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和重载、超载车辆的日益增多,公路路面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坑槽、剥落、开裂等现象不断涌现,原有路面结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寻找新型耐久的路面结构,来改进、完善现有路面结构的不足。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技术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丛立  吴春艳 《科技信息》2012,(26):415-415
随着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大,重载车辆、超载现象十分严重,坑槽是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本文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破坏机理以及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最终目的,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坑槽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迅猛发展的客观需要,各自均修建了诸多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的不同等级公路。但由于使用年限的增加和众多超载超限车辆的频繁作用,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许多公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车辙,不仅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也严重影响其使用安全。本文通过省道206滁芜公路乌江至石杨段车辙处理的方案介绍,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处理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许卉 《科技资讯》2014,(11):51-51
通过对原有的乡村公路的结构组合形式进行技术分析,依据理论并结合该地区多年的使用经验,推荐几种适合于该地域的乡村公路的路面结构形式,其中包含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不广泛使用的砌石路面。  相似文献   

5.
王守江  王义洲 《科技信息》2011,(27):319-319,352
本文结合多年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简要分析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注意事项及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多年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简要分析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注意事项及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马海林 《科技信息》2011,(8):I0347-I0348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高速及干线公路常用的柔性路面,近几年这种路面摹层采用的结构型式增多,尤其是半刚性基层的应用。随着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后,沥青路面早期损坏较为普遍,本文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相似文献   

8.
韩刚 《科技信息》2011,(5):I0343-I0343,I0365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高速及干线公路常用的柔性路面,近几年这种路面摹层采用的结构型式增多,尤其是半刚性基层的应用。随着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后,沥青路面早期损坏较为普遍,本文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相似文献   

9.
利用ABAQUS对某改建公路的路面结构方案A和方案B进行研究,建立具有完整路面宽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水泥路面接缝采用弹簧单元进行模拟,以便划分出不同大小尺寸的水泥混凝土板.然后载入标准轴载、超载20%、超载40%、超载60%时荷载,计算在均质稳定路基情况下水泥混凝土板的拉应力以及弯沉变化,分析A、B两个方案路面结构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亳州市公路局在1998年以前管养的二级公路,大多为9m宽的沥青贯入式路面,随着交通量的增大,原有路面已不能满足高速增长车辆的顺畅通行,为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改扩建为1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以及超载车辆的过载碾压,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毁坏,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其毁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关于超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连学  宁金成 《河南科学》2007,25(5):790-792
超载交通导致的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传统的路面破损有不同的特征,利用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方法难以设计出适合重载交通的路面结构,提出适合重载交通的沥青路面设计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限检测站称重检测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深入研究多车型自适应性超载控制技术。基于排队论理论对超限检测站内车辆排队模型进行分析并确定自适应性超载控制技术模型的启动条件;运用VISSIM软件对自适应性超载控制技术模型启动值进行标定并对超限检测站运行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标定启动值的模型可使超限检测站的超载控制率提高约10.2%,正常载重的货车延误降低约25.8%,超载货车的延误降低约34.3%。  相似文献   

13.
图像统计学习进行昼夜区分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实际路口昼夜路面状况的分析,提出在“视频电子警察系统”中进行昼夜区分以提高车辆检测精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常见的昼夜区分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一种利用路面灰度特征,对视频图像进行统计学习进行昼夜区分的算法,通过应用大量实测图像数据,得出了相应的统计数据曲线,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高效性以及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既有线形一致性评价方法未考虑连续长大下坡道路特性的问题,利用10个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95个特征断面运行速度观测数据,分析了大货车运行速度与坡长、平均纵坡和曲率的关系,建立了大货车运行速度与车辆驶离连续长大下坡起点的距离、车辆至连续长大下坡起点的平均纵坡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大货车运行速度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线形一致性评价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反映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大货车的运行速度特征,可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路线安全设计和线形一致性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传统隧道路面无法兼顾阻燃、抗滑降噪及耐久性等结构和功能性的需求,同时针对缺乏对高性能环氧沥青复合式隧道路表结构的研究现状.运用桥渡原理和有限元法,研究了环氧沥青复合式隧道路表结构不同荷载工况、层间接触状态、结构层厚度及应力吸收层类型对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经济性要求推荐了环氧沥青复合式隧道路表结构组合.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6.
准确分析重载车辆在高速公路超长爬坡路段的行驶状态,能够保证车辆的主动安全控制,当前车辆形式状态安全稳定性分析大多采用单一集中卡尔曼滤波方法,存在容错性差的弊端,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为此,从新的角度对高速公路超长爬坡路段重载车辆行驶状态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失稳角对行驶状态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依据弯道路段事故特征分析重载车辆出现侧翻与侧滑的现象,得出高速公路路面情况、坡度和转弯半径对重载车辆行驶状态安全稳定性有影响的结论。引入加速度干扰概念,以更加有效的分析重载车辆行驶安全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分析重载车辆行驶状态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不同公路等级的汽车能耗和排放水平,实测了机动车的逐秒速度,并基于机动车比功率理论模型,得到轻重型车在不同公路等级的比功率分布;运用油耗排放模型MOVES测算了不同公路等级汽车的排放和油耗。结果表明:三种车型的比功率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三种车型的油耗和排放随公路等级降低依次增加,其中大型货车在高速公路和三级公路的平均油耗分别为18.26 L/100 km、29.15 L/100 km,小轿车在高速公路和四级公路的平均油耗值分别为5.01 L/100 km、12.65 L/100 km;同一公路等级下,大型货车NO_x、PM_(2.5)和HC的平均排放因子最高,大型客车次之,小轿车最低,而小轿车CO的平均排放因子最高,大型货车最低。研究结果对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波 《太原科技》2010,(4):76-78
分析了城市道路施工期大气、噪声等环境影响,并结合城市道路的施工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道路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下穿既有道路的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中,爆破振动极易引起上部路面结构的损伤和破坏.以宝汉高速新建下穿316国道的关林子隧道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路面关键点峰值振速、路面应力以及路面位移,并结合现场爆破振动与振速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爆破振动对既有道路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0个关键点爆破峰值振速均发生在掏槽眼爆破时,既有道路的应力以及路面位移均较小,不足以引起既有道路的破坏;根据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结果,下穿段地表质点振速的合速度峰值不超过0.035 m/s时可保证既有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20.
 长大下坡路段是重型载货车多发事故区域。当前针对重型载货车发生事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车辆超速方面,忽略了车型、天气、驾驶人特性等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罗富高速公路某长大下坡路段在2012 年内的重型载货车事故数据,研究车型、天气、驾驶人特性等因素对重型载货车事故的影响。统计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重型货车在长大下坡路段发生事故数的分布规律;然后利用K 均值聚类算法,依据不同因素造成的事故严重程度(事故量、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将所有的因素分为3 类。研究结果显示,外地车辆、六轴车和在00:00-07:59 时段发生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最重,而有雾、有雨和低温对事故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