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教师应在其课程中进行教学创新,强调发展学生的团队工作与沟通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运动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运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培养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动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动防护课程使学生具备对危险情况的洞察和处理的技能,使学生亲身体验防护知识和防护实践,加深高校学生和授课老师的认识,并促使运动防护课程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辅助。  相似文献   

3.
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支撑,工程训练中心作为高等院校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加快工程教育机制创新,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保障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安全进行,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理念,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以"学生为本,预防为主,安全为先"为理念,以"重培训、严管理、筑防护、速应急"为主题,由安全教育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和安全应急体系组成的高等院校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从培训、管理、防护及应急处理等方面做到环环相扣,将"安全"贯穿整个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全过程,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安全的工程训练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长期关注高校化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习惯的养成,并在化学教学论课程及其相关课程(含教学实习)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细化.配合教学实践中的"明确角色-进入情境-紧扣细节、反复多练-正向迁移"教学策略,以"以人为本—建立信念—正向迁移"的评价理念为大学生化学教育专业习惯的养成提供支持.本文详细地讨论了评价理念及其实践过程.具体教学实践结果证明,该评价理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以"运动技能"的传统价值取向在专业发展领域、实践与理论发展以及运动训练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建立"教学知能"的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十年有余,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关于运动技能教学亦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本文对运动技能教学重要性和当前运动技能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运动技能教学的策略,即运动技能定位精准化、运动技能教学目标差异化、运动技能教学计划模块化、运动技能内容生活化、运动技能教学氛围民主化,以期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提高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陈蕴霞  叶鸣  孔庆涛 《科技资讯》2013,(28):161-16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同法、问卷调查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得出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呈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校园实践相结合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形式有了变化,一改式一改教师评价一言堂,更加人性化的加入了学生的评价,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600个简单随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大学生对现有体育教学的感受,并通过对2006、2007、2008级180个样本的体测数据追踪,分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状况的促进作用。其结论:塑造美的体型、获取一门全新的运动技能、对已有的运动技能进行完善和提高是大学生对体育课的三大主要期望。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较为满意,女生对体育教师的要求相对更高。对运动的技能提高的满意程度远远低于对教师的满意度,课程的设置有埋没教师才能的可能性。对身体素质的满意度随年级的增长而下降,在没有体育课后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课程中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1+5"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丰富体验教学的实践形式,加大投入,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让学生了解自我、调整职业态度、掌握就业技能,推进该课程的教育及服务,达到课程育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浅议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培养,须以确定“体育能力的”概念的内涵为前提,从提高体育教学能力为出发点。我们认为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应从理论指导实践,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的方法,加强独立锻炼的实践能力,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以达到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取贵州某高校204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运用不相等同参照组前后实验测试比较设计等方法,检验了三种不同户外安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户外安全知信行的干预效果。实验结果:(1)“户外安全实践体育课程模式”干预后,学生户外安全知信行各评价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且其效果优于实验对照组和专题组及技能组;(2)“户外安全专题宣讲教育模式”干预后,只有户外安全有关理论知识有显著改善;(3)“户外安全技能教学模式”干预后,户外安全理论知识和技能均有显著改善,但未能达到较为显著的效果。试验结论:高校大学生户外安全的三种教育模式中,户外安全实践体育课程教育模式效果最为显著,其余两种模式各有千秋或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试论人体感知觉在排球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实践原则出发,通过考察有关技能形成的两个心理学派的观点,证实感知觉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必要过程,并论述了感知觉在排球运动技能形成3个阶段中的作用。强调在排球技术教学中注重感知觉过程,充分发挥各感知觉的机能作用,以有效地加速运动技能形成。  相似文献   

13.
杨霞 《科技信息》2011,(2):304-304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必修课程,只要人类从事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身体练习,运动技能教学就必然存在于体育教学之中。新课程标准把运动技能学习作为学生必须达成的学习领域目标,强调要使学生参与并掌握运动技能。没有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也就失去了体育教学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已是成人,高校的体育教师群体素质较高,这为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运动心理学提供的诸多手段,解决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一步动员了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时,教师要加强学习,要注意运动心理学教育的计划性,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注意"个性化"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普通心理学素养,为运动心理学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黄海峰  赵燕 《科技信息》2012,(32):331-332
把运动教育模式引进健美操教学,根据运动教育模式的特点,设计健羡操课程。在有效引导学生对基本技术的牢固掌握、套路创编的灵活应用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感以提高其就业力。  相似文献   

16.
孙忠祥 《科技信息》2010,(6):270-271
结合高校体育现状及大学生业余生活特点,就运动休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运动休闲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与作用;高校如何创设和拓展运动休闲教育与实践课程;如何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等问题加以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太极拳课程教育都是采用体育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太极拳这个特殊的项目而言,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Siedentop的"运动教育模式"从它建立起,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且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们武术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运用Siedentop的"运动教育模式"理论,结合太极拳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建构了新的太极拳课程教育模式———"太极拳课程运动教育模式",旨在为太极拳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
《高电压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该文通过《高电压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以"工程项目"——电气试验和工程设计为基础的教学改革思路,将工程项目引入课堂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进行工程实践技能的训练,倡导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促进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课程改革,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运动处方教学法,探讨在普通高校速度轮滑课教学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促进大学生科学锻炼提供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专项运动技术的掌握有显著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科学性,较之传统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身体锻炼的主动性,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于文博 《科技资讯》2012,(10):202-202
运动训练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深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动训练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引起各所大学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我国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运动训练的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大学体育运动训练课程的全面改革就显得极为重要,以便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为我国大学体育运动训练建立起合理的课程体系提供依据,从而推动大学体育运动训练朝着多层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