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核四公投”、“世卫公投”、“防御性公投”的争论令台湾政局乱象丛生。阮次山认为,抛出“公投”议题只是陈水扁的竞选“招术”,大陆在坚持“一个中国”底线的同时,对其伎俩不必理会。  相似文献   

2.
正"萨德入韩"几成定局,引发东亚局势震荡。几乎同一时间,台湾前"新江舰长"吕礼诗称,台军界预测美军计划对台出售"萨德"。但在舆论喧嚣下,"萨德入台"这个看似荒谬的议题很快被时事脉动掩盖。事实上,美国在研制"萨德"之初就将韩国、日本和台湾视为部署对象,这一议题筹谋至今,显示其背后颇有文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国内学界有诸多讨论,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不断提升美台实质关系,意在增加"台湾牌"的份量,将台湾问题与中美经贸摩擦、朝核等问题挂钩,以台湾为"外交筹码"与中国大陆进行讨价还价,实现美国在其他议题上的利益。一俟"筹码"价值榨干,美国则会对  相似文献   

4.
正尽管美方刻意降低"政府高官访台""陆战队进驻"等议题敏感度,但实质具备"大使馆"等级的AIT新馆落成后,不但是美台关系升级的"宣示",更可能转型为"军情堡垒",促成美台军事、情报和商业领域的更多合作,成为美国支配台湾服务其"印太战略"的重要抓手。6月1 2日,"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内湖区新馆举行落成仪式,这是美国出台"与台湾交往法""2018国防授权法"后,双方首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推卸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美国特朗普政府在"甩锅"中国的同时,也把攻击的矛头对准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组织"),而对世卫组织的攻击同样是"意在中国"。美国曾和世卫一道称赞中国抗疫  相似文献   

6.
"中国遗传学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定于2008年10月28-31日在重庆市召开,大会主题为"新世纪的遗传学与社会和谐发展"。本届大会的主要议题如下:1)换届改选,选举产生中国遗传学会第八届理事会。2)学术交流,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专题技术报告。  相似文献   

7.
由南京师范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南华大学、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举办的“转型期的敦煌学——继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7-1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季羡林先生热情地向大会发来贺词。大会的中心议题主要是讨论如何努力改变过去比较零散地研究敦煌文献资料的状况,在宏观把握敦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实现敦煌学以继承与发展为主题的创新与转型。  相似文献   

8.
第7届太平洋地区高分子大会(PPC-7)于2001年12月3日至7日在墨西哥瓦哈卡市举行。由于“9.11”事件的影响,使参会人数大大少于两年前在广州召开PPC-6时的553人。代表人数最多的是墨西哥,其次是日本和美国。中国大陆7人、香港2人、台湾6人出席了大会。大会分为高分子合成与反应、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8月6日,台北市长柯文哲正式创立"台湾民众党",并当选为首任党主席。创党大会除郭台铭和王金平两位"绯闻人士"送来藏头贺联外,几无政治大咖到场,创党大会更像是一场"柯粉同乐会"。但舆论咸称,长期对参选2020举棋不定、含糊其辞的柯文哲,终于研制成功了足以震撼和冲击台湾政治的"原子弹"。但一个月来,"台湾民众党"并未完全按照柯文哲精心策划的剧本发展,两者相  相似文献   

10.
张华 《世界知识》2010,(7):48-49
<正>选不胜选,操心费力;攻讦抹黑,层出不穷;短视短线,只顾当前。3月8日,台湾"卫生署长"杨志良因台湾健保费调涨问题请辞,原因是"台湾年年有选举,有选举健保费就不能涨,致使台湾的健保费亏空近千亿新台币"。虽然杨氏最终收回辞呈,但这一事件再次引爆长久以来就被人诟病的台湾恶质选举文化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10月以来,随着美国铺陈"印太战略",中美博弈走向全面、深入之际,美方接连数次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其战略力量有向台海集结态势。从美国近期对"台湾牌"的升级运用来看,美方的"以台制华"正在深度融入到美国对华"全面竞争"和"政治战争"的战略中来,体现出高度的进攻性、策略性和复杂性。美国"台湾牌"五箭联发一是彭斯发表"讨华挺台檄文"。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发表长篇演说,除批评中国发展模式、指责  相似文献   

12.
正蔡英文上台后,在台湾少数民族问题上动作频频。除了大玩向台湾少数民族道歉、成立"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等把戏外,还借出访之机宣扬台湾少数民族属于南岛马来文化体系,妄图挑拨台湾少数民族与岛内蓝营及中国大陆的关系,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推动"去中国化",进而为所谓的"台湾独立"制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南海形势主要围绕南海仲裁案、南海岛礁建设、"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磋商,以及美国南海军事活动和台湾南海政策调整等热点议题展开,总体呈现复杂多变、稳中趋缓的特征。特别是随着7月12日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出炉,以及之后中菲关系的转圜,南海形势发展逐步回归缓和与合作的轨道,向好态势明显。但展望2017年,南海形势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变数仍在增多,仍面临诸多消极因素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胡欣 《世界知识》2020,(7):74-74
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艰难时刻,美国再次落井下石。3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致通过所谓"2019年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简称"台北法案"),要求政府协助台湾巩固"邦交"和参与国际组织。该法案是对中国内政的又一次粗暴干涉。台湾问题一直是美国制衡中国的工具,也是美国国内友华与制华、立法与行政、外交与安全、政治与商业等利益诉求长期纠缠的一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5月30~31日在杭州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浙江大学社会思想研究所主办,旨在加强文学、历史、媒介三种学科之间的交流,探讨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文化记忆"议题。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徐岱教授牵头,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胡志毅担任大会主席,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李红涛等负责。与会学者有来自英国、美国等国的5位  相似文献   

16.
<正>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其台海政策的走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16年12月2日,特朗普以候任总统的身份与台湾领导人蔡英文直接通电话,并以"台湾总统"称呼蔡英文,打破了美台高层互动的限制和约束。紧接着,特朗普又利用就职前的模糊空间,公开质疑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必要性,试图以"交易策略"将台湾作为与中国在贸易、汇率和国际事务上讨价还价的筹码。直到2017年2月10日,特朗普在执政后首  相似文献   

17.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委员"选举确定于2020年1月11日同时举行,今年无疑是台湾的"大选"年。民进党、国民党和被视为"第三势力"代表的柯文哲已展开选举布局,都十分看重美国的态度。岛内主要政党和政治人物几乎都奉行"亲美"政策。美国历来"关切"台湾选举,并从各方面施加影响以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台湾2020选举,是在特朗普政  相似文献   

18.
吴万虹 《世界知识》2014,(11):72-72
<正>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促进日本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年轻议员会"(简称"日台年轻议联")日前开会讨论,打算制订日本版的"台湾关系法"。"促进日本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年轻议员会"由约70名自民党籍国会议员组成,会长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胞弟、外务副大臣岸信夫。该议员会希望参考美国"台湾关系法"的作法,制订日本版的"台湾关系法",以作为加强日台之间经济、人员交流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进入实质性会谈 9月20日,我们又开始会谈。我认为侨民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第一个议程可以结束了。中美大使级会谈应该进入第二项议程,即讨论其他实质性问题。但是,我没想到,美国在第二阶段的会谈中采取了极为敷衍的态度,并且不断在第一个议题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以致使会谈拖泥带水,几乎是寸步难行。我在早些时候就已经提出了第二阶段我们所要讨论的实质性问题,即台湾问题和周恩来总理与杜勒斯国务卿直接会谈问题。我一再指出,只有通过外长级会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才能实现解决美国军队撤出台湾、缓和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等这样严重的问题,并讨论两国建立文化交流、贸易关系等等。由于直接涉及到台湾问题,因此这第二个议题比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4月20日以口头表决方式通过了《第88号共同决议案》,再度确认了《与台湾关系法》和美国对台"六项保证",决议案称这两者是"美台关系的基石"。这是美国国会首次将对台"六项保证"列入决议案。消息传到岛内,台湾"外交部"4月21日表示感谢,称长期以来美国国会一向对台湾展现跨党派一致的支持,"时代力量"更是专门发文表达感谢之意。台湾方面一片欢腾,沉迷在被"美国保护"的幻觉中,绿营似乎更加相信自己已找到了拿美国当靠山的"护身符"。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