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查阅文献,野外调查,采集标本鉴定,基本摸清了分布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蓼科植物和茄科植物的资源状况。调查表明: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分布和人工栽培的药用蓼科植物有4属6种,占连古城保护区蓼科植物5属的80.00%,34种的17.65%。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载的有4种,占保护区蓼科药用植物种数的67.67%。药用茄科植物4属5种,占连古城保护区茄科植物6属的67.67%,15种的33.33%。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载的有4种,占保护区茄科药用植物种数的80%。对保护区6种药用蓼科植物和5种茄科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药用部位、药用成分、药用价植等方面作了简介,提出了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给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在编撰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价值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及珍稀濒危和优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种类共有35科、87属、116种,其多样性特征明显,在科属种、地理分布、生活类型、药用部位、药效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8种,隶属6科、7属,重点介绍5科6种具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优势药用植物,并就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3.
查清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沙生寄生植物的种类、生境及分布;介绍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用功能与部位。在野外调查和整理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沙生药用寄生植物采集标本并进行鉴定和整理。结果连古城保护区药用沙生寄生植物有2科2属2种。连古城保护区药用沙生寄生植物分布广、蕴藏大、药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藜科、毛茛科植物18属、29种,其中:藜科植物15属、23种,毛茛科植物3属、6种。药用藜科、毛茛科植物10种,其中药用藜科植物7种,毛茛科植物3种。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录的药用藜科、毛茛科植物3种其中药用藜科植物2种、毛茛科植物1种。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藜科、毛茛科植物种类、分布、药用部位、疗效类型、药用价植等方面作了简介,记述了连古城保护区藜科、毛茛科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2纲3目4科7种,其中,药用两栖类动物1目1科2种;药用爬行类动物2目3科5种,均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此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并提出了今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无脊椎动物(不包括昆虫纲动物)2门4纲9科9种,并简要记述了其分类、生境、药用部位及药用价值及资源分布、数量和保护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报道药用兽类共5目5科6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Ⅱ级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1种。文章还介绍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药用兽类的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的特点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保护、管理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78-1988年6-10月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采集的藻类植物标本,结合前人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本地区藻类植物的资料,报道武夷山藻类植物总计有8门,45科,124属,239种。它们是:蓝藻门8科,31属,57种;红藻门4科,4属,4种;甲藻门1科,1属,1种;金藻门1科,1属,1种;黄藻门1科,1属,1种;硅藻门9科,21属,42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菊科植物种类及药用资源进行查阅文献、实地调查、标本采集、系统整理和归纳与分析。报道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菊科植物26属、33种。其中药用菊科植物13种,占保护区菊科植物种数的39.39%;9种药用菊科植物被《全国中草药汇编》收录,占保护区菊科植物种数的27.27%。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类6种,种数最多,占保护区药用菊科植物的46.15%;记述了连古城保护区菊科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禾本科植物20属、39种。占保护区植物属数的8.81%,种数的8.23%;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禾本科植物9种,占保护区禾本科植物种数的23.08%;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录的药用禾本科植物有6种,占保护区禾本科植物种数的15.38%。保护区禾本科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Ⅱ级1种。按疗效利水渗湿类4种,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类3种,种数相对较多,分别占保护区药用禾本科植物的10.26%、7.69%;对保护区主要禾本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入药部位、功能主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记述了连古城保护区禾本科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11.
调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柽柳科、十字花科药用植物资源。根据《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记载及野外实地调查和林农访问结果,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做出综合分析。初步整理统计出保护区柽柳科、十字花科药用植物11种,隶属于4个属.占保护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9.48%.其中:4种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录。并对其分布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保护区柽柳科、十字花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线路考察、标本采集、实物拍摄、物种鉴定及民间访问调查,结果显示铜钹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计有药用维管植物183科618属1 284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51属87种;裸子植物8科13属13种;被子植物148科554属1 184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科27属30种。对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建议,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青城山部分水体及潮湿环境中的藻类植物的种类及生态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地区的藻类植物共有21科26属45种.绿藻门植物种类最多,共18种(46.67%),分别属于12科,10属;硅藻门12种(31.11%),分别属于6科6属;蓝藻门14种(24.44%),分别属于4科7属;金藻门1种(2.22%).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以来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保护区共计药用鸟类30种,隶属于13目16科。其中国家保护鸟类Ⅰ级1种、Ⅱ级6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药用鸟类动物18种。对其种类、生态概况、药用价值、数量等级和保护级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及常见群落.经初步调查和鉴定,衡水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共有9门、11纲、22目、31科、59属、11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4种生态类群和8个常见藻类群落.主要类群中以绿藻门最多,共计49种,占保护区藻类总种数的4 1.2%;其次是硅藻门,31种(含1变种)占26.1%;再次是蓝藻门,22种(含1个变型)占18.5%.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体环境质量、藻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地类调查核实、标本鉴定、查阅文献的方法,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豆科植物种类及药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整理,分析研究了其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豆科植物有28属83种,分别占全国豆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16.28%,总种数的4.98%;具有药用价值有13属13种,分别占保护区豆科植物总属数的46.43%,总种数的15.67%,其中沙冬青、甘草是1999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Ⅱ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3种,占保护区药用植物总数的23.08%。药用豆科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甾体类、皂苷类、蒽醌类等,类型丰富多样,特点突出,生物活性广泛,按其药效特性进行了分类论述。  相似文献   

17.
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6861hm^2,包含河口(内陆)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沼泽湿地和草甸湿地等,是山西省惟一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植物有98科、357属、782种(含变种),约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27.6%,其中苔藓植物9种、9属、16种;蕨类植物6科、6属、13种;种子植物83科、342属、753种,在种子植物中有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82科、341属、752种,此外已查明的藻类植物有26科、54属、155种,植被类型有41个群系,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鸟类239种,隶属17目44科,鸟类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9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28种,兽类22种,分别隶属6目12科,两栖动物有12种,隶属1目5科,爬行动物共有19种,隶属3目7科,鱼类有52种,隶属6目9科,昆虫有437种(包括亚种),隶属13目108科,浮游动物计有84种,最后,分析了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提出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药用植物的种类、科属构成和生活型等方面对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药用维管束植物97科260属407种,分别占仙人洞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维管束植物资源总科、属、种的89.81%、65.16%、48.98%.本文分析了仙人洞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并对药用维管束植物的保护开发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9.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有21种药用苔藓植物,隶属于13科18属,其中苔类4种,藓类17种.主要描述了它们的分布,并分别介绍了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太钢炼钢废水池中藻类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经鉴定共有藻类植物6种,隶属于3门、4科、5属,其中蓝藻门种类最多,有3种,隶属1科2属;其次为硅藻门,有2种,隶属2科2属;最后为绿藻门,有1种,隶属于1科1属.其中,优势种为纸形席藻(P.papyraceum),且其他藻类均附着生长在纸形席藻上.文章旨在为今后研究特殊环境下藻类的适应性及工业污水净化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