孩,由于其身份的特殊(系非婚生子),因而被社会抛弃的悲惨故事。小说中,作者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描写和阐释,把自然的自由美好与社会的残酷无情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深刻揭示了社会中人性关怀缺失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批判了当时已名存实亡的宗教,表达了自己希望人们去追寻真正有价值和内涵的宗教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从《裸者与死者》中几个主要人物来分析,小说具有双重主题:其一是存在主义主题,小说具体表现了在诸多异己力量危及之下人的挣扎与无奈,并着重描述了权力的毁灭性作用;其二是人性主题,小说深刻地揭示出兽性与人性在人类心灵中的搏斗。  相似文献   

20.
人的需要理论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把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全面把握人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意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需要与人性的结合,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