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向 《科技资讯》2005,(23):2-2
德国海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借助一个蛋白质片断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膜层的生长。专家认为,这一机理有望为开发抗艾滋病新药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广西科学》2005,12(1):72-72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是通过变形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的,该发现有望帮助科学家提前开发出治疗艾滋病的新药和疫苗。  相似文献   

3.
简述艾滋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并着重论述了猴艾滋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从病源学角度分析了猴艾滋病病毒的分离、生活史以及其生物学特性,另一方面,也论述了猴艾滋病的发生,临床表现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而且还讨论了猴艾滋病与人类艾滋病的关系及建立猴艾滋病动物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西科学》2005,12(1):49-49
细胞毒杀性T淋巴细胞(CTLs)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成分,它在免疫系统识别和杀死被艾滋病病毒(HIV)或猴免疫缺损病毒(SIV)感染的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病毒通过变异让CTLs无法识别它们,从而得以逃脱免疫系统的探测。为了认识疫苗的有效性,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弄清这些发生变异的病毒是否具有持久性,以及它们如何具有持久性。在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名为“病毒逃脱变异”的变异病毒能够感染其它猴子,而且因为CTLs所施加的免疫压力,这些变异病毒在被感染宿主体内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5.
最新研究发现,开发艾滋病病毒(HIV)疫苗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困难。因为HIV不仅会对抗病毒药产生抗性,而且会进化产生规避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相关论文2月2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相似文献   

6.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F0003-F0003
一、艾滋病有三种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过的注射器、针具,艾滋病病毒感染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用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  相似文献   

7.
国际新闻科学家首次找到免疫系统"失效"原因意大利科学家率先发现人体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征服的过程,该结果有助于找到对抗艾滋病病毒的新药以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AIDS)自198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截至目前,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艾滋病,科学家和临床工作者们却找到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的药物——采用"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去控制病毒的生长.但是,患者往往需要终生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抗艾滋病病毒药物需求的增长.目前,全球的抗艾滋病病毒创新药物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大量的仿制药产区集中在印度和中国.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抗艾滋病药物的生产和应用情况,以"抗艾滋病药:现状与挑战"为题进行了本领域的综述,尤其是对我国目前的生产和用药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制药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发展、造福全球病患.  相似文献   

9.
目前,艾滋病仍然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绝症。虽然科学家绞尽脑汁都无法找到有效对抗HIV病毒的治疗方法,但是有些人天生就有对抗HIV的武器。 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它能感染人体中负责免疫的T细胞,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抵御病源微生物的防线彻底崩溃,最终导致人体因感染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科学家11月25日提出一项防止艾滋病蔓延的新方案,根据该方案,如果生活在艾滋病重灾区的所有人都定期接受检查和治疗,理论上艾滋病病毒可以在10年内被消除。  相似文献   

11.
《广西科学》2011,(1):55-55
艾滋病病毒(HIV)存在潜藏机制可以长期潜伏在细胞中而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目前已上市的抗HIV药物均不能选择性地杀伤感染细胞而根除病毒。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具有RNA N-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人类第一次知识艾滋病,发现艾滋病病毒对今已有10余年了。这期间,人类不仅认识了其元凶是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还建立了有效的诊断方法,开发了AZT、ddI、ddCT3TC等药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患者和感染人数却不断加剧,专家们预测艾滋病将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包括用细小细胞组织培制成动脉血管的研究、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生物病毒农药防治虫害的研究、蛋白质死亡机理及免疫系统疾病(包括癌症)的研究、抗衰老蛋白的研究以及复合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孔杰 《科技资讯》2015,13(1):253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以及管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和管理策略。结果通过不同时期的随访,对所有患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例医护人员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加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和自我防护意识并建立全面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大家对艾滋病的宣传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但随着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感染者的日益增多,许多人对艾滋病产生了恐惧,把艾滋病患者视为瘟神.其实这些都是缺乏艾滋病知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科技导报(北京)》2005,23(9):80-80
7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在一位艾滋病患者眼部前房水中检测出HIV-1病毒。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房水中发现HIV(艾滋病病毒)。这一发现提示。当艾滋病患者血浆中HIV检测呈阴性时,患者房水中仍可有HIV存在,抗HIV治疗仍然不能中断。  相似文献   

17.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4,(12):F006-F006
每年的12月1日是国际艾滋病日,今年已经是第17个艾滋病日了。设立艾滋病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醒人们,艾滋病魔还在我们身边肆虐,艾滋病还是很可怕的,我们要远离那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陷阱。由于艾滋病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世界各国都为遏制艾滋病的蔓延投入了大量的费用,  相似文献   

18.
对钨磷、钨硅、铝磷、钼硅四种Keggin结构杂多蓝进行了细胞毒性实验.抑制MT-4细胞增殖实验及抗艾滋病病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Keggin结构杂多蓝配合物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及较强的抗艾滋病病毒活性,其中钨硅和钨磷两电子杂多蓝对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作用(CPE)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CPE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明显低于pM-19.  相似文献   

19.
 转折即意味着改变,迥异常规的出击是一种智力挑战,也总是带来新的希望。但是在某些领域,如对抗艾滋病的战争中,最好的办法仍然是预防,即从开始就阻止它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英国政府前些时候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南非、坦桑尼亚和喀麦隆等非洲五国对两种抗艾滋病病毒霜剂进行大规模人体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