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时学 《世界知识》2020,(24):37-38
拉美是此次新冠疫情的重灾区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11月中旬,该地区的确诊病例已超过1200万,其中巴西高达600万,确诊病例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印度)。巴西的综合国力在拉美是比较强大的。但是,面对新冠疫情的来袭,博索纳罗政府刚开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拉美左翼政党在地区的政治空间不断得到拓展.2021年,秘鲁、洪都拉斯、智利左翼政党相继赢得总统选举;哥伦比亚左翼政党"进步运动"的发起人、波哥大前市长古斯塔沃·佩德罗在该国2022年大选民调中遥遥领先;巴西左翼劳工党人、前总统卢拉获得2022年巴西大选候选人资格,成为2022年巴西总统职位的...  相似文献   

3.
赵萌 《世界知识》2021,(1):62-63
历经一年时间,全球新冠疫情未有好转,形势仍不稳定,近期,由于季节和圣诞假期到来等因素,全球多国疫情出现反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020年12月23日9时44分(北京时间23日16时44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达到76382044例,死亡病例达到1702128例,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居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法国。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截至12月23日累计确诊病例达17712290例,累计死亡病例为315318例,该日新增确诊病例213214例。  相似文献   

4.
薛丽 《世界知识》2020,(12):60-61
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与传染性疾病相伴相随。2011至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172个国家追踪到1483个疫情暴发事件,其中包括"非典"、埃博拉、寨卡病毒等严重疫情。流行性传染病频发给人类健康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此次新冠疫情更是如此。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截至5月25日,新冠疫情已扩散至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543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4万例。  相似文献   

5.
正自2020年4月武汉市宣布解除"封城"举措以及该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清零"以来,新冠疫情在中国及东亚国家得到遏止,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仍呈扩散态势。有人预测:新冠疫情将持续1~2年;还有人预测:"中国及东亚踢上半场,美欧踢下半场,其他国家踢加时赛、踢点球!"尽管难以预见全球"战疫"何时结束,但其对世界政治的巨大影响却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的世界性大灾难、大破坏、大震动,使所有的国家面临考验,也给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中国外交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冠疫情困难重重,但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必能战而胜之。中国是最早出现疫情的国家。中国用力量、智慧与牺牲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关键防线,为全球抗疫积累了重要经验,提振了胜利信心。在疫情大流行过程中,各国都依照自身的情况、意愿和智慧,与新冠疫情开展生死搏斗,选择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防控模式,它们必将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7.
沈健 《世界知识》2020,(12):75-75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全球电影业几乎陷入"真空"状态。意大利是继中国之后最早受到新冠病毒攻击的国家之一。尽管他们是欧盟中第一个实施全面防控的国家,疫情还是给意大利以重击,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一度位列欧洲第一。现在,意大利疫情渐趋平稳,威内托大区行政长官扎亚公开表示,本年度的威尼斯电影节将如期举办,因《蓝色魔力》而获86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澳大利亚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将担任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0,(8):8-9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强化抗击新冠疫情国际合作4月2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份名为"全球合作共同战胜新冠疫情"的决议。决议说,联大"非常关切地"注意到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福祉所造成的威胁,认识到疫情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影响,包括对社会和经济以及对全球旅游和商业的严重破坏以及对民众生活的"毁灭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亲爱的朋友:您好!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谨在此送上《创新科技》杂志全体同仁对您的关切和问候,祝福您和我们的国家平安、健康,战胜疫情,度过劫难!创新驱动,逆势增长。危机也是机遇。丘吉尔曾说,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学技术成为战胜疫情的硬核"武器":从科学救治到研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安徽快速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应急科技攻关,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加大科技成果抗"疫"作用,坚持科学防控和创新发展"两手抓",努力展现安徽科技力量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的"硬核"担当。  相似文献   

11.
<正>1、"高科新"企业积极作为,展现科技防疫硬实力此次"新冠"疫情下,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大批科技型企业和新业态企业集聚优势,组织、引导各类企业发挥所长,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高新力量。科技战疫,创新成果助力疫情防控。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聚集优势,积极推动病毒检测、疫苗、药品等疫情防治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一批抗疫医药新产品陆续面世,成为强有力的抗疫"武器",有力地推动了疫情防治,充分展示了国家高新区的"硬实  相似文献   

12.
周志伟 《世界知识》2020,(10):46-47
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以来,巴西极右翼政府成员多次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攻击,中巴关系出现了自两国建交以来最严重的外交"风波"。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之子、联邦众议员、众议院对外关系及国防委员会主席爱德华多·博索纳罗、巴西教育部长温特劳布和巴西外长阿劳若等巴西政府高官先后发表言论攻击中国。针对相关言论,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予以严厉谴责。巴西政、商、学、媒体界很多人向中方表达了声援,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刹车"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萌 《世界知识》2021,(4):66-67
已经持续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截至1月27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一亿,英国、南非等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为疫情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眼下,疫苗接种正在与病毒进行一场“赛跑”。世界多国期待依靠新冠疫苗走出困境。彭博社报道称,全球已有56个国家和地区开启新冠疫苗接种,一些国家采取相关措施加速疫苗接种,英国启用七个大型疫苗接种中心,以加速推动疫苗接种计划。  相似文献   

14.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0,(9):76-79
“新冠疫情冲击与新时代中日关系构建”学术研讨会举办2020年4月11日,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等国内七所日本研究机构共同举办"新冠疫情冲击与新时代中日关系构建"学术研讨会,会议以网上视频形式进行。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做了"疫情影响评估及‘后新冠’阶段形势展望"的基调报告。  相似文献   

15.
张军 《前沿科学》2021,(1):前插1-前插2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冲刺之年,也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挑战的应急科技攻坚之年. 过去的一年,我国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载土而归、"奋斗者"号实现万米深潜……在此基础上评选出的"2020年度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6.
近来,全球防疫形势严峻,新冠疫情在全球多地不断恶化,欧美国家成为新的疫情大暴发地,美国确诊病例数持续攀升。在此期间,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多名共和党国会议员却在社交媒体及多个场合给新冠病毒强加地区标签,称之为"武汉病毒"或"中国新冠病毒",美国福克斯新闻等保守派媒体也与保守政客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加速发酵,突破千万大关,拐点未现,终点难测。在疫情长期化、防疫常态化背景下,各国纷纷带疫解封、复工复产,部分国家提出打造"联通气泡"的概念,积极探讨逐步相互解除旅行禁令、重开边境的新举措。简单来说,所谓的"联通气泡"就是在当前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间,通过政府间协议方式,率先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武汉、蔓延全国,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国家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肩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任务的高等院校因师生人数多、学生来源广、聚众性疫情风险大,加之学生心智情绪均不稳定,对冲疫情的困难风险无形中被放大。高校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被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打破,如何立足当前"停课不停学",同时放眼长远,以线上教学为契机改变课堂教学固有模式,实现教育教学持续改进,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在人类与病毒的对抗中,疫苗无疑是终结疫情的最有效"武器"。一般来讲,一种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10至15年时间,然而随着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这一"惯例"被打破。3月,中国将新冠病毒遗传信息公开后,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展开了一场研发和获得新冠疫苗的全球竞赛。  相似文献   

20.
鹿音 《世界知识》2020,(8):68-69
2019年底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疫情来势汹汹,党中央、各级政府和全国军民共克时艰,到三月底,这场倾举国之力的疫情防控"战役"终于初见成效。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疫情期间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成为科技"战疫"的先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