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观众对于体育节目的收看需求,一直以来为业界所忽视.电视节目对于女性观众的这种需求的满足,将很有可能带动其他体育节目的收视,进而开创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新局面,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影响中国女子足球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将结合心理学基础理论,从如何提高女性众的注意度、记忆度以及收视忠诚度等三个方面来探索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文清 《科技咨询导报》2012,(28):226-227,230
电视受众行为分析是研究电视媒介市场和电视观众群体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电视观众收视群体、收视内容、收视时间、收视地点、收视形势、收视方式六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观众的收视行为,并根据此分析总结出观众收视行为的总体特征和电视媒介与电视观众实现共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视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导致人们收看电视态度的改变,另一方面使得可供收看的电视频道及栏目、节目数量的增多.于是观众的收视方式从原来相对稳定的忠实完整收看演变为片断组合收看.而收视方式的改变必然反过来对节目的制作与编排产生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对于观众的新旧收视方式的分析,寻找收看与制作编排两个环节的互动规律.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以传统媒介为主要播出平台的电视体育节目面临着很大的冲击。传统电视体育节目如何面对新的形势,实现自身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下电视体育节目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新媒体的实际环境,并从电视节目本身以及新媒体渠道的互动,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为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国内大部份电视台60%的收视贡献来自电视剧.但是,近年来,传统电视强制性播放电视剧的模式已不能取悦于民,网络视频自助式的收看模式却大大满足了观众随心所欲、一气呵成的需求.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传统电视已到了不得不重新调整电视剧策略的时刻.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电视媒体面临着多重的挑战,除了要应对同类媒体其他电视节目的收视争夺,还要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抢占受众,客观环境和内在需求迫使电视媒体急需提升节目质量,吸引更多观众,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引进各种新技术来丰富节目内容,提高电视媒体的反应速度,是较为有效的方法。近年不断更新技术系统,积极引进新技术手段以更好辅助节目制作,丽水市广播电视总台将3G技术应用到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7.
肖瑜晞 《科技信息》2011,(20):155-15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观众对电视娱乐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填补了中国电视娱乐功能的空白。但也呈现出运作过于商业化、内容更新速度慢、节目相似度高等明显的不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要想长久地"博观众一笑",还得要求从业者从观众不断变化的心理和社会文化中心内容着手,制作出既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又能承担起娱乐节目应有功能的电视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8.
体育赛事的电视直播在电视体育节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电视直播对受众传播的主要形式是体育评论员与顾问的合作。由于观众对体育赛事的转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大量的体育赛事直播,评论员与顾问的合作与配合是提高赛事直播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以创造节目与观众的“零距离”为基本理念,贴近市民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自从2002年元旦开播之后,取得了明显的收视效益,成为南京市民心目中的一个名牌栏目。该节目的主创人员进而在2003年首次提出了民生新闻的概念。2003年8月28日,江苏电视  相似文献   

10.
电视频道激增,收视分流日趋严重,在节目内容的基础上,电视包装成了各频道吸引观众的关键.当前的电视包装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缺乏创意、忽视受众收视心理、缺乏大包装理念等问题.应该树立受众意识、市场意识和整体意识,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以新奇的创意、人性化的节目编排来加强电视包装,使频道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电视真人秀节目主要是通过对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拍摄,这种节目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真实性,凭借着这种真实性节目风格获得广大观众的青睐。观众对于这种真实性的节目会产生一种信赖感,同时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以此和真人秀节目建立一种稳定的默契关系,从而发展成为这个节目的忠实粉丝,而这个节目也因此获得了非常稳定的收视人群。本文将以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对节目的真实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刘震 《科技资讯》2010,(27):242-242
美国电视业从来都是向世界各国输出节目类型和样式的源头,现在仍然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情境喜剧、日间谈话节目、新闻杂志等重要电视节目类型都发源于美国。很多中国的电视工作者都在积极寻求如何将国外已有的经验和节目样式拿来为己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观众熟悉、喜爱的电视节目,都是典型的"拿来"节目,把美国优秀节目的样式和形态照搬了过来,但聪明的是,中国电视人结合了国内电视集团的现状,分析了中国电视观众的文化品位和收视习惯,没有一味地照搬照抄,而是巧妙地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使中国观众乐于接受并产生很好的共鸣,节目本身也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宁波的电视收视总体格局、晚间时段各电视频道的竞争态势,以及电视剧在宁波的收视情况作了由总及分的探讨和分析,将数据做成图表的形式形象、科学地解构了宁波电视的收视格局,对了解宁波电视收视情况和促进各台竞争提供了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有线电视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频道按照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观众的特定需求,在现有有线电视频道资源的条件下,以整频道为单位进行重新定位划分,通常以某一类或几类节目作为频道的主体内容,以特定观众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使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从而实现频道播出内容的专一化、收视对象的集中化、频道特色的明朗化。  相似文献   

15.
纪芸 《科技智囊》2008,(7):41-44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最有影响的国际运动之一,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不衰,电视传媒起到了十分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今天,电视传媒已成为奥运会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奥运会起着巨大的宣传作用,更成为国际奥委会与奥运会主要的资金来源和营销市场。同时,奥运会最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不仅使电视增加了收视观众,而且给电视传媒带来了无数的广告,大大增加了其品牌价值。可以说,电视传媒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结合是体育与传媒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收视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某个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占总目标人群的比重,以百分比表示。收视率的高低能够反映出节目的观众喜爱程度以及节目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本文采用2006年中国电视收视年鉴中的全国收视数据,以工作日及节假日收视率为研究对象,利用SAS统计软件做时间序列分析,并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节假日收视率数据能够较好的拟合ARIMA(1,2,(1,4))模型,工作日收视率数据则利用ARIMA(1,2,(1,4))模型和AR(1,4)模型拟合结果都较好,但是相对而言ARIMA(1,2,(1,4))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信息的获取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以其独特的优势加入信息传播队伍中来。然而,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明显的不足,主要有技术设备欠缺稳定性、混乱的乘车环境降低了车栽节目的实际到达率、乘客的收视愿望存在矛盾、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等。对此,应尽量扩大覆盖面;采用人性化管理措施,提高收视效果;改革节目编排理念,靠高质量的内容以及快捷的资讯来吸引受众;节目形式上实现多样化。只有在节目质量和收视环境上下工夫,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创下收视高峰,社会影响极大。该片的成功传播与社会背景、媒体环境及作品本身的内容有关,它通过有效地借势、逢时、选材而获得成功,对于提高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普及率,提升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吉林电视台《回家》栏目九年来,从收视的角度经历了高速成长期、发展成熟期和创新竞争期三个阶段。《回家》栏目以人物的真情实感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多元化的艺术手段打造吸引观众收视的兴趣点、兴奋点和悬念点,借此抓住、抓牢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观众建立和保持了良好的情缘,栏目的收视表现和观众有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静 《今日科技》2008,(1):40-41
在电视受众日益细分化的今天,针对收视群体需要办栏目毋庸质疑。可是,当我们打开电视机的时候,却发现可以接收的若干个卫星频道、地面频道中,包含娱乐、情感剧场、金融……几乎皆为都市化的节目类型,很多与乡村百姓的实际生活差之甚远,农村观众其实是在被动的收看。针对这一情况,一些电视媒介已经开始关注这一独特现状,并加强了这方面电视节目的开发力度。据统计,我国已有许多省台开办对农栏目或专业的乡村频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