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杨晓刚 《科技信息》2012,(25):469-469,477
随着高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线路周期性与随机性变化叠加引起线路晃车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道岔更为明显,控制线路晃车发生已成为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庄薇 《海峡科学》2007,(11):92-92,100
目前,为了更科学地指导线路维修、掌握线路状态,我国铁路部门在很多机车上安装了车载式晃车仪,我段管内许多机车也安装了车载式晃车仪,通过检测机车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大小来评价线路质量状态,车体振动加速度分为两种垂直振动加速度和水平振动加速度,该文通过分析影响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因素,提出对线路病害的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列车的平稳、安全运行是铁路运输的基本要求,列车的舒适、高速、重载是铁路发展对铁路技术装备提出的更高要求,为铁路运输提供优良的技术装备是铁路工务部门的基本职责。线路晃车轻则影响乘客的舒适度,重则危及线路行车安全,从而直接降低了铁路运输的质量,也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效益。本文针对线路晃车病害整治中一些做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为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提供了预防及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110kV永坪变的35kV侧外供线路多次遭受雷击,导致线路发生接地或短路故障,造成永坪炼油厂多次停电或晃电事故。针对停晃电事故,首先对2003—2012年以来全厂发生的停晃电事故进行统计,10年内共发生停电晃电:29次(其中受电网停电影响4次,占总次数的13.8%。受雷击影响停晃电25次,占总次数的86.2%)。通过故障录波及分析得出:造成停晃电的主要原因是外供线路遭受雷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3种解决方案,通过方案分析比较,采用将永坪变的外供线路负荷甩开,增加1台主变带外供负荷,将现有2台主变作为我厂专用变方案。方案实施后,供电系统运行效果良好。经统计,从2013年12月20日—2014年12月31日,采坪区周边遭受12次雷击,炼油厂停电晃电事故降为0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列车的速度也不断提高,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铁路道岔晃车是常见的问题,对道岔晃车的整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道岔晃车主要原因分析和道岔晃车整治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列车的速度也不断提高,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铁路道岔晃车是常见的问题,对道岔晃车的整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道岔晃车主要原因分析和道岔晃车整治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琪 《甘肃科技》2011,27(2):59-60,63
论述了大型清筛机晃车的各种故障现象以及发生的原因分析,根据不同的晃车现象提出不同的应对措施,为处理大型清筛机晃车故障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处理方式及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8.
刘永宁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3):79-80,75
针对兰新线提速后,动态晃车信息频发的特点,通过现场调查,采用综合检测手段,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和方法,调整维修作业管理模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了动态二级偏差,消灭三级及以上偏差,线路设备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提速线路的养护维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北黑铁路列车晃车的原因,提出处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先进信号检测技术和主动惯容元件,提出一种针对高速列车低频晃车的在线检测及控制方法。利用经验模式分解(EMD)和Hilbert变换对实测晃车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定义谱能比为检测指标;在建立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取主动惯容式车体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非晃车段和晃车段的加速度谱能比相差55%,该方法对晃车信号有强分辨力;与传统悬挂相比,主动惯容式车体控制策略能显著降低晃车特定频段的频响幅值,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降低了53%。  相似文献   

11.
机车车辆轮轨接触问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机车、车辆车轮与标准轨道的实际几何关系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求解轮轨弹塑性接触问题.通过弹塑性接触计算,得到了大量的轮轨接触力、接触状态和轮轨应力的数据,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比较了机车轮轨接触和车辆轮轨接触的区别,对轮缘贴靠钢轨形成两点接触时的接触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轮对踏面与钢轨的配合对机车的脱轨性能影响很大.应用SIMPACK软件分别建立了LMA和LM型踏面的机车模型及钢轨模型,通过不同速度下小半径曲线上的仿真,分析了2种踏面对机车脱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踏面轮对与钢轨的配合可以提高机车的脱轨性能,LMA型踏面的脱轨性能优于LM型踏面.  相似文献   

13.
机车同轴左右车轮存在直径不一致的情况,改变了轮轨的接触状态。针对机车同轴轮径差的问题,建立了机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和轮轨接触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和动载荷作用下弹塑性接触计算,分析同轴轮径差对机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同轴轮径差的存在,轮轨间的动载荷发生变化,当内侧车轮直径小于外侧车轮直径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车曲线通过,反之则会降低曲线通过性能;与无轮径差相比,同轴轮径差存在时,车轮与钢轨接触位置发生改变,等效应力增大,导致磨耗增加,降低车轮和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道床板结对轨道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测的加速度波形及其能量谱密度图,采用二自由度钢轨振动理论,定性地分析道床板结对钢轨振动的影响:道床结构使钢轨垂直加速度振动总能量增加,对轨枕竖向振动的影响较钢轨的大;道床板结对道床垂直振动的影响不大,但使振动能量集中部分频率降低;道床板结使钢轨和轨枕的位移有所降低,因此减弱了整个轨道系统的弹性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过岔方式及过岔速度对机车通过固定辙叉时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固定辙叉伤损原因,基于铁路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采用75 kg/m钢轨12号道岔固定辙叉和JM3标准车轮型面,应用SIMPACK软件建立机车-固定辙叉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机车在不同速度、从不同方向通过固定辙叉时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机车通过固定辙叉时,...  相似文献   

16.
钢轨电位分布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机车牵引电流不断增大,钢轨电位过高成为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直供方式下钢轨电位的分布参数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得出了钢轨上电位和电流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主要参数对钢轨电位分布的影响;考虑机车本身的影响,引入了机车系数来修正钢轨电位峰值.最后给出了在通常情况下钢轨电位计算值和实际值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等效负载的确定是机车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根据Kalker理论,确定出计算负载力矩的方法,并选取直线运行时的几种典型工况编程计算。结果表明,负载力矩除了与机车结构参数、轮轨几何参数、材料特性等有关外,还与外界激励作用下机车的动力学响应有关。提出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对其它工况下负载的计算以及机车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高速铁路无缝线路轨温控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通过对无缝线路钢轨内部温度应力与自然环境温度的关系的研究,分析了东北地区无缝线路的特点以及钢轨温度应力在4个季度中的变化规律,阐述了养护维修中如何利用这个规律有效控制钢轨温度应力的变化,并提出了防止冬断、夏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试验,论述了曲线轨距,外轨超高,轨底坡及曲线圆顺度等轨道参数对曲线钢轨磨损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曲线轨距、增大曲线钢轨轨底坡等技术措施,以减缓曲线钢轨的严重磨损.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无砟轨道钢轨pinned-pinned共振影响因素,基于周期性支撑梁结构振动计算理论,建立板式无砟轨道振动实体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无砟轨道结构参数对钢轨pinned-pinned共振特性的影响,并计算了各参数的敏感度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扣件间距的改变会引起钢轨pinned-pinned共振特性的明显改变,属于敏感参数.钢轨类型对钢轨pinned-pinned共振频率的敏感度系数相对较小,但仍在较敏感范围内.扣件刚度、阻尼及轨道板弹性模量对钢轨pinned-pinned共振频率几乎没有影响,属于不敏感参数.在钢轨表面附加约束阻尼结构会降低钢轨共振振幅,但几乎不改变钢轨的共振频率.受扣件间距的影响,无砟轨道钢轨pinned-pinned共振频率低于有砟轨道钢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