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模糊状态的可修表决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arkov链对可修表决系统的各个状态进行分析,得出了系统各状态的概率,然后对可修表决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通过定义系统各养育地模糊成功隶属函数,利用基于模糊状态的可靠性理论对可修表决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并比较其结果与传统可靠性理论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模糊可靠度不仅反映故障类别对系统的影响程度,而且直接反映故障状态概率的变化,模糊可靠度全面刻划了系统的可靠性行为,最后给出了表决系统的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2.
假定部件的寿命和部件故障后的修理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的条件下,讨论了有C个修理工的k/n(G)表决可修系统,研究了系统故障部件的有关排队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果,如稳态队长分布、等待修理时间分布、稳态可用度.  相似文献   

3.
考虑了相邻2/3(G)及相邻2/3(F)这两个直列可修系统,并求出了它们的可靠度,首次故障前的平均时间等可靠性指标的解析表达式,同时也为串并联可修系统和并串联可修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可修系统提出不可恢复故障的概念,建立了考虑不可恢复故障可修系统的新的可靠性指标体系,包括状态类指标及系统指标两部分,并研究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新的可靠性指标体系建立了确定系统状态类及不可恢复故障率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考虑不可恢复故障的单部件可修系统,给出系统的状态转移图,建立了描述系统的马尔可夫模型,并进行状态分析,研究了新的指标体系下的各可靠性指标。作为示例,给出了二部件并联可修系统的数值分析结果,揭示了可靠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用马氏链数学模型研究了可修k-out-of-n:G系统,得到了计算系统的瞬时可用率的方法和计算系统稳态可用率的公式,最后以Internet为例说明了该方法和公式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马尔可夫串联可修系统,当某段维修时间(少于某一临界值)很短不引起系统失效时,可在系统所处故障状态时间内将这部分维修时间忽略不计。对于此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瞬时可用度和系统的稳态可用度。  相似文献   

7.
排队系统Geo/M/n的k阶忙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排队系统Geo/M/n的k(k≥0)阶忙期,获得了此系统k阶忙期的分布和前两阶矩的简单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G是有限集合S上的置换群,x∈G,a(x)表示x所固定的S中的文字个数,证明了定理1,G可迁的充要条件是∑a(x)=G。定理2 Gk重可迁的充要条件是Gk-1重可迁且∑a(x)(a(x)/k-1)=k/(k-1)G。  相似文献   

9.
给出n×n网孔环接式阵列处理机上的一种并行排序算法,它将n×n阵列上的数据折叠成n×n/k子阵列,排序后再展开到整个n×n阵列上,实现n×n项数据的行主序排序,其平均时间复杂度为(2+1/k)n+o(n).若采用n×n/k阵列模型,且各处理器初始、结束状态允许有k项数据时,该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只有(1+2/k)n+o(n).  相似文献   

10.
最小度δ(G)=3k/2-1(k为偶数)的k连通图G至少有|G|+5(k^2-10k)/4条可收缩边,且当|G|是k的整数倍时,这一界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1.
有共因失效的系统可靠性的GO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风险评价中应用GO法进行含有共因失效的系统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M arkov过程理论,导出了可修部件共因失效概率的近似计算公式,利用GO法即可直接计算系统状态概率,提出了有共因失效的可修系统状态概率定量分析的GO法算法,并应用于三取二系统和外电源备用系统的共因失效分析。结果表明:共因失效对系统可靠性有很大影响,而GO法算法是进行系统共因失效分析的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修理工具有多重延误休假的新型 k out of n(G)冷储备可修系统.假定部件寿命、修理工延误休假时间服从指数分布,部件修理时间、修理工休假时间服从一般分布.利用补充变量法和拉普拉斯变换工具,讨论了此系统的首次故障前平均时间、可用度及(0,t]时间内的平均故障次数等可靠性指标.结果表明,文中讨论的模型比以往的模...  相似文献   

13.
负载分担下可修的并联系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负载分担可修的并联系统模型,在系统中,n个并联部件是可修的,一个部件失效,将会导致剩余部件有更高的负载,从而引起更高的失效率,假定每个部件仅有2种状态;工作或失效,那么系统的状态过程是一个时齐的离散的马尔可夫链,它可以产生1列微分方程,借助于拉普拉斯逆变换可计算出该模型的主要可靠性指标-系统的可用度及可靠度,最后,以一个特例证明了本文的模型是并联系统的推广,同时也说明用本文的方法来计算负载分担可修的并联系统可靠性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时有效评估可修复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克服枚举法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和马尔科夫过程分析只针对一种系统结构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 动机的网络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该模型从节点的内在失效概率和网络结构角度,建立元胞自动机的邻域和状态转移函数,提出可修复网络系统演化模型;在离散演化周期内,利用元胞自动机的传播特性算法定期检测系统的瞬时可靠性,累积得到可修复网络系统的近似稳态可靠性?该模型结合解析法和模拟法优点,得到与时间相关的可修复系统稳态可靠性?该算法分别与状态枚举法?蒙特卡罗法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描述可修复网络系统的稳态可靠性,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大规模可修复系统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15.
负顾客的M/G/1排队模型研究工作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机制来进行.文中将负顾客和可修系统结合起来,研究了一类负顾客的M/G/1可修排队系统.服务规则是后到先服务,负顾客抵消正顾客且可接受服务,而且正顾客也可抵消负顾客.使用"补充变量法"和状态转移方程分析该模型,得到了一系列的排队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并给出了数值迭代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半离散算法应用到具有两种修复方法的可修复系统模型中,在[0,x_0]上对其修复率进行离散,得到了该系统的半离散化模型.进一步利用泛函分析中算子半群理论将半离散后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抽象Cauchy问题,即转化为矩阵常微分方程组;再根据Trotter逼近定理证明了矩阵常微分方程组的解收敛于原方程的解.最后在故障率和修复率均为常数的前提下,利用Matlab对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进行了数值试验并得到了该模型的数值解,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图形趋势.结果表明,对具有两种修复方法的可修复系统模型进行半离散化研究,既可以为利用计算机进一步进行数值计算打下理论基础,又有助于研究和分析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一般可修系统的运行特征,第一作者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一种强有力的向量马氏过程方法.此文用一个没有再生点的可修系统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法的步骤,并指出了研究一般可修系统逼近的重要性.文中还对经典可修系统的结果作了自纳,对新兴可修系统的概貌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