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钩藤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钩藤(犝狀犮犪狉犻犪狉犺狔狀犮犺狅狆犺狔犾犾犪)种子的发芽条件,为钩藤种子检验和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种子来源、发芽温度、光照和抑菌处理等因素对钩藤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钩藤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黑暗不利于钩藤种子的发芽,每天应固定给予部分光照;无菌水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发霉种子也较少;来源于广西融水县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结论】钩藤种子整体发芽率较低,不同温度、光照、消毒处理及不同来源的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野生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种子萌发与温度的关系,将浓硫酸浸泡处理和砂磨处理过的种子置温度5、10、15、20、25、30、35℃恒温及25/15℃(昼/夜)变温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各温度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试验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15-30℃,浓硫酸浸泡最佳处理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简便有效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本研究以五岳津北288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探索玉米种子低温活力测定方法.通过标准发芽试验,10℃7d~25℃3d、8℃6d~25℃3d和5℃4d~25℃6d3种低温发芽处理方法和田间播种试验测定了玉米种子的活力情况,以寻求测定玉米种子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不同老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3种低温活力测定方法得出的发芽率均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发芽指数相关性显著.其中8℃6d~25℃3d处理与田间出苗率相关系数最高,为0.993.5℃4d~25℃6d处理与标准发芽试验的发芽指数相关系数最高,为0.937.以上结果表明低温活力测定方法可以用于玉米种子活力检测.5℃4d~25℃6d的抗冷测定方法更适合用来预测玉米田间出苗情况.  相似文献   

4.
黑果枸杞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彪  李爱德 《甘肃科技》2013,(22):168-170
分别采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0.5% NaCl和不同时间浓H2SO4处理黑果枸杞种子,刺激种子发芽.结果表明,经浓H2SO4腐蚀种皮,可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其中3min处理的发芽效果最好.不同浓度IBA和0.5% NaCl溶液、低温(20℃)或高温(60℃)水浸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比对照低,发芽指数没有大的差异,说明抑制了种子发芽,最差为20℃水浸泡种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木兰(Magnolia liliflora Desr)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对木兰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木兰种子萌发温度幅较宽,在室温18(±2)℃~35℃范围内均能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显著。在30℃恒温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因此,木兰种子最佳萌发温度为30℃。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30℃时,分别可达29.4%、29.4%和15.1%。不同温度条件下,经过200mg·L^-1CA处理的木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用清水处理的木兰种子有所提高,说明GA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10、15、20、25、30℃)牛膝菊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萌发率、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温度对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种子在10℃条件下未萌发.25℃是牛膝菊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其发芽率为94.67%,发芽势为84%,发芽指数为22.68,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牛膝菊种子在20℃和25℃萌发速度最快,初始萌发时间为1d,当天就达到种子萌发高峰期.较低温度(15℃)在一定程度上推迟种子的萌发高峰期,但并没有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较高温度(30℃)不仅推迟种子萌发高峰期,而且也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牛膝菊具有较强的繁殖特性,对种子萌发温度要求较低,在恒温条件下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为15~25℃.  相似文献   

7.
本论述在15℃、25℃、30℃、35℃、45℃五个不同的温度梯度和不同光照培养下,分别用未灭菌与灭菌处理的田间20cm(活土)和田间表层两种不同的根际土壤培养玉米种子,测定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玉米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根际微生物,光照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以银斑百里香种子为实材,研究了不同温度、播种密度和覆土厚度对银斑百里香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和发芽天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15℃升高到25℃,银斑百里香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上升,20~25℃最适宜银斑百里香种子的萌发。播种密度为100~150粒/皿时有利于种子的萌发,银斑百里香种子以撒播为宜,覆土厚度不宜超过0.5 cm。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黄连木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种子生活力。对种子进行光照处理、GA,浸种和不同层积温度层积处理,找出种子发芽最佳处理方案为:层积温度为暖温(25℃);使用500mg·L^-1GA3处理种子;种子发芽过程中进行避光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木兰(Magnolia lilifloraDesr)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对木兰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木兰种子萌发温度幅较宽,在室温18(±2)℃~35℃范围内均能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显著。在30℃恒温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因此,木兰种子最佳萌发温度为30℃。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30℃时,分别可达29.4%、29.4%和15.1%。不同温度条件下,经过200mg.L-1GA处理的木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用清水处理的木兰种子有所提高,说明GA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茴香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茴香种子在浸种4小时后吸水就达饱和,最大吸水量相当于风干种子重的185%。茴香种子以浸种16小时、25℃下萌发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相同大小不同饱满程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无差异,中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优于大粒和小粒种子.但芽的伸长以大粒种子最快.裂为两半的单果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芽长均明显好于双悬果.  相似文献   

12.
当归种子活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光照、不同温度和不同消毒处理,对4种当归种子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暗培养箱25℃恒温下能明显提高当归种子发芽率;当年的当归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存放1年的;提前抽薹种子的发芽率高于正常种子的;50℃水浴和0.2%高锰酸钾处理在降低当归种子霉变污染的同时,也显著抑制了其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石灰花楸种子的育苗技术问题,研究了低温(恒温+变温)沙藏处理和不同赤霉素浓度(50、100、150、200mg/L)浸泡对石灰花楸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低温区后在5℃高温区下的变温沙藏(2种温区每30天调整1次)处理的石灰花楸的发芽时间要晚于5℃恒温区的发芽时间,但发芽率显著提高且持续发芽时间延长。100mg/L和150mg/L2个处理由恒温沙藏的2%左右分别提高到了7.6%和12.3%。用赤霉素溶液浸泡12h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可提高发芽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后,经过变温沙藏的种子发芽率从未经赤霉素处理的1.4%提高到15.6%~48.7%,最佳赤霉素浓度为150mg/L。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PEG-6000溶液对苦荞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浓度为10%、20%、25%、30%的PEG-6000溶液对川荞1号种子进行12 h,24 h,36 h处理,以测定川荞1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鲜重、芽干重与芽长,并计算其简单活力指数.结果表明:浓度为25%的PEG-6000溶液引发可以有效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其显著性明显高于其他浓度,且在此浓度下处理24 h的苦荞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的引发时间均可以提高苦荞种子的发芽率,引发24 h比引发12 h和36h的苦荞种子发芽能力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为材料,在观察其种子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在不同埋种深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粗毛牛膝菊种子小,长仅为1.3~2.0 mm,具伞形冠毛,利于远距离传播扩散;重量轻,千粒重为0.228 6~0.230 3 g;含水量较低,为5.78%,利于储存。当埋种深度为0~2 cm时,发芽率较高、差异不显著(P0.05);当埋种深度为4~8 cm时,随着埋种深度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种子的始见发芽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也延长;当埋种深度为10 cm时,发芽率仅为13%,极显著的低于其他处理(P0.01)。10~35℃条件下,粗毛牛膝菊种子虽均可萌发,但在各温度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之间均存在差异,25℃是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发芽率达97.33%,与15℃(90.67%)、20℃(93.33%)及30℃(96.67%)时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而与10℃(12%)和35℃(52.7%)时差异极显著(P0.01),发芽势(90%)、发芽指数(32)与10℃(0; 0.65)、15℃(57.33%; 19.8)、35℃(34%; 10.82)时差异也显著(P0.05),说明低温与高温都会影响粗毛牛膝菊种子的萌发,同时也推迟其萌发时间且出苗不整齐。  相似文献   

16.
陇蜀杜鹃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陇蜀杜鹃种子做了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陇蜀杜鹃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0℃ ̄15℃,用纯乙醚,95%乙醇溶液及一定浓度的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等处理种子后,均能显著地提高种子发芽率;不覆土播种较覆土3mm的发芽率高;种子贮藏19个月后的发芽率较贮藏7个月后的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17.
海巴戟的种子结构及发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海巴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从环境温度、播种基质、物理处理等方面,探讨了其种子的萌发特性及生理.试验结果表明:海巴戟种子的萌发特性与其结构特点有关;高温能显著提高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高温条件下变温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最适宜的发芽温度是28~35℃,28℃和33℃则是发芽的最佳变温;海巴戟种子本身存在着某种抑制萌发的特殊物质,但在土壤中这种拟制萌发的状态可被打破而诱导萌发;透气和保水性能良好的播种基质对海巴戟种子的萌发有利,以河沙加泥炭土作为播种基质的海巴戟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7.0%,其相应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也最高,分别为63.5%和12.532;温水处理对海巴戟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它的出苗整齐度,且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高,分别达74.0%和62.5%,其相应的发芽指数为12.271.  相似文献   

18.
三叶木通种子休眠与发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种子处理试验,寻找三叶木通种子最优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种子有轻度的种皮障碍休眠和较明显的形态后熟作用,用10%的茶叶、草木灰液浸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通过14天5~12℃温度保鲜贮藏,能完成形态后熟作用,但在低温后熟过程中,种子再次干燥会导致后熟效应解除,很大程度上降低种子的发芽率;5~12℃温度下,三叶木通种子发芽率80%以上,持续发芽时间26~35天.  相似文献   

19.
以濒危植物千果榄仁种子为试材,研究了种子经过休眠破除处理和常温储藏后,不同外源激素(赤霉素、萘乙酸)和培养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储藏方式和培养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P>0.05),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生长调节剂种类、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培养温度、储藏方式;种子用相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萘乙酸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在不同培养温度下培养,种子发芽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休眠破除处理变温培养、休眠破除处理恒温培养、常温储藏变温培养、常温储藏恒温培养;千果榄仁种子发芽最优条件是在种子采收后,低温4℃处理30 d,用质量浓度为40 mg/L的赤霉素浸种且在光照变温15~25℃培养箱内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6-BA对防风种子萌发和生长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6-BA对当年采集野生防风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发芽情况.结果表明:用浓度10mg/L6-BA浸泡种子1h,种子发芽率最高(56.4%)、发芽势最高(41.5%)、胚根最长(2.5cm),分别比对照组高16.8%、16.9%和0.7cm;浓度为80mg/L6-BA浸泡2h发芽率最低(21.6%),发芽势最低(13.4%),胚根最短(0.2cm),分别比对照组低21.1%,13.4%和1.63cm.随着6-BA浓度的增高和浸泡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