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光学实验中 ,分光计的调节和测量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本文针对望远镜以及平台的调节 ,指出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1 望远镜调焦粗调 :①将载物平台和望远镜光轴尽量调成水平 ;②调节目镜 ,使叉丝位于目镜焦平面上 ,将叉丝看清楚 ;③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 ,调节物镜与目镜间的距离 ,使视野中物象和目镜中的叉丝同时清楚。简便的调焦方法 :完成粗调的①、②步之后 ,使平面反射镜贴近望远镜物镜 ,由于镜面垂直于光轴 ,光可反射回来 ,再前后移动目镜 ,必能看到、看清叉线象 ,同时使叉丝象与叉丝无视差 ,则望远镜已聚焦于无限远。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光计是光学实验中常用的测角仪器,使用时要先将它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调整中比较困难的是如何调节望远镜光轴与仪器公共转轴垂直。一般方法是将一平行平面反射镜竖直地放在分光计的载物台上来代替仪器公共转轴。首先调整望远镜和载物台的倾度螺钉,通过肉眼观察,初步使平行平面反射镜的镜面与仪器公共转轴平行,望远镜光轴与仪器公共转轴垂直,达到旋转载物台,无论使平行平面反射镜的哪一面正对望远镜都可从望远镜视场中观察到由平行平面反射镜反射回来的叉丝象。这时叉丝象与叉丝一般不重合。然后调节载物台倾度螺钉,改变平行平面反射镜的倾角,使叉丝象与叉丝的距离减为原来的一半;调节望远  相似文献   

3.
在分光计的调节过程中,找绿色的“十字叉线”的反射象是实验中的难点。介绍一种快速寻找“十字叉丝”反射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光计调节中的难点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分光计通过粗调找到十字叉丝的反射像,再采用各半调节法进行细调,实际操作中寻找十字又丝反射像为调节的难点,文中就该难点的突破提出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望远镜光轴与仪器转轴垂直的调节是分光计调节中的难点,文中分析了渐近法调节二者垂直的原理,给出了基于十字反射像与上十字叉丝偏差的各半调节推导过程,纠正了以往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光计调整难度大、耗费时间长等问题,在分析分光计的调节原理和调节难点的基础上,针对通过望远镜目镜能否看到反射的十字叉丝像的三种不同情况,分别探讨了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7.
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垂直的调节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光计的调整实验中,最关键、最困难的步骤就是如何调整望远镜的光轴与仪器主轴垂直。若两个绿十字像相对于上十字叉丝水平线一上一下,称为异侧;若两个绿十字像都在上十字叉丝水平线的下侧或者上侧,称为同侧。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文章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同侧异侧循环调节法,并给出了相应调整方法的完整流程图。用该方法可以快速调节望远镜光轴与仪器主轴垂直。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便于学生记忆,大大优于传统方法的调节速度。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产于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白粉菌目2属、21种和变种.其中二郎山叉丝壳、三浦叉丝壳、近三叉叉丝壳和万布叉丝壳为内蒙古新记录种,所有引证标本均保存在赤峰师专菌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基于"各半调节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献报道的一个"合理假设",该文拓展了"各半调节法"的使用范围。在半透平面镜只有一面可见十字叉丝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快速调整分光计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新方法用来调整分光计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从金属固体材料(如:钢丝)长度、镜尺间距、光杠杆前后足间距和视伸长的测量等方面对现有的实验仪器和测试方法进行改进,降低了调节的难度,简化了实验操作,减小了实验误差,可以达到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光计调整难点原理图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光计,可测三棱镜顶角、棱镜的折射率以及谱线波长等实验,因此,分光计的调整非常重要,分光计调整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物理量的测定精度.在对分光计上自准直望远镜调整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难于理解的两个问题是:其一,调节十字叉丝像和十字刻画板的上十字线重合,望远镜光轴就垂直于载物台的旋转主轴了;其二,采用垂直与平行以及二分之一逐渐逼近法,并辅助望远镜光轴倾斜度的调节,使十字叉丝像均与十字刻画板的上十字线重合.本文重点讨论上述两调节标志的依据,并利用绘制光路图对其进行剖析,供从事物理实验的同行及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读数显微镜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测长仪器,在普物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镜的叉丝是用米读数的重要部件,随着温度的变化叉丝会发生热胀冷缩,长时间受震也会断裂,有时学生在使用时也会人为造成断开现象。但实验室一般没有备用叉丝材料,致使实  相似文献   

13.
光杠杆技术是基础物理实验课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基本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尤应法测量金属梁的杨氏模量、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定等实验课题之中,在光反射式检流计、冲击电流计等一些高灵敏度的仪器仪表中也有实际应用。时下欠使用的光杠杆的测示系统均为镜尺组装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感该装置有如下的不利之处:①大多数学生只能自己在望远镜的视场中找到光杠杆上圆镜的像,而不易找到米尺的像,有的学生对圆镜像与米尺像之间的物距差理解不深。②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自己调节的仪器中望远镜里米尺像和测量叉丝间的视差很大,因在做这类实验时他们还没有学习光学,对视差概念不好接受,更难以运用,结果使他们的测量结果的误差很大。③极易“丢失现象”,且“丢失”原因不好寻找。很大比例的学生“现象丢失”后,  相似文献   

14.
由浙江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和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共同研制成功的纺织成绞新产品一GD—SJ数控成绞机,最近通过省级鉴定。该机设计新颖,造型美观,结构紧凑,性能优越,制动灵敏可靠,采用了电子数控定长,红外光电计数,光电断丝自停,张力自动缓冲调节技术,使成绞花纹清晰,定长长度精确一致,断丝率小,无油污丝,染色后色差小,退卷容易,操作方便,提高了染色后的退卷工效。该机具有国际80年代先  相似文献   

15.
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中,主要利用了光学放大原理测量微小长度,异号法减小系统误差,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非等精度测量的实验误差处理等。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仪器调节困难,光路调节不熟练,仪器调节和测量过程中,突发问题较多,环境光照强度对望远镜系统成像有诸多干扰等问题。主要列举出现以上各种状况所对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调整方案,并适当提供仪器和调整方法的改进措施,有助于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实验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接触式弯管测量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论述了接触式弯管测量机的测量原理,并给出其具体方案,通过移动末端装有V型测量叉的铰接五轴测量臂,使型测量叉与弯管外表面接触,完成弯管的接触测量,利用增量式光电角位移编码器的输出角和测量机各连杆的长度来计算变管轴线的方位;基于坐标转换原理推导了测量机的数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弯管的轴线,减少了测量误差,测量机仅需一次与弯管外表面接触即可确定弯管某直管段的轴线,研究工作有助于国内弯管测量机的研究与  相似文献   

17.
论述厂接触式弯管测量机的测量原理,并给出其具体方案.通过移动末端装有V型测量叉的铰接五轴测量臂,使V型测量叉与弯管外表面接触,完成弯管的接触测量;利用增量式光电角位移编码器的输出角和测量机各连杆的长度来计算弯管轴线的方位;基于坐标转换原理推导了测量机的数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弯管的轴线,减少了测量误差.测量机仅需一次与弯管外表面接触即可确定弯管某直管段的轴线.研究工作有助于国内弯管测量机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在振动丝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和制造出一种黏度仪,其工作原理是将截面为圆形的振动丝浸在待测液体中,然后让振动丝进行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横向振动,从而测定流体的黏度和密度,写出了相应的工作方程,并对振动丝黏度仪的设计和操作过程进行了描述.振动丝黏度仪主要包括振动丝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信号调节系统.确定了仪器的操作参数,测定了正己烷在298.15~403.15K、0.10MPa和5.1MPa两个压力条件下的黏度和密度.比较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可知,本仪器测量密度时测量误差小于±0.50/0,测量黏度时的测量精度为±0.50/0,测量误差在±2.00/0以内.目前该仪器已经用于高温高压液体黏度和密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单轴气浮台不平衡产生的阻力矩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手动调节的缺点是需采用多次测试反复调节。本研究提出一个有效的简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得到气浮台空气轴承的倾角大小和方向与其摆动特性的关系。由所得关系推出一种快捷有效的调节方法:控制空气轴承为微摆状态,测量气浮台调节前空气轴承的摆动周期和摆动静平衡位置;保证气浮台不发生变形。调节气浮台立柱的长度,控制空气轴承为微摆状态,测量气浮台调节后空气轴承的摆动周期和摆动静平衡位置的角度变化:求出空气轴承达到水平状态时各立柱所需调节的长度;根据计算结果调节各立柱的长度。实验验证了该调节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JJY分光仪的几种常见调节方式,分析了各个调节方式的异同,通过采用不同调节方法测量了标准三棱镜的顶角大小,并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渐近与一步到位二次自准法是最科学的调节方式。其他经验调节方法的测量结果虽然可以达到测量目的,但测量结果严重依赖于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