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强势经济造就强势货币,中国经济3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使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和对外支付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出口和外汇储备均为世界前列。本文分析了中国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在此基础上指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夏春红 《甘肃科技》2016,(24):60-6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经济实力的飞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更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地位。中国在与周边国家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等国家的贸易中逐渐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人民币逐渐实现了周边化,正在努力推进亚洲化、国际化。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国际货币应具备的条件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劣势,对人民币走上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卓 《安徽科技》2021,(1):34-37
中国在主权货币国际化中具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人口五方面基础,具备货币国际化所需的资本信心,基本能够承载起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梳理金融科技从历史、近当代及世界范围三个维度对货币的深刻影响,货币演变历程表明金融科技对货币形态具有重大影响,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积极推进优势金融领域国际化、畅通人民币国际流通渠道、积极发行人民币数字货币、提升人民币数字经济影响力、积极建设数字货币交易市场、提升人民币国际金融服务能力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从人民币结算试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人民币正稳步向国际化目标迈进。作为一个与我国在社会文化、对外贸易、国际地位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点的国家,日本为推进日元国际化所做出的努力值得借鉴,同时日元国际化的深刻教训也值得我们好好总结。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4,(1):92-9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严重缺陷,这使得重新构建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人民币借此机会应加速其国际化进程,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国内学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我国不仅可以从人民币国际化中获得来自各方面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可以逐渐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同样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对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历史机遇与发展阶段的分析上,探求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和出路,从而使人民币通过货币战争,真正成为区域的投资与储蓄货币。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过中国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兑换、交易和流通,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在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选择方面,应从尽量做到:实现"一国四币"的整合、增加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量和影响力、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和减少国内经济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贺佳  迈夫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4):20-23,55
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使得人民币国际地位得以上升,人民币内在价值得以提升。人民币的使用开始广泛化,尤其是在东盟国家中,人民币的使用炙手可热,甚至成为一些国家的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人民币区域化问题正在试图改变未来的世界货币格局。在人民币国际化宏伟蓝图实现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就是将人民币区域化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在这里我们讨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9.
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国内经济的发展提出人民币由国内货币变为国际货币是很有必要的。人民币国际化虽然是形势的需要,但也要认识其危险性,诸如世界上的金融风暴,资本无序涌动,无不给所在国造成巨大的经济灾难。对此本文提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种渐近的过程,而不是突变的。在逐步走向可兑换货币的过程中本文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建立金融管制体系,建立通畅的信息网和在面对金融动荡之前能有快速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扩大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因此产生的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后所要面对的新的挑战,中国对利率的控制能力将成为能否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因素。对利率的控制能力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中国利率体制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障碍与推进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人民币在实现国际货币的进程中还存在很多障碍,比如,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还不健全等,这些都将决定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不会一蹴而就,针对这些障碍,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是近几年热议的一个话题。然而,人民币迄今还不是硬通货,人民币国际化这件好事还要多"磨"些日子。硬通货本指国际信用较好、币值稳定、汇价呈坚挺状态的货币,但长期以来却被当作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的代名词,而建立在显示出长期活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3.
货币是一国综合实力的深刻表现,货币国际地位的上升与一国国际地位的走强往往相伴发生。近年引发自美国的全球金融海啸以及去年卢布大跌等种种金融变局,无不引起对人民币货币政策、货币规划的思考。人民币要想提高国际地位,首先就需选择一种最适宜的国际化模式。模式分别包括非主权、超主权与主权货币国际化模式。结合目前我国阶段性经济特征及他种货币国际化经验,比较分析三种模式后,得出人民币应该推行主权货币国际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国际贸易摩擦的减缓,汇率风险的防范,意义非凡。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经济特征出发,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不贬值,在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中缓慢升值,正是人民币在这两次危机中的表现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在强势综合国力支撑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和使用,促进了人民币区域化,再加上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签订、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扩大等使得人民币从区域化向国际化过度,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但是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以更多的黄金储备为保证,只有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在面临真正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变革时,人民币才能处于稳定且居于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愈演愈烈,贸易战此起彼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的稳定发展将对全球的经济繁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亚洲区域经济。中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地位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不断提高人民币的竞争力,人民币需要走出去。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必将是一条“宽阔却绝非平坦的路”。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同在。国际化有助于国际市场开发,降低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但是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给国内市场带来一些潜在风险。中国政府与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带给我们的风险,井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去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7.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都致力于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程入手,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同时,基于对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阻碍进行阐述,提出了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路径。可以从正确认识"特里芬难题"入手,根据世界经济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实行金融体系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日益重要。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完全的货币自由兑换。我国应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直接投资,稳妥地推进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的人民币业务,加快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大国崛起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的含义、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路径等问题目前尚未有定论.首先以人民币在官方与私人领域货币功能实现的角度判断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程度为基础,对人民币国际化在缓解外汇储备贬值风险、金融资产再定价风险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虽然动荡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良好态势提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但人民币国际化是把双刃剑,这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路径是通过市场力量和政治安排二者结合的方式,鼓励人民币区域使用,随后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今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弱,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紧迫的重建需求。中国凭借经济实力的壮大及人民币币值的长期稳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