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就地下综合管廊内纳入天然气管道的情况介绍,政府对燃气进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要求,新规范对天然气入廊的要求,以及三种典型敷设方式,独立燃气仓方式敷设的利弊分析,该文分析了合肥市地下综合管廊纳入天然气管道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综合管廊燃气舱内天然气管道设计技术要求的分析,对天然气管道入廊设计的调研与资料收集、管材与焊接、腐蚀防护、支墩支架、出入接口、阀门与控制共六个设计要点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容纳天然气、供热、给水、电力等多种市政管线于一体的综合管廊已成为保障城市“生命线”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天然气管线作为其中最具威胁的危险源,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在管廊受限空间内形成易燃易爆气体云,给综合管廊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爆炸风险。为揭示多因素影响下综合管廊复杂受限空间内燃气爆炸传播特性,有效支撑管廊燃气爆炸事故后果评估及安全防护需求,该文使用自主研制的综合管廊燃气爆炸实验系统研究了甲烷体积分数、泄压口和舱内附属设施(燃气管道、配电箱、灭火箱等)对火焰传播过程和超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体积分数为9.5%时爆炸超压达到峰值;与封闭管廊模型相比,综合管廊预设的通风口可以起到较强的泄压作用,超压峰值衰减率达28.4%;燃气舱内附属设施会加速火焰传播过程并导致更大的超压峰值。该研究能为提升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种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综合管廊根据其所容纳的管线不同,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三种。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管线,采用独立分舱形式建设,宜设置于机动车道、道路绿化带下面,负责向支线综合管廊提供配送服务,主要纳入的管线有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及给水等,部分干线综合管廊也将雨、污水管线纳入。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供热管道直埋敷设固定墩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论述,实用性较强,对于地下综合管廊及直埋热力管道设计具有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全国第一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厦门市在建和已完成干支线综合管廊23.3km(数据源于《厦门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5)》)。在现状或正在实施的综合管廊中,主要纳入给水、电力、通信、有线电视、交通信号、再生水及污水压力等常规入廊管线,而将雨污水重力管及燃气管排除在外。由于常规入廊管线对管廊竖向要求不高以及特殊节点不多等因素,现有的综合管廊施工大多可采用预制拼装的技术,具有施工便捷、进度快等优点。然而,传统雨污水管道的直埋方式,由于  相似文献   

7.
我国综合管廊工程面临的震害威胁十分严重,开展内置大质量管道对管廊地震响应的研究很有必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完成了水平地震波入射下,综合管廊的地震响应分析。在建立4种不同工况下L形三仓综合管廊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管廊在水平地震波入射时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管廊主应力与剪应力最大值均位于中隔墙上,大质量管道引起结构动应力显著增大,但对结构水平位移几乎不产生影响,管道置于管廊下层且远离震源的分仓内对结构抗震最有利。  相似文献   

8.
针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管径选取问题,开展了将管道储气调峰纳入管径比选的研究,总结了管道末段储气能力及调峰需求量计算方法。以某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为例,结合用气的不均匀性,采用稳态仿真模拟和动态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管道通过能力满足均月均日和高月高日工况时的管径进行水力计算,然后,对小时调峰、日调峰和月调峰的需求量进行分析,根据管道储气调峰能力和调峰需求量对比选取调峰工况下的适宜管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管道调峰和建设储气库调峰进行了详细经济性对比分析,获得了通过适当增大管径的方式不仅能满足小时调峰和部分日调峰需求、而且经济性更高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管径选取时,应将管道调峰纳入管径比选的考虑因素,综合对比得出最优的管径方案。  相似文献   

9.
石化管廊池火灾事故对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有必要对在池火灾作用下的石化管廊管道失效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依据流体力学相似理论搭建缩比模型管廊,通过对各管道壁面温度及内部压力的测试和分析,开展石化管廊管道在池火灾作用下的热响应和压力响应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强度理论建立管道失效时间定量计算模型.结果 表明:管廊管道温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正在不断的增加。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为了更好的完成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的艰巨任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技术的不断探究和完善。本文将通过对现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描述,从而来进一步提出不断完善的建议和方法,不断促进石油天然气管道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下综合管廊是重要的城市生命线工程,伴随着城市建设大发展,对其进行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和安全评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分为策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四个阶段,使用文献分析法与风险分解法对其进行全寿命周期下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类。通过专家调研评价,筛选建立各阶段主要风险清单,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管廊全寿命周期下的风险评估方法,并结合某综合管廊工程对评估方法进行工程应用说明。评估结果表明:某综合管廊全寿命周期风险值为6.13,属于中等偏高风险,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策划阶段,研究成果对综合管廊风险管理和评估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部崛起战略",以内陆自贸区的标杆——襄阳自贸区地下综合管廊布局规划为典型案例,分析了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根据襄阳城市空间、道路系统、市政管线、高强度开发、城市景观等因素初步确定拟建综合管廊的城市道路,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分析法对已初选出来的道路进行综合管廊建设项目适宜度评价,筛选出16条建设管廊的道路;确定了自贸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布局,形成"干线-支线-缆线"三级管廊体系,并基于筛选出的16条建设管廊道路,具体给出了襄阳市干线、支线与缆线地下综合管廊布局规划图.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要对接城市整体规划,加强与道路规划协调统一,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因素与道路交通因素,兼顾各种市政管线规划;结合各级规划的更新,动态调整地下综合管廊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综合管廊全方位管理的角度出发,该文在运用GIS、物联网、BIM等多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综合管廊信息化建设思路,研究法规标准体系、综合管廊大数据、综合管廊管理平台等建设内容,全面实现综合管廊的全面感知、智能监测、灾害预警、仿真模拟等智慧化管理,提高综合管廊的智能化水平,对提高综合管廊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2015年,国务院及各部委多次出台政策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我国逐步展开。笔者将从管廊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人员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对PPP模式下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进行造价控制的必要性及如何做好PPP模式下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相似文献   

15.
老城区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管理落后,在旧城改造时有建设地下管廊的必要性.结合具体的老城区综合管廊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认为:老城区综合管廊建设应从支护措施、交通疏解、施工方法等多方论证,并充分考虑管线迁改的困难、造价及工程实施难易程度,因地制宜在老城区建设规模适合综合管廊.  相似文献   

16.
陈普立 《广东科技》2006,(5):138-139
一、综合管廊的概述 综合管廊也称共同沟、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布线的方式,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公共管线隧道,集中铺设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市政管线,并设有专门的检修、监测、通风、照明、排水等相关配套系统,具有集中、安全、方便、经济的特点,体现了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的先进水平,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地震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内部管道运营安全的影响,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围岩-管廊体系进行模态分析,提出新型减隔震支架和减隔震支墩设计方案,对围岩-管廊体系、围岩-管廊-支架体系和围岩-管廊-支墩-管道体系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并对减隔震支架进行室内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围岩-管廊体系前十阶固有频率位于3.5~6.1 Hz间,与地震波频率接近,地震作用下容易出现共振;管廊横截面上部及底部棱角处动载荷均超过40 MPa,中上部位移变形超过30 mm,受地震作用影响大;地震作用下,减隔震支架最大位移较普通支架降低55%,且较大位移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最大应力较普通支架减小26%,且最大应力由支架根部移至支架斜撑位置;减隔震支墩支撑管道最大位移较普通支墩降低9.97%,且管道位移相位后移;最大应力较普通支墩降低约24%;减隔震支架极限抗拉承载力为普通支架的2.39倍,极限抗压承载力为普通支架的4.53倍,抗震性能显著优于普通支架。新型减隔震装置的抗震性能及承载力明显优于传统装置,可有效降低地震对管线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文支持并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建设综合管廊,将改变传统的管线规划及建设、管理方式,并对道路下浅层地下空间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综合管廊建成后,实现各类管线的可视化管理,免开挖维护。建设综合管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作为承载城市动脉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大量涌现,其抗震性能及地震响应研究成为当前地下结构工程的热点方向之一.首先,简要介绍了地下综合管廊的震害现象及抗震分析方法;其次,基于中国大量的典型实际工程,将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按建设试点前、建设试点及非建设试点进行分类,并总结了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再次,对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研究的发文量进行简要分析;最后,针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分别从中外(模型试验及场地条件、地震波、预制结构等数值模拟)角度入手详细阐述了其地震响应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了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与问题,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勇 《科技咨询导报》2013,(34):112-112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需求正与日俱增,这促使了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天然气管道一般都有很大的跨越,长距离的管道运输中管道可能遭到破损的情况,这非常不利于天然气的正常运输,而且在管道修复过程中也会造成较多的天然气泄漏,如果对天然气泄露管道进行不停输带压封堵将能够很好地避免过多的天然气泄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