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间的合作双赢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需要出发,论述了企业间合作双赢关系的实质和目的,详细探讨了合作双赢关系的构建流程,包括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和信息集成与共享等关键步骤,最后给出了一种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在水电工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产学研合作倍受关注,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和研究结构实现资源优势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对水电工程项目中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期望找到产学研合作中动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陈学南 《科技智囊》2011,(4):I0020-I0023
在咨询项目开展与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客户需求不清晰及发生变化,项目中客户的期望值管理问题、客户和顾问对立问题、项目工作计划与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计划的衔接问题、客户不愿提供充分信息问题、客户内部存在不同利益主体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作为现代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已经逐渐被各类院校运用在教学中,校企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各级各类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应用价值。对华立学院的校企合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流程对产学研合作项目具有规范和引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三个阶段构建标准化流程,进一步优化各级政府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协作,最大化发挥科技发展资金的支持作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服务营销与管理课程合作式教学的实践出发,探索了合作式教学的相关形式、内容及操作流程。通过教学调查分析表明,合作式教学对提高服务营销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虽然它有许多优点,但随着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合作学习在教学组织和补充传统已经形成突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实践.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并具体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近年来许多老师也加入了这一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笔者的观察,认识和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罗海兵 《科技信息》2010,(8):I0094-I0095
经验曲线效应揭示了企业员工工作经验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善用这一效应,趋利避害,是企业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职业院校和企业,分别作为人力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有共同的利益。经验曲线效应,促使校企主动走向对方,合作跳出一支和谐的“双人舞”。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包括供电侧的安全稳定和需求侧的合理用电决策.在需求侧提出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分层优化机制并解决了最优响应算法(Best Response)的收敛问题.首先在供电侧以削峰填谷为目的,利用集中式优化分配微网的参考负荷,并利用参考负荷构造微网用户的电价因素,引导用户的充放电决策.微网中的用户以自身花费代价为优化目标构造成非合作博弈模型,达到纳什均衡时供电侧表现出良好的削峰填谷效果.然后,利用最优响应算法与强单调函数的关系,重新构造优化目标函数,解决了最优响应法无法收敛到纳什均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分层优化方案有效地降低了电网负荷曲线的峰值平均比.  相似文献   

10.
我校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军教授与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任晓兵教授合作申报的“新型智能材料研究”项目获得第十二次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军教授与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任晓兵教授合作申报的”新型智能材料研究”项目获得第12次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6月27~28日,广东省、教育部和科技部在广州联合召开“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教育部部长周济,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吴启迪以及朱小丹、李兰芳、钟阳胜、宋海、佟星、许德立等广东省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100多所高校主要领导和科技部门负责同志,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主要领导和科技部门负责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广东省科研院所、专业镇和企业代表共10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