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中国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的断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了无损的EDXRF-能量色散X荧光测试方法, 结合最新的考古发 掘, 对包括元、明和清代的官窑青花瓷进行了系统的主次及微量元素的测试工作, 并选择适当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应分析方法, 研究了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由于原料、配方以及工艺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历史阶段其元素组成模式的变化规律, 初步建立了一个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元素组成模式变化的时间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古代青瓷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DXRF探针测定了48个来自3个不同产地的4个古代青瓷窑址的瓷片的化学组成.接着用SOM神经网络对胎的主、次量元素化学组成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SOM能正确地区分出瓷片的3个产地:龙泉、慈溪和杭州.由于两官窑的瓷片在主、次量元素化学组成上比较接近,使得它们的分类正确率仅为76.92%.于是,作者对两官窑瓷片胎的微量元素化学组成数据用同样的方法又进行了一次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分类正确率提高到了84.61%,说明两官窑的瓷片在微量元素上的差别比在主、次量元素上的差别要大,这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研究表明SOM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应用于古陶瓷的聚类分析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用大束流密度的钴金属离子注入硅能够直接合成性能良好的薄层硅化物. 束流密度为0.25~1.25 A/m2, 注入量为5 × 1017 cm-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子衍射(XRD)分析了注入层结构. 结果表明随束流密度的增加, 硅化钴相生长, 薄层硅化物的方块电阻RS明显下降. 当束流密度为0.75 A/m2时, RS明显地下降, 说明连续的硅化物已经形成. 当束流密度为1.25 A/m2时, 该值达到最小值3.1 W. XRD分析表明, 注入层中形成了3种硅化钴Co2Si, CoSi和CoSi2. 经过退火后, RS进一步地下降, RS最小可降至2.3 W, 说明硅化钴薄层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大束流密度注入和退火后, 硅化钴相进一步生长, Co2Si相消失. TEM对注入样品横截面观察表明, 连续硅化物层厚度为90~133 nm. 最优的钴注入量和束流密度分别为5 × 1017 cm-2和0.50 mA/cm2. 最佳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分别为900℃和10 s. 高温退火(1200℃)仍然具有很低的薄层电阻, 这充分说明硅化钴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用离子注入Co所形成的硅化钴制备了微波功率器件Ohm接触电极, 当工作频率为590~610 MHz, 输出功率为18~20 W时, 同常规工艺相比, 发射极接触电阻下降到0.13~0.2倍, 结果器件的噪声明显地下降, 器件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在高密集计算领域综合计算性能最高的一种处理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在"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下经过6年时间潜心研究,成功完成"魂芯一号"的研制并在实际产品上得到很好的应用,达到原先确定的目标.本文回顾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特点,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通用DSP器件"魂芯一号"设计的基本思路、研制过程和应用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类新的公平交换签名方案(fair exchange signature scheme,FESS),该方案可以使参与双方以一种公平的方式交换数字签名.因为FESS所给出的是一种构造公平交换签名方案基本模型,所以它可以基于大多数现在已有的签名方案来实现,本文以Schnorr签名为基础给出了FESS的一种实现方案.可以把FESS看作是EUROCRYPT2004上发表的同时生效签名(concurrent signature)的一种有趣的扩展变形.同时生效签名只是基于环签名来构造的,而FESS能够基于大部分普通数字签名来实现.在FESS中,参与双方分别签署两个能够被对方验证但是却未被激活的数字签名,直到承诺信息—keystone被公开以后,双方的数字签名才能够被激活,并且同时生效.一旦keystone被公开以后,任何人都可以验证两个签名的合法性.FESS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两个参与者能够通过一个安全承诺—keystone来同时交换各自的数字签名,而不涉及任何可信第三方(TTP),而且该方案的执行效率要高于同时生效签名.FESS的提出为构造公平电子支付协议以及公平电子合同签署协议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密码工具.  相似文献   

6.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主用户状态改变和低信噪比都会造成频谱检测的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weight-p)能量检测算法,用于抵抗主用户状态改变和低信噪比对认知用户检测性能的影响.为减少实现复杂性和节约需要的功耗,我们将weight-p能量检测器的最优权值建模成一个最小采样时间(MST)的优化问题,找出了最优权值和次优权值.仿真表明,在主用户状态改变和低信噪比的场景下,本文提出的weight-p能量检测算法可以提高认知用户的检测性能和降低虚警概率,并且在获得相同检测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压缩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7.
在无限时区跟踪型风险灵敏度(risk-sensitive)指标下, 研究了一类严格反馈随机非线性系统的满意输出反馈控制问题. 所用指标函数为实际中常见的二次型函数, 而非为回避控制器设计及闭环系统性能分析的本质困难而采用的四次型函数. 对任意给定的风险灵敏度参数和期望指标值, 利用积分反推(integrator backstepping)方法构造性地给出了一个输出反馈控制器, 使得闭环系统在概率意义下有界, 并且风险灵敏度指标不大于所给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的易实现的耦合格子Boltzmann(CLB)模型来模拟密度可以有很大变动的低Mach数反应流动. 不同于文献中已有的用于模拟低Mach数反应流动的格子-有限差分混合格式(HLB)和非耦合的格子Boltzmann(NCLB)模型, 模型仅借助格子Boltzmann方法, 并且动量方程、能量方程与组分方程通过密度与温度间的关系耦合. 使用该模型对丙烷预混对冲火焰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河道场次洪水排沙比及其不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冲积河流输沙率关系所确定的排沙比公式的结构,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场次洪水表观排沙比资料的还原,回归建立了黄河下游全河段(三黑小至利津)场次洪水的排沙比公式,得到了排沙比95%预测区间,量化了场次洪水排沙比的不确定性.统计分析表明:(1)黄河下游全河段(三黑小至利津)场次洪水的排沙比公式可用进口来沙系数Sin/Qin作为唯一参量,进口来流量Qin不必作为第二参量;(2)回归模型的充分性在Sin/Qin0.003(即排沙比SDR2)和Sin/Qin0.003(即SDR2)时有明显不同,SDR=2和Sin/Qin=0.003可能是区分黄河下游全河段(三黑小至利津)场次洪水尺度上不同输沙率关系的一个阈值条件.本文为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其它河段的排沙比关系提供了可用方法,并为黄河下游河道汛期输沙需水量的不确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土石坝坝体冲蚀特性直接关系到坝体是否溃决,何时溃决,是土石坝溃坝研究的核心难题.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坝体土料冲蚀特性进行研究.基于大量试验研究,分析了土料干密度、净切应力、冲刷系数、泥沙指数等与土体冲蚀特性的关系.提出泥沙指数宜依据土料冲蚀速率和净切应力确定,而不宜设为定值1(黏性土)或者1.5(非黏性土);冲刷系数与泥沙指数呈现明确的对数关系;起动切应力对土料冲蚀速率影响权重较大;利用泥沙指数变量,可以有效地区分坝体土料的抗冲蚀能力,并评估坝体抗溃决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对复杂空间结构进行损伤识别, 在损伤定位向量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测点区域的损伤识别方法, 并引入归一化损伤定位指标判定损伤区域. 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子结构模型的两种损伤状态进行了识别试验. 采用力锤激励, 实测了子结构模型损伤前后的加速度响应, 利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加速度响应进行模态参数识别, 采用基于测点区域的识别方法对子结构模型损伤区域进行判定. 结果表明, 所用方法能够有效定位损伤区域.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华鲟繁殖群体存在两个股群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利用捕捞数据估算中华鲟资源量的理论和方法,并估算出1972~1990年长江中华鲟资源量及其逐年变化.其中,1972~1980年长江中华鲟年均资源量为1727尾,年均补充量为1009尾;1981年的资源量为1166尾.1984年达到最大2309尾.1984年以后资源量逐年减少.在此基础上,对葛洲坝阻隔和捕捞对中华鲟资源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估算和比较,结果表明:1981年1月葛洲坝截流导致1980年股群被葛洲坝阻隔在上游的数量为660尾,下游数量为349尾,葛洲坝对中华鲟资源量的阻隔系数α为65%.1981年中华鲟过度捕捞量1002尾,资源利用率u达到86%.表面上看,1981年过度捕捞的影响大于葛洲坝的阻隔作用,但葛洲坝大大减少了中华鲟产卵场面积和洄游距离,加上三峡工程的运行,影响中华鲟性腺发育和产卵条件,需要加强研究,采取综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新型可持续耐久型梁柱节点在低周往复和冲击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研究郝洪, Tuan T. Ngo, Thong M. Pham, Huawei Li本文对一种新型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在地震和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该梁柱节点采用耐腐蚀纤维增强聚合物(FRP)螺栓和加强筋、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和地聚物混凝土(GPC)等新型建筑材料加工组成,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和耐用性的目的.为分析该梁柱节点的韧性、耐用性、可持续性和抗多灾害的能力,通过低周往复加载和摆锤冲击加载方式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在低周往复和冲击荷载下具有与传统现浇混凝土节点相当甚至更优的力学性能.另外该文还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开展数值分析,优化并确定装配式节点的混凝土端板(CEP)的合理厚度,分析和量化了节点的应力分布、能量吸收性能和应力状态等力学性能.此外,讨论了不同荷载工况下,不同参数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类传热、流动与化学反应相耦合的管式活塞流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考虑转化管外热源与管内反应物间传热服从线性唯象传热定律[q∝Δ(T~(1))],在氢气产率、进口压力、进口总摩尔流率、惰性气体(N_2)摩尔流率均给定及外界热源温度完全可控的条件下,以传热、流动、化学反应过程的总熵产生率最小为目标,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借助非线性规划数值方法求解了过程最小熵产生率及相应外界热源温度沿程最优分布规律,并与热源温度恒定、热源温度线性变化两种传热策略下的参考反应器以及牛顿传热定律[q∝Δ(T)]下熵产生最小最优反应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两类参考反应器相比,优化热源温度分布规律后可使反应器总熵产生率降低58%以上,主要是通过降低传热过程熵产生率实现的;采用较短的反应器可较好地实现预定生产目标;对于熵产生最小时的过程最优路径,存在恒定的热驱动力或恒定的化学驱动力中间段区域;传热规律对过程熵产生最小时热源与反应混合物温度最优构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烧结矿冷却的两种基本模式——环冷式和竖罐式,分别建立了环冷机、竖罐内对流换热过程的非稳态模型,并运用场协同理论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却效果下,竖罐式冷却过程传热的场协同数明显大于环冷式,因此可以大大加强热烧结矿高温显热的回收.同时研究了气料比、料层总高度、料层半径等因素对于竖罐式烧结矿冷却过程场协同数的影响,从节约能耗的角度,指出了在兼顾冷却传热性能、实际生产需求的条件下,应当选择相对较小的气料比,且冷却竖罐应由"瘦高型"向"矮胖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硅微加工静电或电容超声成像传感器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和数学描述. 根据这个模型, 可从传感器的几何结构尺寸和所用材料的物理参数预测其固有频率、本征模、共振和反共振频率、膜片机械阻抗这些基本性能参数. 同时揭示了这种传感器有两个基本工作模式, 分别对应由膜片和气隙构成的质量弹簧振子共振和膜片本身的一阶弯曲振动模式, 进而提出通过设计使这两个模式耦合展宽带宽的方法, 从而为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快衰落下单载波分块传输(SCBT)系统中频域线性均衡(FDLE)的方法.首先,提出了块内分段静态的信道近似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两正交子块的频域均衡方法,随后推导出两径情况下,两子块系统频域均衡适用的信道条件.仿真表明,在信道满足条件时,子块正交的分段频域均衡方法可以在保持单载波频域线性均衡(SC-FDLE)高效、低复杂度的同时,提高系统对抗多普勒效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瞄准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及其动力作用下重大工程的损伤演化破坏过程的国际研究前沿,重点解决两大关键科学问题,即:(1)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的特性与规律;(2)重大工程动力灾变的过程与机理.为此重点开展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1)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的建模与预测;(2)重大工程动力灾变的关键效应;(3)重大工程动力灾变的全过程分析;(4)重大工程动力灾变模拟系统的集成与验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纺织品印染技术在唐代得到极大发展,可用于染色的植物和染出的色彩数量均有所增加.本研究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UPLC-Q-TOF-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UPLC-DAD)的方法对唐代纺织品所用植物染料进行了分析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样品中红色和棕色丝线染料来源于茜草,蓝色丝线染料来源于蓝草类植物,紫色丝线由紫草染色而成.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基于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测量器件在不同偏压与工作温度下电致发光的磁场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在室温下,MEL曲线在零磁场附近几毫特斯拉范围内为W线型;而当温度降低到75 K左右,该W线型消失,MEL却呈现出一种新的精细结构,即M型的超小场效应,这种演化过程在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报道.分析表明:室温下MEL的W线型是极化子对(polaron pair,PP)的超精细相互作用和外磁场引起的塞曼作用对载流子自旋共同调控的结果;低温下MEL的M线型与三重态-三重态激子湮灭(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过程相关,可以用零场劈裂与塞曼作用对三重态激子对(triplet pair state,(TT)i)演化过程的共同调控来解释.该发现不仅丰富了有机半导体中的磁现象,而且加深了对有机发光器件中激发态间自旋相互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