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洞穴动物     
正"黑暗、潮湿、恒温,寂静的洞穴中并非死气沉沉,很多物种栖息其中,世代相传。它们究竟为什么来到阴暗的溶洞中?这其中又有多少秘密没有被人知晓?"洞穴是指人能进出的天然地下空间,而世界上绝大多数洞穴都是发育于碳酸盐岩中的喀斯特洞穴。这类洞穴系统具有独特的地下空间环境,从而产生了与地表完全不同的景致。特殊的洞穴坏境还塑造了别具一格的洞穴生态系统,黑暗、潮湿、令人感到可怕的洞穴也存在着生命的喧嚣、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形形色色的洞穴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和  相似文献   

2.
洞穴探险     
洞穴这一“地下世界”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特殊环境。在许多人看来,洞穴是危险可怕的,那里太黑、太潮、太宁静了。但是探洞者喜爱洞穴,他们不会在黑暗而又错综复杂的洞道中感到迷惑,也不为头上那成千上万吨的石头感到恐惧。洞  相似文献   

3.
洞穴动物     
在一般人的脑海里,地下洞穴,特别是那些已为现代地下河所遗弃的洞穴,往往是同黑暗、潮湿及令人感到可怕的寂静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在具有现代地下河的洞穴中,尽管地下河水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响,但仍给人以单调、孤寂、与世隔绝之感.洞穴内的一切,似乎都处于凝结之中:形态万千的石钟乳、石笋,好象一座座雕就的石像,构成了一幅幅亘古不变的画图. 可是,当你经过仔细的观察和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在这黑暗、寂寞的世界里,仍然存在着生命的喧嚣、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这里有形形色色的洞穴生物在生息,在繁衍,在竞争.正是它们,构成了独特的洞穴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2020,(3)
正喀斯特洞穴是可溶性岩石因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下空间,内部常年黑暗无光,是一个与地表完全不同的地下环境。由于洞穴与外界的隔离性极高,所以几乎每一个洞穴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黑暗,也为那些生活于洞穴深处的生物蒙上了一层未知且神秘的面纱,洞穴蜘蛛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2016,(2)
正洞穴鱼是喀斯特地貌溶洞中的特有鱼类,因为生活在黑暗的洞中,有的眼睛已经退化不见了,成为盲鱼;有的眼睛小小的,有消失的趋势。令人咋舌的是,由于缺少阳光这种一般生理节律的标尺,洞穴鱼千百万年来过着没有昼夜周期的生活。喀斯特洞穴是指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石膏和硬石膏等喀斯特岩石中的洞穴。喀斯特洞穴环境是个相对封闭或半封闭的特殊生态环境,洞内黑暗无光,空气流动性差,温度较稳定。我国西南地区是喀斯特最为集中的区域,而贵州  相似文献   

6.
溶洞是岩溶地貌的一种特殊自然景观,是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等可溶性岩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受水的溶解作用形成的洞穴。从它那曲折迷离的洞穴、晶莹闪烁的岩壁,汨汨潜流的清泉中,旅游爱好者可以享受到探幽的乐趣。而那些或似飞禽、或似走兽、或似人物、或似花草、或似壁画的钟乳石,又常常使人们禁不住啧啧称奇。一般来说,在我国秦岭以南的亚热带地区岩溶地貌比较发育,而在秦岭以北的暖温带地区则比较少见。但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城南13公里、秦岭终南山的峣山丛中的辋川溶洞群,却十分典型。笔者最近对此做了一些考察,从中领略到了那神奇而又美妙的溶洞景观。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无边无际的撒哈拉沙漠曾把古埃及和非洲其它部分隔绝。这也就是说,尼罗河中下游一度非常昌盛的古埃及的石器时代文明,同非洲其它部分的关系不大,而约在二千年前开始的西非和中西非的金属时代的文明,只不过是尼罗河和北非文明扩散的产物,是横贯沙漠的贸易和接触的结果。但是,最近几年来由于发现了一些有关古代撒哈拉的材料,使这种看法动摇了。撒哈拉的塔西里地区多岩壁,岩壁的底部有很多洞穴。这些洞穴是古代居民的天然藏身  相似文献   

8.
在罗马尼亚的一块玉米地底下,发现了一座已封存了550多万年的洞穴,里面生活着48种动物,其中从未见过的动物有33种之多。这座名为Movile的洞穴,是一座活的生物馆,存在于其中的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生活在永久黑暗中的自给自足的生物群体,它们不像地球上其他生命那样,直接或间接依靠太阳的光能来完成新陈代谢,也不以消耗地表腐烂动植物作为生存的条件。它们是陆地上首批发现的不依靠光合作用而生存的动物群体。这些长期生活在Movile洞穴中的动物群体,是从富含能量的岩石中获取能量,它们惟一需要从地面吸取的营养元素是氧…  相似文献   

9.
正古崖居坐落在北京市延庆山区一条幽静的峡谷中,原为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古崖居的来历至今仍是千古之谜,但它却以雄奇精巧的工艺,注释了古代建筑的神奇成就。且关于它用处的种种猜想,使它显得更加神秘。  相似文献   

10.
正没有莫东陪伴,莫西感觉很孤单。它住在一个石头洞穴里,等太阳升起时才钻出来。如果没有别的事,它晒一会儿太阳后就爬到树上。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莫西一岁多了,变得更强壮。再过几年,它能长到身长三米多,体重一百五六十千克。那时,它就算是这座岛上的霸主了。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新罕布什尔的一个农场,有一个名叫丹尼尔的小男孩。一年夏天,在离丹尼尔家不远的一个小山脚下,一只土拨鼠刨了一个洞穴。每到深夜,这只土拨鼠就会溜出洞穴,偷吃丹尼尔家菜园里的卷心菜和其他蔬菜。丹尼尔和他的哥哥伊齐基尔决定捉住这只偷菜贼。土拨鼠非常狡猾,小哥儿俩费了许多心思,才终于捉住了它。但是,对如何处理这只土拨鼠,两人有不同的看法。"它干了许多坏事,我要将它处死。"伊齐基尔说。  相似文献   

12.
<正>在极端的寂静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我们探洞队一行3人乘上皮划艇,借助照明头盔的光亮,顺着幽深的地下湖,小心翼翼地划人这个原始洞穴。洞里面阴森森的,幽幽的湖面泛着绿光,威严的洞顶怪模怪样,陡峭的岩壁坑坑洼洼,嶙峋的怪石张牙舞爪!也罢,在两个大叔级队友的陪伴下,我还能克服这些心理阴影。但是逼人的寒气、疹人的湿气,就无可避免地令人竖起汗毛了……  相似文献   

13.
科学搜搜     
光明使者 在捷克,有一盏总在寻找黑暗的灯,这盏灯叫Tvor。它总是可以找到黑暗的地方,照亮后,再继续寻找下一处黑暗。在Tvor的身体里,装有一个智能的电子平台,Tvor通过这个电子平台来感知周围的环境,从而寻找黑暗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喀斯特洞穴有光及黑暗环境中的洞穴叠层及其沉积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出喀斯特洞穴叠层石的沉积模式,进一步确定了喀斯特洞穴石灰华沉积物的生物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一个远古洞穴在英格兰重见天日。洞穴里发现了许多动物骨头,很不寻常。这些骨头怎么会在这儿?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时英格兰根本就没有这些动物生活。发现洞穴时间回到1821年,地点是英格兰北约克郡。此时的英伦大地上一派工业革命席卷一切的气势。采石场工人在一  相似文献   

16.
林师师 《科技信息》2010,(16):I0269-I0269
人类从远古发展到现代文明,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很大程度上都赖于眼睛的直观感觉—图形。人类要交流思想,沟通信息,这一切都离不开视觉形象和由视觉形象表述的视觉语言—图形。从远古人类祖先在他们居住的洞穴岩壁上刻画到现在我们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有影响力的图形。无不说明一个问题,图形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和其他学校的微生物学专业不一样,巴顿实验室的学生总是满脸脏兮兮,因为他们学习的场所是极端微生物茁壮成长的地方:黑暗狭窄的洞穴。  相似文献   

18.
非洲是一个令人神驰遐想的地万,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出没着具有绝招的毒虫猛兽,在几内亚湾的一个岛屿上,就有一种全身赤红似火的蛇,它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里,当地黑人叫它“库加沙”。“库加沙”从外形上看,和通常所见蛇的模样并无两样。奇怪的是,它一碰到星星之火,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往往成为当地引起火灾的“火神菩萨”。这种蛇为什么容易造成如下不  相似文献   

19.
悬棺悬谜     
江西龙虎山,沿着卢溪河顺流而下,两岸的千尺绝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由于这些洞穴都在距离水面20~100米的悬崖峭壁上,人们无法上去看个究竟。20世纪70年代,一些用于封闭洞口的木板因风化而掉落,洞里的秘密才露出端倪。原来,这是一种崖墓葬。随着更多的封门板跌落,越来越多的棺木重见天日。有的是群葬,仅一个洞穴里就放置了十几具棺木,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1991,(2)
在泰国克瓦依河边的岩洞里,动物学家发现了一种身体极小的蝙蝠.它的身长为3厘米,体重只有2克,与小蝴蝶差不多大小.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小的哺乳动物.这种小蝙蝠白天成群倒挂在岩壁顶上,只在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