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笔者在今年第21期《世界知识》上刊文《中国不是苏联,也不是日本》,其中论述中国不会走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军备对抗导致失败的老路。今仍感意犹未尽,再写此文,对"中国不是苏联"作更深入的战略思考和层次分析,这对于理解中美长期和平相处、中国继续和平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实行的国际大战略摒弃了当年苏美之间那样你死我活的对抗性冷战思维,始终把处理好中美关系当作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尽管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的充分发展导致了冷战的爆发。文化的全球化使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发生冲突;政治全球化使美国和苏联在社会制度上尖锐对立;经济全球化使美国和苏联形成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正是全球化所引起的这几对矛盾促成了美苏之间冷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3.
韩日关系对彼此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双边关系.冷战时期的韩日关系是在美苏冷战格局下,在美国的推动下得到定位的.随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体制瓦解,韩国依靠自身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威望,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逐渐调整其对日外交政策,使其对日关系发生了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开始了战后大规模的对外援助。经济援助中最重要的是欧洲复兴计划,它对战后欧洲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美国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的重要步骤。另一方面,随着冷战的进一步加剧,美国政府认识到仅仅依靠经济援助不足以抵制苏联的威胁,因而又将援助重点转向了军事援助,希望在军事实力上与苏联抗衡。由于援助重点的转移,双方的对抗也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5.
正冷战启示录:美苏冷战历史系列专题报告(精装版)作者:沈志华等出版时间:2019年10月ISBN:978-7-5012-6074-4定价:88.00 元深入了解美苏冷战史,对于观察和思考当下的中美关系和国际局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编号18@ZH017),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接受委托,组织本校及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在以往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十五篇专题报告,分欧洲和亚洲冷战的起源、美苏太空及核武器竞争、美国的心理战和经济冷战、美苏在欧亚非大陆争霸、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转型等几个方面,考察和分析了美苏双方在冷战形成和发展中的战略、策略及其胜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同西方学者对冷战的研究成果相比,本书不仅毫不逊色,而且在提供中国视角、发掘中国周边国家档案史料等方面有重要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二战中,苏联主要的战略目标是与盟国合作打败法西斯集团,并利用战胜之势为苏联的安全构筑势力范围,但势力范围的确定只是苏联的一个低层次的目标,它的深层考虑是通过苏联控制的势力范围,建立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体系,从而确保苏联的国家安全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苏联目标与美国目标本质上的对立,使战后美苏不可能有真诚的合作,因而战后美苏冷战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苏联解体,美国为了维护其一超独霸的世界地位,通过北约东扩来遏制俄罗斯,防止俄东山再起,以利于其实现全球战略。北约成员国谋求扩大北约,控制中东欧,巩固冷战成果,加强北约国家在欧洲的战略地位。中东欧国家在冷战结束后,为了在军事上寻求安全保障,防止俄罗斯再次进行控制,也积极要求加入北约。冷战后,北约进行了两次东扩,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而且对横跨欧亚大陆的半岛国家-俄罗斯及中亚重要的陆权国家-中国构成严重威胁,影响了两国的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争夺全球霸权,美苏展开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为了赢得冷战,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及高新技术转让限制政策,处心积虑挥舞科技遏制大棒,其在当时的所作所为对现今我们观察、研判美国对中国正在展开的科技围堵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冷战后继承了前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作为当代世界的太空强国,也十分重视其外层空间安全,不断推进和完善自己的外层空间安全战略,以达到抗衡美国的目的。冷战期间,苏联的太空计划更多地以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思想为出发点,与美国的太空武器化计划展开竞争,其特点是以发展太空武器作为计划导向,目的在于在同美国的太空军备竞赛中时刻保持自身战略核威慑的  相似文献   

10.
二战中,苏联主要的战略目标是与盟国合作打败法西斯集团,并利用战胜之势为苏联的安全构筑势力范围,但势力范围的确定只是苏联的一个低层次的目标,它的深层考虑是通过苏联控制的势力范围,建立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体系,从而确保苏联的国家安全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苏联目标与美国目标本质上的对立,使战后美苏不可能有真诚的合作,因而战后美苏冷战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对冷战的研究成为国际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对冷战起源的研究始终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对冷战的研究中,关于冷战起源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意识形态说,有国家安全论等等。本文试图以美苏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为切入点,分析文化冲突对冷战起源的影响。本文认为美苏都在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并渴望将其文化价值观推行到尽可能的地区,造成自己文化的覆盖区而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1949年10月2日晚9时45分,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受苏联政府的委托致电周恩来外长: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此前,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政府发表声明,断绝与广州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接到葛罗米柯的电报后,周恩来连夜亲自起草了给葛罗米柯的复电,并于10月3日发出。电文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热忱欢迎立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由此,通过双方外长互相致电的方式,中苏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成…  相似文献   

13.
冷战背景下的核启动●:伊朗进行核活动并非自今日始,而且追根寻源还是欧美帮伊朗建立最初的核设施和提供核技术的。为什么此前没有什么人说三道四,更没有人阻挠说“不行”,现在事情却越闹越大? ■:说来话长。伊朗核活动始于冷战逐渐进入高潮的上世纪50年代。鉴于与苏联有漫长的边界,为防止苏联入侵,伊朗国王巴列维积极寻求核威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钱其琛在外交学院的演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资料本刊资料大概也是去年这个时候,我曾以“9.11之后的美国及中美关系”为题做了一个讲话。很快这一年又过去了,应该说,国际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复杂的变化,而最重要的令人关注的事件就是伊拉克战争。我今天想谈的题目就是“伊拉克战争和美国”。主要想从更大的国际背景来看这场战争,以及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战略趋向有什么影响。9.11事件后,美国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被称为“后后冷战时代”。冷战时期的主要标志是美国和苏联对峙和对抗。苏联解体后,美国不再面临苏联的威胁,这就是“后冷战时期”。现在这个时期的标…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2010,(17):69-69
<正>1993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这一观点为人们理解冷战后的世界体系和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充满危机,冷战恢复了,缓和成了孤岛,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正在逼近。苏联将努力推行它的咄咄逼人的霸权战略,把国家资源的绝大部分用于建设军事力量,苏联的对外扩张行动正在势头上,世界将接受苏联战略行动的摆布。八十年代国际局势的危险征候  相似文献   

17.
二战中,苏联主要的战略目标是与盟国合作打败法西斯集团,并利用战胜之势为苏联的安全构筑势力范围,但势力范围的确定只是苏联的一个低层次的目标,它的深层考虑是通过苏联控制的势力范围,建立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体系,从而确保苏联的国家安全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苏联目标与美国目标本质上的对立,使战后美苏不可能有真诚的合作,因而战后美苏冷战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8.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英文缩写)曾占据西方情报界中心地位长达40多年之久。在冷战时期。它的主要对手是KGB(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俄文缩写,也叫克格勃)。冷战结束后,苏联迅速解体,CIA的强大对手KGB也消失了。紧跟着的  相似文献   

19.
在冷战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飞碟坠毁,空军与飞碟的空中混战,地下分解、仿制飞碟等这些事都发生在苏联的一处绝密军事基地——卡普斯京亚尔。  相似文献   

20.
正特朗普的天军梦想靠不靠谱根据冷战解密材料,一般认为美国实际投入了千亿计美元天军计划,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苏联的战略欺骗,根本用意并非真正为美国打造一个坚固的导弹防御网,而是想从经济上拖垮苏联。但时至今日,那些流产的科技却在某种程度上悄悄地变成了现实。未来美国真的组建单独"太空部队"的时候,很可能将其列为完全与现有三大军种并列的地位。美国的这种倾向将加剧自冷战之后稍微沉寂的太空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