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9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建立综合、科学而全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种种因素,以便学生、高校、社会更好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便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延安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与分析,包括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始做就业规划的时间、就业意向、工作地区意向、期望的薪资水平以及影响学生就业成功的因素的调查。分析得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大多在大四的时候才开始关注就业信息做就业规划,就业意向单一,就业地区多选择大学所在地和家乡所在地,薪资期望较高,就业压力大。分析认为综合素质是影响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结合现实社会对就业的需求,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国内外几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认识,从高校的专业能力培养、个人素质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3方面提出了信息技术类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综合社会、企业在学生就业招聘过程中的用人选拔原则,构建了评价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企业决策者对信息技术类不同专业有主观偏好及对评价指标有客观需求的多属性决策目标规划模型。结合沈阳师范大学科信软件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预测问卷调查的数据,对不同专业的就业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将测评结果与真实就业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挖掘出其隐含的内在原因,为高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并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专业就业能力综合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才培育关乎个体协调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繁荣昌盛,长期备受重视。依据相关研究,将公民素养划分为国家意识、公德意识、主体意识、法律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等五个独立测量维度,通过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高校学生受教育程度与公民素养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生活满意度与公民素养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并影响高校学生政治参与度。基于社会化理论视角,从家庭素养教育重在早期、社会素养教化关注环境、自我素养培育实由内化、高校素养引领显于需求等方面提出提升高校学生公民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科应用物理学专业被认为是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正面临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改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已成为应用物理学专业主要目的.为此,本文持续跟踪某民族院校2011届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在前三年中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以年度综合素质测评为依据探讨学生基础、学风、班风等因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以期改善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心,文章以"应用型"高校为视角,针对就业相对困难的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构建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调查,再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专业能力因子、发展能力因子和基础能力因子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三大主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从应用型高校和大学生个人两个维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使用新修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源调查问卷,对河南省5个省辖市8所高校的毕业班学生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果:目前河南省在校大学毕业班学生总体上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源的5个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序依次是社会环境因素、家庭亲朋好友因素、专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和家庭亲朋好友因素均超过均值。独生子女的就业压力明显小于非独生子女;女生的压力明显高于男生;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在社会环境因素和家庭亲朋好友因素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当学生干部的经历对就业压力不产生明显影响,而社会实践经历能明显减轻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8.
张皓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5):110-112
日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当前经济结构发生巨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对于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日语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本领,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日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日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危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家庭关怀度指数(Family APGAR index)、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某学院2个校区的429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月生活费用、不同性格类型及是否打算从事本专业工作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关怀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性(p〈0.01),而对学校满意度、对本专业满意度、学习成绩、对本专业就业前景态度、与舍友关系、朋友的多寡呈负相关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关怀度指数、对学校满意度、学习成绩、对本专业就业前景态度、朋友多寡、对本专业的满意度和与舍友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作用。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关怀度指数、与舍友关系、朋友多寡及对本专业满意度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居民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与评价,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组发布的最新数据,选取16个观测变量,从认知能力、社会资本、家庭经济资本三个层面,构建个人主观社会地位指标评价体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家庭经济资本在模型中起到的中介作用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主观社会地位评价模型的各项适配度指标表现较好,模型的回归结果准确可靠;认知能力对主观社会地位评价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是通过家庭经济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认知能力对主观社会地位有正向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在社会资本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对主观社会地位评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家庭经济资本、认知能力、社会资本对主观社会地位的总效应分别为0.611、0.454、0.247。由此可见,与个人和社会因素相比,家庭背景对个人主观地位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对个体加强自我认知、提升社会地位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增强社会居民整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就业竞争力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通过对河南省普通本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归纳就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并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研究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结果显示,就业竞争力由28个因素组成,其中,学校层面的影响力最大,包括社会影响力、教学质量、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通过这一研究旨在完善学校功能,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兼顾保持工作能力的塑造,为高校体育专业适应就业压力,完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边疆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探讨其就业压力源特点。研究结果显示:云南边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源从高到低排列为:社会环境因素、专业因素、学校就业指导因素、毕业生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及亲朋关系。就业压力源部分因素在性别、专业、家庭月收入上有显著差异。就业压力源在生源、学历、民族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张杨 《科技咨询导报》2014,(34):120-121
根据中职学校办学目标及模具设计专业学生特点,从学校层面和班级层面建立了评价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管理体制;从文化基础知识、模具专业理论知识、模具专业实操知识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知识评价体系;从专业技能、社会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个性特长四个方面构建了考评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评价体系。通过三个评价体系的建设,对模具专业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学习及知识掌握情况、综合能力素质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模具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群体不断扩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聚焦当前出现的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在"慢就业"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学生层面、社会层面探析"慢就业"现象的成因。积极有效地应对"慢就业",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既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育人环境,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积极参与,形成正向的就业评价体系,更需要学生个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增强自身的择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网络素养对高校育人工作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素养教育对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及大学生快速了解和融入社会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参差不齐和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发现其在信息获取能力、网络应用目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道德法律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综合分析社会、高校、家庭及个人几个层面原因的基础上,从评价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文化环境、家校互动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明确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指标基础上,构建模拟评价模型,并对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作出评价,说明该模型可为高等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向社会和用人单位推荐人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自编大学生就业压力源问卷,对广西区大三学生进行调查,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运用因素分析探讨了民族地区大三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广西区大三学生总的就业压力感处于中等水平,就业压力源由社会环境因素、知识与能力素质因素、就业期望值因素、专业因素、家庭和社会关系因素、职业规划因素六部分组成。此外,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18.
2015年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互联网+"对我国的教育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教育改革,进而对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中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便是塑造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通过回顾研究历史文献的方式,梳理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剖析了在高校学生间推广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在总结高校学生目前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从社会、高校及教师三个方面增长学生信息素养知识的建议。社会层面上应大力鼓励创造优良的信息素养学习环境;高校应着重加强学校信息素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视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明确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指标基础上,构建模拟评价模型,并对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作出评价,说明该模型可为高等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向社会和用人单位推荐人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知识共享,是提升学生能力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校学生管理知识共享进行研究,主要以高校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突破口,分析高校学生管理的知识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推进高校知识共享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