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沙地区     
加沙地区是在西奈半岛东北角濒地中海的一个狭长地带,南北长四十公里,东西宽平均八公里。它原来是由埃及管辖的,但是以色列在这次侵埃战争中占领了加沙之后,却企图把它并入自己的领土。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曾一再宣称加沙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到目前以色列军队还没有从加沙撤退。事实上,加沙从来不是以色列的领土。根据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议的巴勒斯坦分治计划,加沙是属于阿拉伯区的。1948年5月,以阿战争爆发,次年2月到7月以色列分别同它的阿拉伯鄰国停战。当时以色列同埃及之间的停战线的一部分,就是沿着目前的加沙地区的东部和北部边境划定的。因此,加沙也并没有划入停战线的以色列那一边。  相似文献   

2.
吴晓芳 《世界知识》2010,(13):43-45
"打破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促使以色列解除封锁"。在这个目标下,"自由加沙运动"云集了不少国际知名人士。  相似文献   

3.
<正>3月30日,巴勒斯坦民众开始在加沙地带边境举行"回归大游行"一周年纪念活动,加沙地带局势持续紧张。5月3日,巴勒斯坦民众在加沙地带与以色列交界地区继续举行"回归大游行"示威活动并与以军士兵发生冲突。以军士兵向示威人群开枪射击,造成多名巴勒斯坦人受伤。随即,加沙地带武装人员向以军开火,  相似文献   

4.
正自3月30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边境发动"回归大游行"以来,已有130多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约1.2万人受伤。这是2014年7月以色列在加沙开展"护刃行动"以来,巴以之间爆发的最激烈冲突,也是巴勒斯坦方面遭受的最严重伤亡。此次冲突主要发生在加沙地带与以色列交界地区,但在约旦河西岸的一些地区也爆发了抗议示威和流血冲突。巴方处于最不利、最虚弱的时刻巴以局势的恶化引起国际社会关注。6月1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科威  相似文献   

5.
自中东发生“阿拉伯之春”以来,利比亚问题、叙利亚问题和伊朗核问题等热点话题,冲淡了人们对巴以问题的关注.然而就在3月中旬,巴以持续发生武力冲突,一连数日的暴力冲突造成3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是2008年年底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动“铸铅行动”以来巴以最严重的军事冲突,以色列方面也遭到了数百枚火箭弹的“光顾”,一些建筑物受损.不过,正当人们为局势进一步恶化捏一把汗时,巴以双方却出人意料地签署了停火协议.当人们为之松了一口气时,以色列的战机又袭加沙,加沙的火箭弹再次飞向以色列.  相似文献   

6.
加沙地带等同于巴勒斯坦南部沿海地带,与埃及接壤。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这里一直是欧亚大陆和非洲之间的主要商道和民族迁徙的通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5000年以上。据称,这里还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曾祖父埋骨的地方。以色列建国后,埃及和以色列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加沙地带几经易手。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人攻入加沙和西奈半岛,次年依停火协议退出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的南段,埃及随后对加沙南段实行军事统治(非兼并)。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埃及允许巴勒斯坦在加沙建立基地,巴解组织曾从…  相似文献   

7.
牛新春 《世界知识》2023,(24):66-67
<正>全面消灭哈马斯是此轮加沙冲突中以色列的首要目标,但多大程度上能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未知数。不过,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冲突结束后加沙的哈马斯政权不会存在了。那么,未来的加沙会是什么样的呢?最理想的前景是这轮加沙冲突能为重启两国方案创造条件,使两国方案得以起死回生。这轮加沙危机可能会打破当前趋势的惯性,为两国方案或巴以和平提供一线新的希望。1973年的中东战争改写了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奇闻怪事》2013,(8):47
虽然巴勒斯坦加沙地带被以色列严密封锁,但是拦不住加沙人对美味快餐的向往,他们开始通过走私地道将肯德基快餐从埃及运入加沙地带。加沙地带南部与埃及接壤的地区有上千条走私地道,走私人员日夜不停地向加沙民众输送柴米油盐等日常物话,快递公司就会以"接  相似文献   

9.
龚正 《世界知识》2014,(15):42-43
<正>对久经战火的巴以双方来说,这注定又是一个太不平静的夏天。6月12日,三名以色列少年在约旦河西岸突遭绑架并被"撕票";7月2日,一名巴勒斯坦少年遭报复性虐杀,巴以局势随之骤然紧张。占据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重操旧业",开始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7月8日,以色列军方对加沙地带发起"护刃行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巴以和平进程将分三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实现相互承认,以色列在协议签署后4个月内从加沙地带和杰里科镇撤出军队和行政管理机构,由巴勒斯坦人实现自治;第二阶段,协议签署后9个月内整个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将在国际机构监督下选举产生一个委员会以取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行使行政和司法管理权;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23,(22):12-13
<正>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突袭以色列。当日,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随后,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地带展开地面军事行动。双方每天迅速上升的伤亡数字令世界惊愕,加沙地带也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焦点。11月5日,以色列方面称,自当日起,加沙地带被分为南北两部分。近些年业已成为巴以冲突“新前线”的加沙地带在本轮冲突后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2.
加沙地道战     
黄培昭 《世界知识》2010,(16):29-31
以色列采取高科技手段"治理"地道问题;埃及计划修建一道深入地下的"铜墙铁壁";加沙人不可能放弃"地道冒险"。  相似文献   

13.
亚飞 《世界知识》2010,(14):35-35
<正>袭船事件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中国的立场颇具代表性。自以色列海军拦截并攻击一支向加沙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国际船队后,巴勒斯坦加沙局势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众矢之的的以色列虽表示要放宽人道物资进入加沙的限制,但仍  相似文献   

14.
孙绍红 《世界知识》2014,(17):52-53
2014年8月14日,朝鲜自主研发的新型战术火箭弹再次试射成功,进一步恶化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形势。8月17日,朝鲜《劳动新闻》宣称,高技术、超精准的火箭弹正瞄准韩美的部队和基地。而在地球上另一大热点地区,火箭弹袭击成为以色列的主要安全威胁。为制止加沙的火箭弹袭击,2014年7月8日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实施“护刃行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8月19日3枚来自加沙的火箭弹袭击再度引发了以色列的报复性回击,造成临时停火破裂,再次加剧了中东的紧张与动荡。  相似文献   

15.
自8月15日沙龙政府开始实施单边“脱离接触计划”以来,以色列已陆续从加沙21个犹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四个定居点撤离。根据撤离计划,以色列将在两个月后将加沙正式移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希望还是绝望汉斯,加沙地带一位中年定居者,两年前的一次恐怖袭击让他失去了长女。他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24,(7):12-13
<正>自2023年10月7日至今,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加沙战事已持续近半年之久。加沙冲突及以其为中心向中东地区乃至全球多地迅速蔓延扩张的外溢效应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加沙冲突当前的局势?未来解决巴以问题是否会更加复杂?中东地区格局又将如何演变?美西方国家对加沙冲突立场从“一边倒”到美国“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之春"席卷北非和叙利亚的时候,巴勒斯坦也在变,尽管不那么波澜壮阔,但意义非同小可.以色列和加沙各派武装之间的猛烈交火、阿拉法特被开棺验尸和巴勒斯坦得到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这些只是变化的表象.剖析这些表象,会有不少发现.  相似文献   

18.
3月4日,就在美国国务卿赖斯进行新一轮中东之行的前夕,以色列宣布针对巴勒斯坦加沙的“暖冬行动”第一阶段战事结束.并从加沙撤出了士兵和重型装备。阿拉伯媒体评论说,以色列可“真会来事”.  相似文献   

19.
正"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是沙龙这位以色列著名战将的一贯风格。他在"赎罪日战争"后步入了政治生涯。阿里埃勒·沙龙走了,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擅长采用"闪电战"战术、最钟爱装甲部队突击的将军在与死神搏斗了八年之后,走了。然而正是这位一直主张对阿拉伯强硬的以色列的军事和政治领袖,在晚年的执政生涯中当机立断,促使以色列撤出了占领38年的加沙地带,让中东的和平进程前进了一大步。沙龙1928年2月26日出生于特拉维夫附近的马拉勒村。沙龙的父母沙廖尔和维拉原籍俄罗斯,1922年迁居巴勒斯坦。沙龙14岁时参加了以色列建国前的犹太军事  相似文献   

20.
标签新闻     
《世界知识》2012,(4):12
新事新言"我可以毫无畏惧地说,伊朗将支持并帮助任何愿意对抗以色列的国家和组织。"——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2月3日如此表示。"潘基文,你太偏袒以色列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月2日抵达加沙访问,被以色列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家属高举标语示威。"伊丽莎白女王偶尔出访还会乘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