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路隧道的建设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笔者在总结大量工程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隧道建设的基本理念:隧道必须建成遗产工程;隧道必须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隧道建设必须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合理合同、合理施工方案和设计原则;隧道必须进行信息化施工。提出了单双线隧道选择、隧道纵坡及辅助导洞设置、支护结构设计以及快速施工等隧道设计原则。隧道建设的理念和设计原则可指导今后铁路隧道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
苏文军 《科技资讯》2011,(19):138-138
胡峰隧道是福广线高速公路福建莆田仙游段隧道,是正在施工的隧道。排水方案的设计关系到隧道整体的工程质量以及使用的便利,在隧道设计及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就是对胡峰隧道排水方案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突出了胡峰隧道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对上海-瑞丽高速公路邵怀段洞口塘隧道进行了设计.对洞口塘隧道地质条件进行了简介,并对围岩压力的计算、喷锚支护的设计、二次衬砌的验算、新奥法监控量测、隧道施工方法设计、辅助施工措施设计及隧道的防排水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隧道中曲线半径、路面摩擦系数、横净距及净高等不同设计参数对隧道行车视距的影响,将车辆运行速度、路面摩擦系数、驾驶人反应时间、隧道横净距及设计净高作为随机变量,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隧道中平、竖曲线段的行车视距功能函数.通过改变隧道行车视距影响参数的设置,分析了隧道中行车视距的安全可靠性,并提出了隧道中行车视距的可靠性求解步骤.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行车视距失效概率随着曲线半径、路面摩擦系数、设计净高、隧道横净距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设计净高、侧墙也对隧道内的行车视距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于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没有具体的规范可以参照,目前只能参考经验配合比,配合比设计过程不能规范统一。本文以石鼓隧道为工程背景,对隧道湿喷C20砼配合比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得到了较优的配合比,为同类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可考虑任意围岩压力分布形式的隧道衬砌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型通用软件ANSYS为平台,采用静力等效原则,把压力转化为相应的节点荷载,解决了隧道围岩压力与节点位置相关又不与衬砌结构垂直的输入问题.利用ANSYS的参数化高级设计语言,编制了适合任意三心圆拱衬砌断面和不同围岩压力分布形式的隧道衬砌内力和偏心距的通用计算程序.这为隧道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以武广客运专线双线浅埋隧道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埋深较浅的隧道,如果拱顶围岩压力按均布进行计算,结果会产生较大误差.围岩压力仅按均布设计的隧道,拱腰易出现开裂;围岩压力仅按马鞍型设计的隧道,拱顶易出现开裂;最好采用多种围岩分布形式进行隧道设计与验算.  相似文献   

7.
王立 《工程与建设》2013,(6):806-808
方兴湖隧道为安徽省首座城市湖底隧道,属城市快速路隧道。该文主要介绍了方兴湖隧道总体设计的思路和部分技术指标,包括隧道纵断面设计、交通组织、排水设计及管线布置等。  相似文献   

8.
以合武线某高铁隧道为例,分析了隧道洞口冰挂现象的成因及其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并从设计、运营、维护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隧道洞口的防冰设计以及防冰、除冰措施,为今后隧道洞口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温建斌 《科技资讯》2010,(24):27-28
即将建设的郑西客运专线出现了大量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本文介绍了高速铁路超大断面黄土隧道的结构设计研究情况,提出了客运专线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支护参数,同时讨论了若干高速铁路黄土隧道设计的有关问题,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的设计理论及方法、钻爆法隧道施工技术、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和TBM(tunnel boring machine)施工技术等。指出了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今后研究的方向:大埋深特长隧道的修建技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动态设计以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施工技术是隧道顺利通过断层及破碎带的重要保证,以杜家山隧道信息化施工为例,采用现场高精度的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及时掌握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况,反馈到隧道开挖支护的设计及施工中去,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调整和修改设计支护参数提供技术支撑,保证了杜家山隧道的顺利贯通,为以后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综合论述了水下隧道在穿越江河湖海时所有的优势,介绍了水下交通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概况,讨论了水下隧道勘察设计、施工的几项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水下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贵州省小坝田隧道工程,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公路隧道初期支护设计。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原设计过于保守,导致建筑材料的严重浪费,大大增加了工程成本。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最终得出了合理的初期支护设计方案。在保证施工安全与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节省了建筑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本优化方案同样适合于该地区隧道群相同围岩条件下的隧道施工设计,可为同类型隧道的初期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公路隧道设计构造上的独特性,使其易发生火灾,隧道火灾一旦发生必然是伤亡极重,因此已引起隧道设计行业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几起重大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性地提出了隧道防火与救灾的安全对策,以指导我国公路隧道的建设和运营。  相似文献   

15.
在现场调研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设计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建立了隧道路面力学分析模型,并提出了隧道路面的结构设计指标体系以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隧道基坑支护与设计是施工的关键,本文结合南海神庙段隧道基坑实体工程的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该隧道基坑的支护设计与施工,可供同类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7.
蒙洁 《科技资讯》2013,(22):64-64
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促使我国的公路、铁路事业蓬勃发展,带动了隧道工程的向前发展。在对隧道进行施工时,隧道的防水设计成为一个重要内容。虽然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仍然会出现隧道漏水、渗水的现象。通过对隧道工程防水设计进行阐述,探讨相应的质量控制,使隧道防水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吴波  黄惟  吴兵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3):13529-13537
隧道工程向深部推进,遇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力学响应具有显著差异的岩土层组合形成的复合地层。工程实践发现,缺乏复合地层隧道的科学设计和施工方法。因此,针对复合地层隧道开展系统研究以提出科学的设计方法是确保此类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的必要前提。对复合地层隧道渐进破坏机理、复合地层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复合地层隧道稳定性评价和复合地层参数空间变异性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复合地层隧道设计方法的研究基础是隧道的渐进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9.
牛湖山大断面公路隧道稳定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湖山隧道位于惠深高速公路,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隧道,设计拟定开挖方式为双侧壁导坑.为了验证设计的开挖方式是否合理可行,选取隧道右线洞口段一典型横断面,运用FLAC2D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且支护后最终的围岩位移、应力以及初期支护内力,确定了双侧壁导坑是适合该类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施工方法,为以后类似的大跨度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古明 《科技信息》2009,(21):299-300
本文介绍了隧道照明设计时保证行车安全所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并应用于工程实例中,提出了该隧道入口段照明和烟雾设计浓度的控制指标,对其他公路隧道照明的安全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