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与台湾交往法案"(Taiwan Travel Act),使这部由联邦众议员提出、众参两院审议通过的法案在美"正式生效成法"。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国务院台办立即表态予以坚决反对,有关部门发言人同时指出:该案有关条款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它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了严重错误信号。"与台湾交往法案"的通过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近期之所以如此"挺台",原因很简单,就是要激活且强化台湾"棋子"身份,让台湾在"印太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日前,美国联邦参议院、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接连表决通过旨在支持台当局维系、拓展"国际空间"的"2019年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 of 2019,简称"台北法  相似文献   

3.
正3月17日,中国宣布与冈比亚(台当局前"邦交国")恢复外交关系,在台湾岛内引发强烈震撼,一些舆论称之为台面临"外交崩盘"的前奏。次日,奥巴马正式签署美国国会提出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的法案,使之成为对美行政部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以彰显美国对台扩大国际参与的支持。在蔡英文正式就职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前两个月,这两起事件透露出的信号令人关注。"外交休兵"将终结"外交休兵"是马英九当局自  相似文献   

4.
正2月28日,美参议院火速表决通过"与台湾交往法案"(Taiwan Travel Act,H.R.535,又译"台湾旅行法"),进一步为全面解禁美台高层互访、提升美台关系铺路。此前,该法案分别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外委会通过。该法案包含多重政治算计,若最终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成为国内法,将严重破坏一中原则,冲击中美关系和两岸和平。法案背后有"升级美台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对法案的透视《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堪称美国众议院20年来有关台湾问题的最重要的立法,其内容之广泛,远远超越了美国现行的对台军售政策,主旨在于补充并进一步落实《与台湾关系法》,明确表达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承诺。该  相似文献   

6.
冯帆 《世界知识》2020,(10):54-56
<正>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与台湾以防疫为名,关系持续走近,而中美、两岸间的良性合作却呼之不出。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下,台海地区既有的矛盾、风险不但没有缓解,反而由于意识形态、政治偏见作祟,中国与美国、大陆与台湾的隔阂进一步加深。疫情之外,美国签署《台北法案》,就台湾拓展国际参与问题大做文章;中美两军在台海周边军事活动的针对性逐步加强,传统地缘安全风险大大提高。在后疫情时期,美台关系的走向正成为台海地区高度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5月12日,美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以24票赞成、4票反对,正式通过了《无尽前沿法案》,授权五年内投入超过1100亿美元用于基础和先进技术研究,以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5月18日,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又推出了《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作为《无尽前沿法案》的修正案,将传闻中"美国芯片法案"的主要条款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8.
《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绝非某个人所能制订,它的出笼在时机上绝非偶然,在组织上则有深刻的背景。“美国台湾人公共事务会”直接参与了案文的起草和法案的推动工作。它是由旅居美国的、公开主张台独的台湾人建立的。该组织在其网址上设立了“加强台湾安全  相似文献   

9.
当初炮制《与台湾关系法》就为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埋下了伏笔。《加强台湾安全法》是继《与台湾关系法》之后,美国国会亲台反华议员炮制的又一起在台湾问题上蓄意破坏中国领土完整、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的法案。早在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美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使其正式成为法律。这份长达1119页的法案大幅提升了美国的国防支出预算,不仅要求美军深度进军太空、网络等新公域,实现军力结构的全面重塑,以适应未来大国竞争的需要,还极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对我国内政横加干涉,对中美关系发展和国际战略格局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美竞争形势下,数字发展合作正成为美国与中国角逐的关键抓手。近年来,美国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数字合作市场,其抢占全球数字治理与规则主导权、挤压中国数字合作空间的意图日趋明显。《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从法律法规层面挤压中国美国参议院2021年6月通过了《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将由拜登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这是美国历史上罕见地针对中国的导向性法案。法案中有67节涉及对华数字经济竞争,  相似文献   

12.
“如果《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成为美国的法律,其后果将比李登辉1995年访美事件更加严重”(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此话绝非危言耸听。谁都知道,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在美国总有那么一些人,既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又置美国的利益于不顾,老是不断地在这一问题上搅起漩涡?是非皆有因——只是玩火玩过了头会灼伤自己的手指。——编者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2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ARIA)。法案名称中的"再保证"字眼略显拗口,但其实并不陌生。2009年9月,美国时任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在华盛顿演讲时首倡"战略再保证"概念,试图以此替代"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座标,其含义简言之就是:美国欢迎中国崛起,但中国也应设法让其它国家放心。在《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中,"再保证"的主体由中国换成了美国,即美国要向亚洲盟友提供再保  相似文献   

14.
台湾问题的产生并延续至今,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是两岸长期分离的主要外部因素.美国希望维持台海现状,利用台湾牵扯和消耗中国大陆的精力,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发展,利用台湾作为"和平演变"中国大陆的工具,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5.
张磊 《世界知识》2020,(1):53-54
<正>2019年12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针对美方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的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中国政府决定自即日起暂停审批美军舰机赴港休整的申请,同时对"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人权观察""自由之家"等在香港"修例风波"中表现恶劣的非政府组织实施制裁。  相似文献   

16.
3月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1930年关税法的反补贴规定》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奥巴马总统明确表示将签署该项法案。在美国大选年两党意见相左、各个领域纠缠不休的情况下,法案的通过效率出奇之高,既呼应了奥巴马对于中国产品  相似文献   

17.
韩冰 《世界知识》2020,(11):60-61
<正>5月18日至19日,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WHA)在日内瓦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会前曾在多个国际场合高调吹捧台湾"抗疫经验"、且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台当局重返世卫大会的美国"临阵退缩",最终没有就台湾参与世卫大会议题发起正式提案。台湾民进党当局全面迎合美国等西方政客"甩锅"中国大陆、幻想利用疫情炒作世卫涉台议题的政治企图遇挫。这出仓促谢幕  相似文献   

18.
《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主要内容在每年台美军售会谈后的60天内,总统应向国会报告台湾要求售予的军事装备项目和需求理由;美对台提供的防御性物品和服务的性质,应以《与台湾关系法》为基础,而不是中美《八·一七公报》或任何类似的行政协议、命令或政策;在美国防大学、战争学院和其他军事教育机构中为台湾学员预留更多的名额;在该法制定后的180天内,美军太平洋总部要与台湾指挥体系建立直接通讯;美国防部应向参众两院军事和外交委员会提交机密和非机密报告,说明美国有效应对影响美国在台利益的突发事件的能力。法案通过210天内,国防部长必需提出美台两军人员训练交流的计划,其中包括台湾防卫所需的敌情分析、作战训练、战术战法、兵力部署、作战运筹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美国在台协会(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发表言论,表示对台湾2016年"大选""美国不会闷不吭声",受到台湾政界的高度关注。显然,美国已经开始关注并有意影响2016年的台湾"大选",让选情向着有利于美国管控台湾的方向发展。同时,美国又开始讨论是否需要重新检讨新形势下的现行美对台政策。事实上,多年来美国一直在管控台湾,特别是在政治上绑架了马英九,现在只不过是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中国大陆强势崛起的双重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对台湾的管控,维护美台政治结盟与准军事同盟关系,让台湾继续扮演牵制中国大陆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黄嘉瑜 《世界知识》2021,(16):59-61
<正>美国明确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认为中国是其"首要成胁",因此,如何赢得与中国的竞争,成为美国的核心议题。在经济领域,美国除了利用传统的关税工具打压中国外,还加强了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2021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2021美国创新与科技法案》,昭示着中美科技竞争日渐激烈,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的战略化倾向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