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炉外摇包精炼法代替冷装电硅热法生产中碳锰铁,电耗从1883kw.h/t降至823kw.h/t,锰回收率由61.34%提高到80.02%。炉外精炼时,终渣碱度控制在1.1~1.25,低硅硅锰合金含硅量控制在11%~13%范围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TF642TF645硅锰合金生产中磷、碳含量的控制0050[刊]/舒莉(吉林铁合金厂)“铁合金──1995,(1).1~3本文依据硅锰合金的含磷量随含硅量的升高而有所下降,以及含硅量高时磷活度大的规律,采用炉外精炼高硅硅锰的方法,降低硅锰合金的含磷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酸型渣系高合金奥氏体焊条,通过渣系物理化学性能、渣系碱度和金属粒度的改变试验,探讨焊接冶金过程中锰的过渡和过渡系数的变化规律,试图获得满足技术要求,综合工艺性能良好的新型酸性渣奥氏体焊条的合理配方.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工业纯铝的电解槽添加TiO2,直接电解得到含钛量低于0.3%的电解低钛铝合金,用它替代工业纯铝熔配含钛的ZL108合金,记作ZL108 Ti.分别熔配ZL108和ZL108 Ti两种合金,用金属模具浇铸三点弯曲试样,并采用相同的热处理和机加工工艺制备对比试验的试样.在MTS810型材料试验机上测量两种合金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分别得到ZL108合金的KIC=(18.9±0.6)MPa·m1/2,ZL108 Ti的KIC=(20.0±0.5)MPa·m1/2.试验结果经t分布的显著性检验确认:电解加钛改进了ZL108合金的断裂韧性.金相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电解加钛细化晶粒,使ZL108合金增韧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一种方便快捷的测定硅锰合金中硅和磷的方法。方法用硝酸和氢氟酸溶解试样,采用耐氢氟酸雾化装置,用ICP-AES法同时测定硅锰合金中的硅和磷。结果 ICP-AES法同时测定硅锰合金中硅和磷的实验测量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采用统计学上的t检验,t值均小于tα,f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对照分析,测定结果差值均在国标允许范围之内。结论用ICP-AES法测定硅锰合金中的硅和磷与标准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其操作更简便、快捷,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内模拟熔融还原铁浴式熔渣,采用静态与旋转法研究了高铝质耐火材料及其配加石墨碳与ZrO2耐火材料的抗渣蚀能力变化,用x射线衍射及波谱分析方法分析了侵蚀的特点,主要因素及其与耐火材料在侵蚀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配加适量的石墨碳与ZrO2均可改善耐火材料的结构及抗渣蚀的能力,渣的氧化性是影响侵蚀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用高炉钛渣冶炼钛硅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用直流电热法从攀钢高炉钛渣中冶炼钛硅合金的工艺。研究了电硅热法冶炼钛硅合金时渣中TiO2的还原贫化规律和直流电对钛硅合金冶炼的作用,用直流电硅热法可生产含Ti20%左右的钛硅合金,钛回收率小于60%.开发了直流电硅铝热法生产钛硅合金工艺,采用直流电硅铝热法可生产含Ti>30%、Si<35%的钛硅合金,钛回收率大于80%,铁硅合金可部分取代钛铁用于炼钢,还原残渣可用于制水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硫酸盐溶液的研究来解决铁-锰合金沉积问题,研究了有机添加剂对阴极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溶液成分,反应后可得到细密白色的合金沉淀,实验还确定了适当的电流密度,在此条件下可得到优质白色镀层。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内模拟熔融还原铁浴式熔渣,采用静态与旋转法研究了高铝质耐人材料及其配加石墨碳与ZrO_2耐火材料的抗渣蚀能力变化,用x射线衍射及波谱分析方法分析了侵蚀的特点,主要因素及其与耐火材料在侵蚀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配加适量的石墨碳与ZrO_2均可改善耐火材料的结构及抗渣蚀的能力,渣的氧化性是影响侵蚀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钢板熔盐电镀Al-Mn和Al-Ni合金镀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铜加速醋雾盐雾试验和维氏硬度计等试验手段,着重研究了从酸性KClNaClAlCl3熔盐中电镀得到含锰2653%~3972%的光亮性AlMn合金镀层及含镍138%~368%的淡米色AlNi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等微观结构及镀层的耐蚀性、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当锰含量达到32%以上时,可获得单相非晶态合金镀层,单相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等性能均优于双相镀层;同时AlMn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比AlNi合金镀层好·但是AlNi合金镀层的硬度比AlMn合金镀层高  相似文献   

11.
在采用硅铝铁作还原剂冶炼钛硅合金的实验中,研究了冶炼温度、炉料初始碱度、还原剂用量等因素对钛硅合金中钛、硅含量、残渣中TiO2含量、钛回收率的影响,获得了升钛降硅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实验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室稳定试验和半工业性稳定试验。  相似文献   

12.
对采用攀西地区稀土精矿,在电弧炉内直接冶炼稀土硅铁合金工艺的优点做了概述。精矿中杂质元素含量对产品质量及市场开拓的影响,说明攀西矿的特点更适合应用于冶炼稀土硅铁合金。当采用二段还原工艺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精矿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熔融法生产CuMn35中间合金的原理和方法,并讨论了熔炼过程中脱氧和除氢等问题.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熔炼CuMn35中间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冶炼温度为1 200 ℃,冶炼时间20 min,熔剂占总炉料的最佳百分比为2.0%.采用快速熔化和急冷技术获得成分均匀的产品.采用木炭和Na3AlF 6作为覆盖剂和精炼剂处理可以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减少杂质含量,提高Cu、Mn的收得率(分别达到99.99%和99.31%).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工艺和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优质铁矿资源的消耗,钢铁企业可利用的铁矿原料品位逐渐降低。因此,高铝质铁矿资源越来越受到钢铁企业的关注,但高铝原料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会带来渣铁黏稠、炉温偏低、冶炼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中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分析Al2O3质量分数对高炉渣平衡物相、熔化温度、相析出温度的影响以及高铝渣液相区变化和黏度变化,旨在为高炉冶炼高铝原料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研究发现:炉渣为低铝(5%~10%)含量时,随着Al2O3含量增加,炉渣熔化温度升高,析出相为黄长石相和纯物质相,高炉渣黏度变化不大,炉渣中SiO2含量高,炉渣黏度过高,不适合高炉冶炼;炉渣为中铝(10%~15%)含量时,随着Al2O3含量增加,炉渣熔化温度升高,析出相为尖晶石相、黄长石相和纯物质相,高炉渣黏度增加幅度略有提高,Al2O3含量对高炉渣性质影响较小,增加炉渣二元碱度对炉渣黏度降低效果较明显;炉渣为高铝(15%~30%)含量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用等离子电弧炉回收 Ni-Al 合金细粉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等离子电弧炉回收 Ni-Al 合金细粉工艺上可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较高;且克服了用电渣石墨坩埚法回收时铝烧损多、合金回收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讨论了在实验条件下,装料量、冶炼时间、弧电流及氩气流量等工艺参数对合金回收率、电耗、氩气耗量等口标参数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冶炼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熔炼法熔炼钛锆合金铸锭.实验分析了真空自耗熔炼钛锆合金锭的影响因素,并对钛锆合金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钛锆合金与纯钛相比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良好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7.
炉渣中主要成份是氧化钙、二氧化硅、亚铁、氧化锰、三氧化二铝和少量氧化镁、五氧化二磷等。由于冲天炉所用耐火材料及铸造工艺的不同,所形成的炉渣成份各有差异。 本文设计实验了冲天炉炉渣高速分析法。经过两年多时间,近百次测试所得数据证实,本方法是成功的,获得了满意的分析结果并用于生产实际。此方法的特点是:分析程序简便,容易掌握、高速(15~20分钟)。  相似文献   

18.
双底吹连续炼铜工艺具有连续性、瞬时性的特点,其生产操作参数控制相对于其他炼铜工艺更为复杂,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炉况处于优化状态,需对双底吹连续炼铜工艺关键控制参数及其影响规律进行研究。本论文利用MetCal desk计算平台,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守恒的原理建立了双底吹连续炼铜工艺冶金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一调整富氧空气量、石英石配量、电解残极配加量等参数,分别考察其对双底吹连续炼铜工艺熔炼关键参数“铜锍品位、熔炼渣铁硅比及温度”和吹炼关键参数“粗铜品位、吹炼渣铁硅比及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铜锍品位与熔炼石英石量、富氧空气量呈正相关,与配煤量呈负相关;熔炼渣铁硅比与熔炼石英石量、配煤量呈负相关;熔炼渣温度与熔炼富氧空气量、配煤量呈正相关;粗铜品位与吹炼富氧空气量、电解残极量呈正相关;吹炼渣铁硅比与电解残极量呈正相关,与吹炼石英石量呈负相关;吹炼渣温度与吹炼富氧空气量、电解残极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炼钢用锰球团矿直接合金化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锰球团矿对钢的直接合金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初始钢中碳、渣中MnO含量和渣的碱度及炉温等与反应过程渣中MnO的还原速率的关系.MnO还原的表观反应级数为一级.实验得到锰的平均回收率为79.67%.  相似文献   

20.
使用火法冶炼的金属锰与铜组成锰基减振合金系,并为改善性能而填加了其他元素.以该类合金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特征为对象,研究热处理组织与减振性能的联系;同时测试其在不同振动频率下的减振性能,探索加入某些元素后对材料减振性的影响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为火法冶炼的锰合金开拓使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