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值研究零重力条件下浅液池中大Pr数流体(Pr = 105.6)的热流体波. 液池的两側有不同的温度, 形成一定的温度差. 当温度差增加并超过临界温度差时, 在液池中会出现从冷端向热端传播的行波. 扰动温度, 扰动速度和扰动压强的相位关系表明这种行波为扰动温度所驱动, 为热流体波. 热流体波很弱, 在热流体波出现时, 在液池中几乎观测不到振荡的流场和温度分布. 对热流体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宝兴厂无矿化斑状花岗岩石英斑晶和煌斑岩石英脉、矿化阶段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辉钼矿石英脉、黄铁矿-辉钼矿石英脉、黄铜矿-黄铁矿石英脉以及黄铁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及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石英斑晶和石英脉原生包裹体中发育富气相包裹体和富液相包裹体2种类型.流体包裹体以中高温(a.v.250.7℃~450℃),中盐度(a.v.6.65%~10.78%NaCl.eqv)为特征,但是无矿化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较矿化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要高.矿化阶段的成矿流体捕获压力(3.90~13.4 MPa)及成矿深度(0.53~1.30 km)均显示该矿床形成于浅成的环境,与斑岩成矿系统一致.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组分以水蒸汽为主,伴有少量的CO_2,液相成分中主要富含Na~+和Cl~-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NaCl-H_2O体系.综上所述,宝兴厂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多阶段侵入体相关,暗示其成岩主要与金沙江—哀牢山一带岩浆作用有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流体成分的测试数据,代表着早期岩浆流体出溶与晚期对流循环的大气降水混合的热液事件.  相似文献   

3.
在阿尔丹-斯坦洛沃依地盾的西伯利亚地台西南部地区划分出四个金矿带:(1)Ket-Kep带(主要由矽卡岩型、石英脉和网脉型、碳酸岩中的伊利石-褐铁矿型以及伊利石-绢云母交代型矿床或矿点构成);(2)Ulkan带(伊利石-云母交代型和石英脉型);(3)Dzhugdzhur带(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4)Dzhugdyr带(石英-硫化物脉型).含矿矽卡岩成矿时代为中生代,而与石英和石英-硫化物脉型有关的矿化形成于晚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大多数中生代的金矿化都与岩浆作用有关.含金岩石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成矿过程主要发生在Dzhugdzhur带的矽卡岩(500~715℃)和Ket-Kep带的热液交代型岩石(510~530℃)中,这些岩石的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水溶液盐度高达40% NaCl当量,其子矿物主要为Na,K,Ca的氯化物,并以存在CO2为特征.Ket-Kep带内高温(高达465℃)和中温条件形成的石英脉和网脉中的流体包裹体盐度达32% NaCl当量,包裹体中有时含低密度的CO2.Dzhugdzhur带中的含金石英脉形成于225~230℃,为低盐度成矿溶液(1%~2% NaCl当量).Dzhugdyr带中含金石英-硫化物脉的成矿温度为260~390℃,成矿溶液为低盐度(1.5%~7.5% NaCl当量)KCl水溶液.Ulkan带石英脉的成矿流体中含K-Na氯化物物种,所测定的盐度值为2%~10% NaCl当量,成矿温度在220~280℃之间.  相似文献   

4.
茅坪钨矿是赣南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资源储量最大的矿床,主要由石英脉型矿体组成,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床.采用当前国际流行的"流体包裹体组合"(FIA)方法,对黑钨矿及共生石英中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黑钨矿中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普遍比共生石英高,指示了黑钨矿沉淀早于大部分共生石英,这一结论与岩相学结果一致.石英中包裹体记录了流体的早期不混溶和晚期混合,而黑钨矿中包裹体只记录了流体的简单冷却作用.流体的简单冷却是导致黑钨矿沉淀的主要机制.黑钨矿中除原生包裹体外,还发育少量次生包裹体,但黑钨矿中次生包裹体比共生石英中少.黑钨矿中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与石英中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相似,表明黑钨矿中次生包裹体形成于共生石英形成期间,记录了黑钨矿沉淀后的残余流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渔塘金矿位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的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属于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渔塘金矿成矿阶段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可分为三类:H_2O-CO_2包裹体(Ⅰ型)、富CO_2包裹体(Ⅱ型)和水溶液包裹体(Ⅲ型).成矿前石英-黄铁矿脉主要含有Ⅰ型包裹体,CO_2含量较为一致,均一温度为345℃~383℃,盐度为2.0wt.%~6.5wt.%NaCl eq..在金成矿期脉体中,有三种类型的包裹体,并且气相比和CO_2含量变化较大,Ⅱ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75℃~314℃,盐度为1.8wt.%~4.8wt.%NaCl eq.;Ⅲ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78℃~354℃,盐度为4.2wt.%~9.6wt.%NaCl eq.;Ⅰ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90℃~363℃,盐度为1.0wt.%~5.5wt.%NaCl eq..成矿后石英-黄铁矿脉只包含Ⅲ型包裹体,以较低的温度和盐度为特征.因此成矿前为高温、富CO_2的富矿流体;在成矿期发生了不混溶作用,形成不同盐度的两种流体,导致流体具有较为一致的温度和不同的盐度,金主要在此阶段富集;成矿后流体具低温和贫CO_2的特征.渔塘金矿的成矿流体具有典型的不混溶特征,是典型的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流耦合分析模式,对水力压裂之后扶余油页岩储层的传热导流渗透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流体主要沿油页岩层理方向形成地裂隙流出,但是随温度的增加,孔隙度增大也会有少许流体从油页岩的原生孔隙流出,渗流场压力在同一截面自裂隙垂直于油页岩层理向两端呈现下降趋势;流体对油页岩地层热量的传导主要是沿裂隙方向进行.加热时间增长,裂隙两侧油页岩裂解,孔隙度增加,氮气向油页岩储层的扩散速度也得到了提高,加热至40d之后,裂隙周围油页岩首先达到裂解温度,加热至60~100d,油页岩层的平均温度自500K提升至650K,整个油页岩能够被有效热解.  相似文献   

7.
引言流体的动量方程式是针对流道中连续流体的某一界区(这一界区称“控制体”),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导出的,其形式为:∑F=PQ(W_2-W_1) 式中: ∑F——是作用在控制体上的合外力; ρ——流体的密度; Q——流体的体积流量; W_2——流体流出控制面的速度; W_1——流体流入控制面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保靖地区位于湘西-鄂西成矿带上,区调填图发现区内存在石英脉,而湘西铅锌矿与石英脉关系密切。针对区内石英脉进行研究,对其进行稀土元素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石英脉稀土元素总量低,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右倾型,轻稀土内部分馏明显,重稀土内部分馏不明显,具铕、铈微弱负异常,与围岩稀土特征差异明显。石英δ~(18)O变化范围在14.2‰~19.1‰,石英中包裹体δD范围在-62.4‰~-73‰,δ~(18)O_(H_2O)为-0.7‰~-1.9‰,流体具地热水特征。据此推测在晚泥盆世拉张裂谷时期,盆地流体大规模运动,流体沿加里东期形成的构造裂隙运移富集形成石英脉。  相似文献   

9.
对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储层中方解石脉的12个碳、氧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区地质背景,探讨了该区方解石脉的成因问题.结果表明:大港滩海地区沙一段下部储层中方解石脉存在于2种不同的环境当中.泥晶灰岩或灰质砂岩中的方解石脉的同位素组成与渤海湾地区陆相沉积碳酸盐具有强烈的渊源关系,即方解石脉的物质组成来自沉积碳酸盐;细砂岩或钙质砂岩中的方解石脉的碳至少不是直接来自于陆相沉积的碳酸盐岩,该种方解石脉的形成与热流体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兰坪 -思茅盆地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矿床 .该矿床产出于火山岩中 ,其构造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均比较复杂 ,整个矿床由上部层状或透镜状的块状硫化物矿体和下部脉状及浸染状的矿体组成 .该矿床脉状矿体中石英流体包裹体Rb_Sr等时线年龄为 ( 1 1 8± 1 2 )Ma ,初始锶同位素组成为 ( 0 .70 80 0 7± 0 .0 0 0 0 3 7)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中低盐度 ( 2 .0~ 8.0wt %NaCl)和中低温度 ( 90~ 2 0 0℃ ) ;矿床中主要硫化物矿物的δ34S值在 - 0 .9‰~ 3 .5‰之间 ,集中在零值附近 .结合对以往的氢 -氧同位素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大平掌矿床与区域内的脉状铜矿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因此认为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为形成于燕山期的热液矿床 ,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海底喷流沉积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1.
红粘土在土类划分上属于特殊性土,由于其特殊的成因过程及成因环境,水土作用对桂林重塑红粘土的工程性质具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水土作用对桂林重塑红粘土界限含水量以及胀缩性的影响,探究其内在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浸泡7d后的土体的界限含水量均会改变,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在NaCl和CaCl2溶液中浸泡的土样液限和塑性指数增大、塑限减小,且随着酸性和碱性的增强会进一步加大这一趋势。而在NaCl和CaCl2溶液中浸泡的土样的自由膨胀率、线缩率、体缩率会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自由膨胀率在酸性相同条件下随着pH值的减小而增大,在碱性环境中自由膨胀率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大,线缩率和体缩率则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2.
依据分子理论,液体分子在外力减小到一定限度内,分子斥力变为分子引力,从而使过热液化气体汽化存在反应滞后的现象,是液化气体失压发生BLEVE现象的条件.利用实验测定过热水暴沸反应的时间.采用电磁阀控制压力容器泄放管泄压,模拟发生泄漏.对采集的压强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过热水发生BLEVE现象的滞止时间.实验测定过热水滞止时间约为0.500 s.  相似文献   

13.
垂直管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中界面波特性及液泛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气、水为工质,对内径50mm的垂直管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中的液泛现象和界面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为本实验条件下的液泛是由于气液界面产生大的振幅波而后失稳造成的.研究了液泛产生前、后界面波特征及其速度、频率和波长随气液两相流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在不同黏度的条件下的垂直管段塞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黏度下的截面压力、含液率、压差波动信号及压降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相黏度的增大使气塞长度减小,并缩短至7.5~9倍的管径,段塞周期缩短,管道截面压力和压差波动会随之加快,平均持液率也逐渐增大,Mukherjee-Brill模型无法准确预测高黏油气流动的持液率,VOF(volume of fluent model)模型的持液率计算精度较高.液相黏度的变化对段塞流压降有一定影响,实验和模拟计算中都出现了负摩阻压降现象,总压降随着黏度增大而增大;Beggs-Brill模型的压降计算精度随着黏度的增加而降低,Hagedorn-Brown模型和VOF模型对压降的预测效果较好,误差低于15%,可见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模拟涡激振动下的管道内部液固两相流流动,研究了涡激振动对深海采矿矿物颗粒水利提升的影响.通过对3种涡激振动工况下液固两相流流场计算分析,发现管道的涡激振动会改变颗粒轴向速度分布和颗粒浓度分布.在涡激振动作用下颗粒轴向速度分布发生"波动"现象,颗粒浓度分布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局部浓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垃圾填埋场衬垫系统受污染物侵蚀破坏现状及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回收处理利用工程评价问题,分析污泥灰改性黏土在酸碱化学溶液作用下胀缩与开裂特性,室内模拟酸碱化学溶液污染工况,将纯黏土与污泥灰掺量为1%~5%的改性黏土受pH=5、6、8、9的酸碱化学溶液污染,通过界限含水率试验测定改性黏土的液限与塑限,分析试样的稠度界限;通过膨胀与收缩试验测定改性黏土的膨胀率与收缩率,分析试样的胀缩特性;通过开裂试验测定改性黏土的开裂特性.结果表明:改性黏土液限约为43.5%,而随着污泥灰掺量增大,塑限升高,塑性指数降低,经酸碱化学溶液污染后污泥灰掺量5%的试样液、塑限达到最大,为45.9%、22.8%;污泥灰掺量为5%时膨胀率最低,为5.66%,掺量为3%时,线收缩率最低,为2.14%;受酸碱化学溶液污染后改性黏土膨胀率降低12.7%~36.5%,而线收缩率升高33.8%~75.7%;4次干湿循环后,纯黏土试样的开裂因子较第一次干湿循环末期大80.71%,而污泥灰掺量为3%试样开裂因子仅较第一次干湿循环末期大43.47%.故建议采用3%污泥灰掺量的改性黏土作为填埋场衬垫材料.  相似文献   

17.
袁文麒  郑小明 《河南科学》2009,27(12):1574-1578
对存气水平管道的水头损失进行研究.推导了存气水平管道分层流动的压降计算式,在有机玻璃水平管中进行了相关实验,提出了存气管道分层流动水头损失与满管流水头损失的比值关系.研究表明:存气水平管道压降计算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较好吻合;相同流速下,随着气体积聚量的增加,水头损失先略微下降后逐步升高;水平管道气体积聚量与水流流速相关,随着流速增大,积聚量减少;液相折算流速、管道直径对存气管道分层流动水头损失与满管流水头损失的比值影响不大,其比值趋于同一曲线.  相似文献   

18.
LossofCoolantExperimentsfortheTestNuclearHeatingReactorMaChangwen(马昌文);BoJinhai(博金海);JiaHaijun(贾海军)(InstituteofNuclearEnergyT...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介绍利用三要素和四要素模型分析粘弹性管路液流的动特性问题,推导出压力波传播速度的计算式,通过实验曲线求得实际传播速度的几种方法.并初步探讨应用电回路模型研究粘弹性管路液流动特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矿井地面固定式液态CO2防灭火工艺流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的实际情况,在分析CO2相态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液态CO2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产生干冰堵管,确定了液态CO2汽化输送的防灭火工艺流程,建立了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的热力学模型.利用Aspen HYSYS V7.3软件模拟了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液态CO2汽化管道输送过程模拟与分析,得出了液态CO2汽化时摩尔流量与加热量、有效输送管长、管道出口温度等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加热器功率与管道入口温度、压力和管道出口温度、压力及管道长度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加热功率,提高防灭火的效率,优化液态CO2防灭火系统的工艺技术参数,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研究成果对促进CO2防治煤层自燃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