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传统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提出了絮凝剂的新发展方向是开发微生物絮凝剂.阐述了发展微生物絮凝剂的重要性及种类、结构特性、原理等问题并指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慧 《科技资讯》2006,(30):22-23
文章阐述了在污水处理中传统化学絮凝剂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优越性,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絮凝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概况,针对当前国内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影响絮凝剂絮凝能力的因素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微生物絮凝的机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预示了今后微生物絮凝剂领域的研究将出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王莉 《科技资讯》2007,(35):152-152
微生物絮凝剂作为第三代絮凝剂,越来越受到各国水处理工作者的重视.从新型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入手,主要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及其在城市生活污水、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处理、重金属离子处理中的应用,认为普鲁兰在水处理及其它领域中有着较好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及工业分离过程,其性能优于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概述了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近期发现的性能优良的絮凝剂产生菌--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培养基的组成和培养条件,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微生物絮凝剂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并提出了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市场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絮凝法是目前国内外用来提高水质处理效率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处理方法,絮凝剂是絮凝沉降法的核心,而絮凝理论的研究为絮凝剂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保证;与传统的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二次污染、安全无害等优点;介绍了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水质净化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絮凝剂是近年来研究的新型水处理剂.本文从菌种选育、絮凝特性、结构、应用、合成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水处理工艺中,絮凝剂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水处理的效果和成本。就絮凝剂的研究过程来讲,国内外对絮凝剂研究和发展由无机类到有机类、从低分子到高分子、变单一使用为复合配用、寻找天然型代替合成型的趋势。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安全高效、绿色环保、价格低廉的天然絮凝剂。现综述一些微生物絮凝剂的相对优势和国内的发展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水处理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巍 《科技信息》2009,(25):I0034-I0035
本文从絮凝剂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现状对常用水处理絮凝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今后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所产MBF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筛选到的MBF产生菌构建出了比单一菌群所产MBF絮凝活性更高的复合菌群—复合2,研究了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碳源、氮源和接种量等因素对复合2所产MBF絮凝活性的影响。应用实验表明,复合2所产MBF对靛蓝印染废水有较好的去除CODC r和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污泥脱水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投加无机絮凝剂的方法由于其产泥量大、脱水率不高,目前已逐渐被高分子的有机絮凝剂所取代。分析了PAM-C的污泥脱水原理,阐述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污泥脱水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水处理絮凝剂的种类;叙述了无机絮凝剂在钢铁废水、印染废水、油田水、焦化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现状,并对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叙述了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合成的原料、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复合人工微生物组对制革废水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传统的厌氧/好氧(A/O)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基础上,投加微生物复合菌形成人工微生物组。利用复合人工微生物组强化废水处理,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各样品中的细菌16S rRNA V3-V4变异区序列,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以及物种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投加微生物组后,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效果得到提升,COD的去除率约为82.60%,氨氮的去除率约为99.47%。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人工投加微生物组使得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丰度以及多样性提高,污染物降解功能菌占比有所提升,陶厄氏菌属(Thauera)成为其最主要的优势菌属。复合人工微生物组的投加对强化制革废水处理系统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6.
污水生物处理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污水处理微生物学近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一些仍不能培养的细菌被鉴定为对污泥膨胀、提高生物学除磷、亚硝酸盐氧化和脱氮负责,而许多原来认为的优势群体却对污水处理不是最重要的.这些知识可以为微生物多样性、种群动态、生态稳定和特定微生物种群活性等提供新的视野,可以应用于污水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处理参数的控制,为改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策略等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废水BOD5与COD的比值法、微生物的呼吸耗氧过程法和废水底物去除效果法用于处理我国轻工业有机废水的可行性研究 ;阐述了生物处理法的三种主要方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光合细菌生物处理的作用机理 ;综述了近年来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法等在我国轻工业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志强  余莹  林波 《江西科学》2003,21(2):136-140
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高效、安全、无毒和无二次污染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简史、特性和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种产生高絮凝活性的菌株,经过培养条件优化,可提高絮凝效果.对乙醇法、丙酮法和CTAB法3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确定其最优化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7.5,培养时间66 h,培养温度30 ℃,160 r/min.最优条件下,以CTAB提取法得到絮凝剂的絮凝活性达71.8 %,且无需添加CaCl2助凝剂,产率为1.33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