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浙江的西北部,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依山傍水,坐拥太湖西南岸;它盛产名茶,茶圣陆羽在这里写就了传世之著《茶经》;它引人入胜,吴承恩在这里积累了大量的小说素材……这就是长兴县。  相似文献   

2.
三峡茶诗是中国茶诗的一部分,体现茶与文人的一种情结,在三峡茶、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三峡茶诗角度分析茶与文化名人的情结现象:一是三峡茶作为文化载体,其沃土之深厚,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二是文人善于捕捉茶中信息,以致触茶生情,以茶说事;三是茶诗多有寄托,故文人常知茶性通人性,以此抒发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情绪。  相似文献   

3.
宋朝对茶马互市实施严格控制,各项制度日臻完善。为确保茶马互市顺利开展,宋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茶马贸易和管理的法律规制,主要内容以榷茶博马专卖法制为核心,还包括职官管理、市场开禁、茶马价格、入蕃茶禁以及私贩马罪罚条格等具体律令条规,诸多规管对保障西北、西南沿边的茶马贸易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道光年间,江苏省发生了水、风、海潮等多种自然灾害.朝廷和地方采取了多种赈灾措施.研究江苏省的赈务,并将之与湖南省的赈务比较,可以了解封建时代官方的行政管理理念和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5.
茶树之根在中国,茶道之魂在华夏。茶与中华传统文化结缘,孕育出精深而古朴的茶道。茶道作为茶者的精神家园,彰显茶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以茶为媒,以茶载道,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国茶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更直接的体现是历代茶人对自然志趣的执着追求。因此,中国茶道是由茶入道,品茶修道,因茶悟道的完美过程。  相似文献   

6.
调查之经过本校边疆建设科目,原开有各种课程,以供学生选修,复订有西北边疆考察之计划,以作为专门研究西北边疆之准备。依据该项计划,系西北边疆民族分为三组,各组择一交较为便利之地点为研究之中心地,因之即以宁夏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食品研究部门为了使茶叶的保健作用与豆腐的营养作用有机结合,将茶汁与豆浆混合,试制成了茶豆腐,从而使豆腐的食用价值又提高了一步。这种茶豆腐的主要制作工艺为;先把绿茶进行蒸煮,使之形成茶汁,再将茶汁与豆  相似文献   

8.
石洁 《科技信息》2011,(29):164-164,122
都匀毛尖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其市场知名度和品牌规模远远不如其它几种名茶,究其原因与都匀毛尖茶的包装设计不佳有一定关系。本文对都匀毛尖茶的包装设计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其设计中的凸现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茶为药用已有数千年历史.唐本草拾遗上提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具有消食利尿、兴奋神经、祛痰止渴、明目益思、消炎解毒的作用.最近的研究报道,茶具有抗癌效果和抗辐射作用,研究还确认,茶能控制糖尿病.对于茶的某种营养和药理作用应归功于茶的何种化学成分,众说不一.本文以恩施茶为材料,分析测定了其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和无机元素含量,同时,还作了清除自由基的ESR试验.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0.
茶联是文人墨客之属,引车卖浆之流思想火花的迸现,是茶与社会人生的契合。本文从茶联的来源、结构、技巧等角度来分析茶联的艺术性,揭示出茶联作为最具中国文学特色的体裁,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对茶馆业与茶文化发展与普及的功能性,归纳了茶联的内蕴特质,从而使我们更好的感觉理解茶联的哲理与趣事。  相似文献   

11.
清祁商首创产业链经营模式之范本——《行商遗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晋商首创了产业链经营模式。最近发现的记载历史上清代祁商茶叶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手抄本《行商遗要》,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茶商的产业链经营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概述了清代皖西地区茶叶的品种、产地、入贡、销售、赋税情况及时人对皖西茶的称道,探讨了清代皖西茶业衰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出于军事防护和政治统治需要,会泽建制较早,且为历代治所,但在清代,会泽发展成为云南省除昆明之外的区域性次中心城镇,经济功能得以加强,这主要是因为以政府为主导的铜矿业的开发。清代会泽古城的商业经营活动围绕着铜矿业开发展开,除铜矿开采、冶制和运输外,还包括了服务于大量商民生产生活的商品产销,清代会泽古城的商业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和脆弱性,与铜矿业发展同兴衰,但这一时期会泽古城的商业发展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湟源县旧称丹噶尔,在清代是茶马互市及民族贸易的重要市场。它的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农牧交错带,为多民族聚居区。民国时期丹噶尔的商贸情况:清末民初有比较良好的基础、以及由于马仲英事变和二重税的实行所导致的两次重大商贸转折。  相似文献   

15.
徘徊于传统之间的晚清直隶农村精英阶层、代理人阶层、大众阶层及边缘阶层通过科举、留学、参军、经商、习一技之长等各种方式实现了社会流动。但从大的发展轨迹上看,晚清直隶农村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流动多以传统性、小幅度的为主,反映出了晚清直隶农村社会的过渡性本质。  相似文献   

16.
清代进入广西城镇的粤商创立并依托会馆,保护其产权利益,构建以亲情乡谊为基石的商业网络,有效地降低异地经营的成本,推动自身的本土化发展,促进了清代广西商业经济的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7.
黄河以其高含沙量、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曾多次变迁。综观其河道迁徙,北宋前多在现行黄河以北,向东北流入渤海;南宋至清末,改行今河道以南,向东南经淮河注入黄海;清末至今,复向东北入渤海,河道多呈西南—东北向、西北—东南向或西—东向,与区域内新构造运动断裂线方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咸丰(1851—1861年)至光绪(1875—1908年)初年,河南承担的军饷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承担的是清军"围剿"太平军、捻军的军饷,后一阶段则是左宗棠西征和西北、东北的军饷,其总量远远超过了河南经济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社旗县山陕会馆是反映清代商贾文化集中国古代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雄伟建筑群.本文通过对山陕会馆建筑群中保留的各种组建、雕刻、绘画等艺术精品中的崇儒、信佛、敬道印痕进行分析,探讨清代商贾思想领域儒、道、佛的三家思想之融合.  相似文献   

20.
河州土司何锁南是明代在西北最早敕封的土司之一,受封河州卫世袭指挥同知,一直到民国二十一年,方被废除。其家族历经明清两朝,雄居西北达561年,对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缺乏系统记载,学术界对其一直知之不详,故需就何锁南本人及其族属等问题做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