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尤其是无边无际的价格竞争,使“中国制造”是否具备优势的话题再次被放大。 今年6月,日本最大的财经媒体“日经BP社”发表了长篇连载报道:《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此后,业内关于“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众说纷坛。近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又提出,“中国创造”才是取胜之道。  相似文献   

2.
日本有一种被视为国技的体育运动——“道”。“柔道”者,乃日本武技融合中国的摔跤技术而成,竞技者注重借用对手之力制胜,是极富匠心的体育运动。写外交谋略而论“柔道”是因“柔道”与外交谋略有某种相通之处。基辛格博士就把外交比喻为“日本的柔道”。他写道:在外交斗争中,“我们不必用多大气力,而是象日本柔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2012,(7):10-10
日本与俄罗斯之间存在主权争议的“北方四岛”之一的国后岛,3月20日迎来了“特殊”的客人——6名中国商人。他们专程赴国后岛考察,并有可能在当地进行投资开发。日本一直拒绝同俄合作开发及第三国参与北方四岛的经济活动。中国商人登上这个有争议的小岛,引发了日本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1,(4)
继东芝笔记本电脑之后,三菱帕杰罗汽车又给中国消费者上了一课。洋货并不一定优质,名牌并不一定保险——这就是日本“老师”要我们懂得并牢牢记住的。不少中国消费者一直盲目相信进口货,对进口名牌货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曾几何时,日本家电如狂风席卷中国,日本彩电、冰箱几乎成了中国家庭富裕和幸福的象征。如今,国产彩电、冰箱等等家电,总算“反攻”初胜,“收复”了不少失地。但作为高技术、高价值的汽车,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洋人的天下,而日本人更是捷足先登,一度扬威中国城乡的“三菱”、“丰田”、“本田”等名牌成为亿万中国消费者的偶像。作为重要运输工具的四轮越野车,“三菱帕杰罗”大有当年彩电中的“东芝”、“松下”的霸气。三菱公司也曾自豪地宣称,“三菱帕杰罗”为中国同类进口车之“王”。一般中国消费  相似文献   

5.
二战期间,为了表明美国准备遏止日本彻底吞并中国的图谋,美国陆军航空队在远东地区部署了首批由波音公司研制生产的“超级空中堡垒”——B-29远程重型轰炸机,目标直指日本本土……  相似文献   

6.
从日本阪神地震再谈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日本阪神地震再谈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陈念英(成都大学机械系成都610081)1前言日本阪地震有一个“重要发现”——“纵摇”超过“横摇”。这个“发现”是对抗震传统观念的的严重挑战,在中国工程界引起了一定影响。其实,这个“发现”并非甚么新发现,早在若干...  相似文献   

7.
“东瀛濯剑有书还”、“大江歌罢掉头东”——像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一样,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年轻时也曾把日本作为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了解世界的平台。提起“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眼前就会浮现出隔着一湾浅浅海水的中国和日本。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文化和生产技艺就传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学子和僧侣越过这湾海水来学习中国深厚的文化和佛法,近代以来中国的大批仁人志士又东渡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民主进步思想。然而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却被近代50多年的惨痛战争所阻断。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为友人和为自己分别写下上述诗句的半个多世纪后,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与日本的重新交好。但他们生前也许不会料到,复交后的中日终没越过心与心的隔膜。在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兴风作浪下,在复交30年后双方关系又像结了冰。如今中日两国领导人先破冰再融冰,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乍暖还寒之时,化解大块的寒冰须向历史长河中寻源,探究彼此看对方的心结和恩怨意识也许能寻出一条让双方走近的路径。——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8.
“东瀛濯剑有书还”、“大江歌罢掉头东”——像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一样,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年轻时也曾把日本作为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了解世界的平台。提起“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眼前就会浮现出隔着一湾浅浅海水的中国和日本。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文化和生产技艺就传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学子和僧侣越过这湾海水来学习中国深厚的文化和佛法,近代以来中国的大批仁人志士又东渡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民主进步思想。然而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却被近代50多年的惨痛战争所阻断。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为友人和为自己分别写下上述诗句的半个多世纪后,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与日本的重新交好。但他们生前也许不会料到,复交后的中日终没越过心与心的隔膜。在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兴风作浪下,在复交30年后双方关系又像结了冰。如今中日两国领导人先破冰再融冰,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乍暖还寒之时,化解大块的寒冰须向历史长河中寻源,探究彼此看对方的心结和恩怨意识也许能寻出一条让双方走近的路径。——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9.
“东瀛濯剑有书还”、“大江歌罢掉头东”——像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一样,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年轻时也曾把日本作为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了解世界的平台。提起“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眼前就会浮现出隔着一湾浅浅海水的中国和日本。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文化和生产技艺就传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学子和僧侣越过这湾海水来学习中国深厚的文化和佛法,近代以来中国的大批仁人志士又东渡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民主进步思想。然而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却被近代50多年的惨痛战争所阻断。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为友人和为自己分别写下上述诗句的半个多世纪后,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与日本的重新交好。但他们生前也许不会料到,复交后的中日终没越过心与心的隔膜。在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兴风作浪下,在复交30年后双方关系又像结了冰。如今中日两国领导人先破冰再融冰,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乍暖还寒之时,化解大块的寒冰须向历史长河中寻源,探究彼此看对方的心结和恩怨意识也许能寻出一条让双方走近的路径。——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0.
日本首相安倍2013年以每月至少出访一次的频率访问25个国家、“华丽”地启动了“地球仪外交”后,在2014年第一个月份进一步扩展其“地球仪外交”射程、全力开展“全方位”首脑外交。当我们转动地球仪“俯瞰”安倍倾力推进的“地球仪外交”时,发现安倍“地球仪外交”“忽略”了日本的近邻——中国,且安倍足迹遍布中国周边和中国的重要朋友——非洲,这不能不令人忧虑安倍大力推行“地球仪外交”的战略意图以及未来中日关系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华观的深层情结和心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瀛濯剑有书还”、“大江歌罢掉头东”——像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一样,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年轻时也曾把日本作为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了解世界的平台。提起“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眼前就会浮现出隔着一湾浅浅海水的中国和日本。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文化和生产技艺就传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学子和僧侣越过这湾海水来学习中国深厚的文化和佛法,近代以来中国的大批仁人志士又东渡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民主进步思想。然而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却被近代50多年的惨痛战争所阻断。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为友人和为自己分别写下上述诗句的半个多世纪后,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与日本的重新交好。但他们生前也许不会料到,复交后的中日终没越过心与心的隔膜。在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兴风作浪下,在复交30年后双方关系又像结了冰。如今中日两国领导人先破冰再融冰,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乍暖还寒之时,化解大块的寒冰须向历史长河中寻源,探究彼此看对方的心结和恩怨意识也许能寻出一条让双方走近的路径。——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2.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4,(9):76-77
<正>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迎来倒计时一周年,中国馆备受关注4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关西世界博览会迎来倒计时一周年。随着大阪世博会的日益临近,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备受期待的中国馆——“中华书简”。这一以中国传统书简为灵感的建筑设计方案持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据了解,“中华书简”的外观取形于中国传统的书简长卷,通过竹子、汉字、书简三个主要元素,展示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诠释了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而中国馆内部则将延续“书简长卷”的主题立意,并将其与现代展览建筑有机结合,层层递进的展示空间犹如文明演进——从历史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马桶盖给人提供便利,但往深里来看,日本的马桶盖不仅仅是一个供人类“方便”的东西,更是一整套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便利细节的生活态度。中国人奔赴世界各地抢购产品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在日本抢购马桶盖却让人大跌眼镜——马桶盖而已,最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哪里没有,为伺非得去日本买呢?可是离奇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春节期间百货店的销售额出乎预料地创新高,日本列岛因“中国资金”而沸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了公然的侵略。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坛进行了残酷的封锁与镇压。日本作家肆无忌惮地为本国的侵略行为歌功颂德,对中国人民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透过日本作家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彻底戳穿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谎言。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中国人一说起日本,总是“小日本”如何如何。“小日本”这个看似简单的称呼里,包含复杂的意味,值得作一番梳理。为什么叫他“小日本”与幅员辽阔的中国相比,日本确实显得小。然而,若是按领土面积或者人口计算,日本至少也是一个中等国家,假如把日本移到欧洲,则不折不扣成了一个大国。不  相似文献   

16.
新事 新言     
“(10月)17日是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胜利返回之日,中国人民正在庆贺,小泉在这一天参拜靖国神社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对日本首相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非常愤慨。“中国在这回合领先我们一局,是1比0。我们已充分意识到我们的太空发展计划必须要包括载人宇宙飞船。”——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主席立川敬二承认中国最近的航天成果,是刺激日本积极发展其航天事业的强大动力。他表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未来10年将致力研究探月计划的可行性,并评估日本是否应发展载人航天计划。“如果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人笔下的“日本”与“日本人”读中国作家描写日本的作品,可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悖论:“日本”与“日本人”常常处于分裂的状态,前者的美丽、令人神往与后者的丑陋、令人厌恶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在中国作家描写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中很少看到。《留东外史》(不肖生,1914年)是第一部描写中国人留学东瀛的长篇小说,写所谓的学子在日本鬼混,吃喝嫖赌,洋相出尽,但仍具强烈的爱国之心。一位精通武术的留学生叫黄文汉,专门与日本警察过不去,想方设法捉弄他们,还教训过狂妄无知、军国主义思想严重的日本军官中村清八。在武术比赛中,他智勇兼施,连挫东洋大力士,为中国人争了光。然而,同样是这个黄  相似文献   

18.
一位日本学者在反思日本社会近十多年的变化时深刻指出,很多人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对日本社会伤害很大,其实,真正对日本社会造成伤害的不是泡沫经济,而是伴随泡沫经济时期迅速膨胀起来的日本社会的泡沫心态——有了一点钱就忘乎所以,甚至想“购买世界”。今天的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李兆忠 《世界知识》2008,(19):64-64
周作人是日本“人情美”的崇拜者,在《日本的人情美》一文里,他赞同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的学说,认为日本固有文化里没有忠君的观念,忠君观念来自中国,因此不能将忠君看作日本的永久不变的国民性;在此基础上,周作人推出另一种与之对立的日本国民性——人情美,并劝人们“觇日本,不要去端相他那两柄双刀的尊容,须得去看他在那里吃茶弄草花时的样子才能知道他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对中国进行了公然的侵略。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坛进行了残酷的封锁与镇压。日本作家肆无忌惮地为本国的侵略行为歌功颂德,对中国人民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透过日本作家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殖民化统治,同时也彻底戳穿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谎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