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森林算法是一种高度灵活且易于使用的机器学习算法,目前在遥感影像分类中应用广泛。为了验证其在城市土地覆盖分类中的效果,本文对河南省洛阳市局部城区进行了土地覆盖分类实验,将Landsat 8(OLI)遥感影像的光谱波段、光谱指数和纹理特征相结合,构成多种特征组合进行随机森林算法分类比较,选择分类效果最佳方案,并与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比较。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该组合特征变量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优化特征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源特征组合的随机森林算法的土地利用分类效果最佳,总体精度为90.54%,Kappa系数为0.890,比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分类精度提高了3.1%;降维处理后的特征方案与随机森林结合在保证分类结果拥有高准确度的同时,减少了运算时间,实现了土地覆被类型信息的高效获取。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在城区土地覆盖分类上有很好的适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的效果,首先从交通流基本参数、交通流组合参数、不同区间交通流参数对交通事件参数的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构建交通事件初始特征变量集,并利用AdaBoost算法、梯度提升树(GBDT)算法、随机森林(RF)算法对初始特征变量进行筛选,通过三种方法综合比较分析得出最终的重要变量.对随机森林中的决策树进行加权计算,构建加权随机森林,并利用粒子群(PSO)算法优化加权随机森林模型.通过采集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交通事件初始特征变量中筛选出重要变量,对检测的精度有所提高,加权随机森林的检测性能也要优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随机森林算法在干旱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中的效果,本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结合Landsat8遥感影像以及DEM、NDVI等辅助数据,解译了干旱区典型流域玛纳斯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图。分析结果表明:(1)分析决策树数量(k)和分类变量数量(m)对分类精度具有很大影响。通过优化2个参数得到最优随机森林模型,当k取103、m取6时,模型分类精度可达95%;(2)通过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的影响因子分析发现,海拔高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对土地利用分类的影响程度比坡向的影响更大。(3)通过分类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分类的精度比用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精度高9%,利用变量重要性筛选出的遥感波段构建优化随机森林模型,能有效降低遥感数据源数据量,而Kappa系数保持在0.97不变。随机森林算法可以在干旱区土地利用分类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森林分类精度,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开展山区森林分类研究.以Sentinel-2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多尺度分割方法进行影像分割,并通过ESP2算法选取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首先构造了Sentinel-2光学影像的初始27维光谱特征,通过计算随机森林Gini指标对分类特征变量进行优化,最终确定17维最优特征变量,然后将提取的研究区地形特征与最优特征变量相结合,应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森林分类.结果表明:在27维光谱特征中选取重要性排名前17的特征参与分类时,精度最高值为0.911 0,其中,Sentinel-2影像的红、红边和近红外波段及其相应的光谱指数在森林分类中有较高重要性;在不同的特征参与分类时,在参考光谱特征中依次加入红边指数和地形因子,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8.13%、89.50%、90.87%,Kappa系数分别为0.854 6、0.871 0、0.887 8.研究证明将Sentinel-2丰富的光谱特征与地形因子相结合,可有效获取各森林地物类型在不同地形特征下的不同光谱特征,此方法在森林地物信息提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地形复杂的山区森林进...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伪F统计量的特征选择算法(FSPF)来对属性特征进行降维,评价输入特征的重要性程度.通过特征重要性累积比率,获取了最具有区分能力的特征组合.利用加权K最近邻、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梯度提升与支持向量机,对真实数据集进行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FSPF特征选择算法进行变量重要性筛选后,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目前主流机器学习方法的分类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南方水稻遥感分类中,耕地细碎化;干扰性其他植被多是造成分类效果差主要因素。针对此类因素可对多时相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叠加成多时相特征集合,利用随机森林并结合归一化特征重要性对多时相影像特征集合进行特征测试,分析每个特征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根据每个变量的影响程度(贡献程度)的不同进行一个排序,从而选出最优的分类的特征优选子集。再利用随机森林作为分类器,对特征优选子集进行水稻的分类提取的识别方法。与3组未进行特征选择的SVM(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多时相影像的特征集合的分类精度高于单时相影像的特征集合的分类精度;2)基于随机森林对原始特征集合进行特征选择后的总体精度92.09%和Kappa系数90.36%,特征选择能有效去除冗余信息,从而提高分类精度。综上所述,在耕地细碎化,多植被干扰的南方丘陵地带中,结合随机森林的归一化特征选择的方法为水稻的识别和提取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光学影像和SAR影像配准方法,该方法从影像上的面状地物入手,仅从识别性较好的光学影像上提取面状地物,先随机给定一组配准参数,将光学影像上面状地物的坐标经仿射变换获得新的坐标,以转换后新坐标在SAR影像上对应区域的均质性为评价标准,并利用人工免疫算法对配准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影像配准结果.最后,利用WorldView-2和RadarSat-2影像的配准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配准精度可优于2像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特征筛选对单木树种分类精度的影响,以及多源遥感数据协同下单木树种分类的有效性,分析不同特征对单木树种分类的影响程度。【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中林施业区的两块100 m×100 m样地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机载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和多光谱遥感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基于机载LiDAR数据提取高度、强度和树冠大小等共37个特征,基于CCD影像提取光谱和纹理共21个特征;其次,以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特征筛选,之后以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两种非参数分类器,结合不同数据源和特征,采用12种分类方案,利用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 OA)、用户精度(user’s accuracy, UA)和生产者精度(producer’s accuracy, PA)对分类结果进行对比与精度评价。【结果】经随机森林特征筛选后,分类结果优于未进行特征筛选的结果,总体精度可以平均提高3.47%,使用机载LiDAR和CCD影像协同分类相较于仅使用CCD影像总体精度平均提高6.07%。【结论】随机森林特征筛选可以优化特征,减少特征冗余,提高分类精度;多源数据结合也可以提高分类精度;在多源数据结合时,光谱特征最重要,LiDAR提取的强度特征相较于高度特征更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提取MODIS影像中的水体,根据水体和非水体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特征差异计算水体指数,选择一年内水体指数总和大于零的点构造分类特征,以全球30 m地表覆盖数据作为真值进行训练和验证.依据在随机森林中分类特征的重要性选出了10个分类特征,并通过一定量的实验统计选出有较好分类结果的随机森林模型参数.采用混淆矩阵及相关精度指标、Kappa系数等进行精度评价,获得较好的水体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分辨率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解译中面向像素方法难以充分利用影像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像素与Span-Pauli分解的非监督分类方法.利用分水岭方法易于过分割的特点,将分水岭分割得到的特征相似、空间相邻的像素集合视为超像素,并作为分类算法的基本处理单元.利用极化参数Span及Pauli基对极化SAR数据进行迭代分类,以实现适用于高分辨率SAR影像的非监督分类.采用X波段高分辨率SAR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超像素的分类方法能有效抑制分类结果中的椒盐现象,将总体精度提高到了73.81%;在准确区分水体、道路的基础上,提高了复杂的农作物类别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