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枫 《海峡科学》2012,(8):164-166
该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ESP医学英语教学实践,探讨了不同的教学模态(多模态和单模态)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标准化学业成就测试评价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多模态教学模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ESP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多元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模态新教学法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进,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日趋重要。从多模态视角出发,对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录像进行标注和分析。一方面描述成功英语课堂实例中的多种模态,体现对外语教学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探究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作用,从而试图构建英语课堂中多模态的设计、选择和操作原则。多种模态在课堂教学中配合体现和构建意义,发挥良好教学作用,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一节大学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录像为语料,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了该课堂教师非语言模态的运用,然后对本节课的模态互动教学做出反思,为更好的做好互动教学,应进一步挖掘师生互动的潜力,选择适配的模态进行组合,切合时宜地设计动作和手势,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出发,探讨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对ESP航空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教学模态,即多模态和单模态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采用标准化学业成就测试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学习效果与多模态教学模式呈正相关,合理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ESP航空英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多模态预训练学习在视觉-语言任务上蓬勃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多个模态特征的表征学习预训练有利于视觉-语言下游任务的效果提升。多模态表征预训练旨在采用自监督的学习范式,包括对比学习,掩码自监督等,在大规模的图文相关性数据上进行训练,通过学习模态自身与模态间的知识先验,使模型获得通用的、泛化性较强的视觉表征能力。后BERT时代,本文介绍了视觉多模态领域基于Transformer的相关工作;对主流多模态学习方法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总结了多模态预训练的各种监督信号及其作用;概括了现阶段主流的大规模图像-文本数据集;最后简要介绍了几种相关的跨模态预训练下游任务。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的教学模式受到日益关注和广泛应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应用价值.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是现代教学的显著特点,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对外汉语教师及业内专家、学者的重视.探索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汉语视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留学生的培养、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示范性、应用性价值.对留学生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与学生课外汉语习得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的教学理念,能够实现教师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的充分优化和提升.文章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针对汉语视听说课型特点,探索对外汉语视听说教学中的模态优化组合以及教学模式的设计框架,旨在分析研究具有合理性、趣味性、实用性的汉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以此凸显"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和语言输出能力培养的各种可能性,以实现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笔译课培养初级应用型翻译人才,其教学模式必然要与传统笔译教学有所区别。在高职高专笔译课中引入多模态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教学效果更优。结合教学实践,在明确教学模态选择原则的基础上,从笔译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翻译实践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尝试为高职高专笔译教学提出具时代感、实操性强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能力是英语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全国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特别强调要加强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全球信息多元化时代,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多模态资源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成为高师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充分考虑不同模态之间的协同关系,运用多模态设计课堂教学,强化英语师范生的课堂话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评价能力,从而为其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模态指导的多模态层级自适应融合方法,以文本模态信息为指导实现多模态信息的层级自适应筛选及融合。首先,基于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实现两两模态之间的重要性信息表征;然后通过多模态自适应门控机制实现基于多模态重要信息的层级自适应融合;最后综合多模态特征和模态重要性信息实现多模态情感分析。在公共数据集MOSI和MOSEI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基线模型,本文所提方法在准确率与F1值方面分别提升了0.76%和0.7%。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多模态的网络英语教学平台、多模态的PPT教学、多模态的教师体态语、英语教材编写的多模态化。这对于探索如何提升空乘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多模态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范例,也有利于多模态理论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1.
马菡  尹立 《科技信息》2013,(14):50-50,52
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和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国窖1573"的多模态广告语篇,探讨不同模态参与意义构建的方式、途径,解读"国窖1573"多模态广告语篇的深层话语,体现它的劝说效果。  相似文献   

12.
挖掘不同模态内信息和模态间信息有助于提升多模态情感分析的性能,本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首先,利用VGG-16网络将多模态数据映射到全局特征空间;同时,利用Swin Transformer网络将多模态数据映射到局部特征空间;其次,构造模态内自注意力和模态间交叉注意力特征;然后,设计一种跨模态交叉注意力融合模块实现不同模态内和模态间特征的深度融合,提升多模态特征表达的可靠性;最后,通过Softmax获得最终预测结果。在2个开源数据集CMU-MOSI和CMU-MSOEI上进行测试,本文模型在七分类任务上获得45.9%和54.1%的准确率,相比当前MCGMF模型,提升了0.66%和2.46%,综合性能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词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讲授,学生听讲,参与度很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交际法词汇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将词汇应用于语境,通过提高学生对词汇的使用频率,实现学生对所学英语词汇的掌握。实践表明,通过课堂交际活动与教材及其它多种媒介的结合,可以在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对模态交互问题的忽视导致其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时序列耦合与交互式多头注意力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MC-CA)。利用仿射变换耦合模态的情感信息和时序信息,使用交互式多头注意力机制获取模态间的交互信息,利用多通道情感预测方法综合全局与局部信息实现多模态协同训练。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建立多模态数据之间的交互,在多模态情感分析任务中取得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词汇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讲授,学生听讲,参与度很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交际法词汇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将词汇应用于语境,通过提高学生对词汇的使用频率,实现学生对所学英语词汇的掌握.实践表明,通过课堂交际活动与教材及其它多种媒介的结合,可以在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英美文学教学一般包含文化史和文学作家作品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包含量大而广的课程,传统的教学主要以老师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关联理论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指出交际是按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运用关联理论进行英美文学多模态教学,注重运用多媒体,能使各模态均具有最佳关联性。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的多模态认知,改变英美文学教学中传统的老师“一言堂”现象,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还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语音信号和面部表情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主要途径,也被认为是情感表达的两个主要模态,即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目前情感识别的研究方法大多依赖单模态信息,但是单模态情感识别存在信息不全面、容易受噪声干扰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信息的两模态情感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预先训练好的面部表情模型,分别...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所有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训练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为了能实现交际能力的培养,词汇教学要有重点,要抓难点,要区分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要以运用为训练中心,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图像分析理论是Kress&Leeuwen于1996年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利用图像理论来分析视频广告的多模态话语不同模态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不同模态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互相协作,在一个多模态语篇中共同实现所要表达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具有多模态特性的工业过程的数据分布呈现出与单模态过程不同的特性。在构造监控指标时,不仅要能够概括每个模态内部的数据统计特征,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模态之间的信息。传统的T~2和SPE统计量在多模态过程中可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模态统计信息的全局监控统计量,在贝叶斯推论的框架下,通过对每个模态的局部马氏距离赋予相应权重来实现对多模态数据的描述。通过多模态的连续反应搅拌釜(CSTH)仿真实验,验证了全局监控指标的有效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