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蛋白银、孚尔根和银浸等染色方法对E.charon的形态结构、形态变异性及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E.charon表面有额腹、横、尾部棘毛10、5、4根,背触毛12列,相邻两背触毛之间有两排银线网格,大核倒C形,小核球形。随机抽取100个E.charon,对其长,宽、棘毛数、背毛列进行统计,做出直方图进行分析,并与E.patella做详细比较,作认为E.charon应独立的为一个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蛋白银、孚尔根和银浸等染色方法对分类上有争议的 E.charon的形态结构和无性分裂过程中皮层的发育分化进行了研究 .E. charon表面有额腹、横、尾部棘毛 10、 5、 4根,背触毛 12列,大核倒“ C”形,小核球形 .E. charon在无性分裂过程中,皮层的纤毛器官多由相应原基发育而成(前仔虫的口围带、口侧膜由老口改组后承继下来) .  相似文献   

3.
卡龙游仆虫Euplotes charon的形态和形态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蛋白银,孚尔根和银浸等染色方法对分类上有争议的E.charon的形态结构和无性分裂过程中皮层的发分化及核器的演化进行了研究,E.charon表面有额腹,横,尾部棘毛10,5,4根,背触毛12例,大核倒“C”形,小核球形,E.charon在无性分裂过程中,皮层的纤毛器官多由相应原基发育而成(前仔虫的口围带,口侧膜由老口改组后承继下来),核器演化的详细过程类似于其他游仆虫,随机抽取100个E.charon,对其长,宽,棘毛数,背触先列进行统计,做出直方图进行分析,并与E.Patella进行了详细比较,作者认为E.charon应独立为一个种。  相似文献   

4.
在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研究了镰游仆虫E.harpa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无性分裂时期的形态发生。对无性分裂期间各种纤毛器原基的起源和发育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着重注意了各种纤毛器原基的相互关系和发生的顺序性。同时,对基体在皮层上的“移动”及基体与“基体托架”的关系也作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青岛地区水云目Ectocarpales藻类已知有12种,分属于2科7属:1.发状定孢藻Acinetosporacrinita;2.蜕尖水云Ectocarpusacutus;3.皮层水云E.corticulatus;4.钝圆水云△E.obtuosus;5.水云E.confervoides;6双囊水去E.dicystus;7不规则费氏藻Feldmanniairregularis;8.印度费氏藻F.indica;9.卵形褐茸藻Giffordiaovata;10栖松扭线藻Streblonemacodicola;11.聚果藻Sorocarpusmicromorus;12莱氏多孔藻”polytretusreinboldii.(为本地区新记录,A为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自然条件下,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L.)小孢子形成过程中存在1% 以下的二分体和三分体。人工诱导可使二分体、三分体的比率分别提高到45% 和3.29% ,其中21.52%的二分体和多数三分体由双核小孢子构成,但是,成熟花粉中仅5.65% 为2 n 花粉。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辣椒自发2 n 花粉主要来源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质分裂异常和少部分第1 次分裂重组,而人工诱发的2 n 花粉则主要来源于由不联会造成的第1 次分裂重组,也有部分细胞质异常分裂。  相似文献   

7.
E.eurystomus的无性分裂过程是以大核发生改组为起点的.“3”字形大核的两个末端几乎同时发生“改组带”(reorganization band),并向中间移动,直至相互融合、凝缩,最后经无丝分裂分开成两个仔大核.在大核进行改组不久,小核也开始变化.它首先离开原位朝大核中心位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原来小核里的结构由致密逐渐变得松散,并不易着色,而且体积膨大并由圆形变成椭圆形,随后出现着色深的线条状结构(染色体),逐渐分开趋向两极,最后分裂成两个仔小核.细胞质在无性分裂周期中明显的变化是不断地增加体积,在大核融合凝缩期间,细胞质的体积逐渐达到最大,以后出现分裂沟收缢,直至分裂成两个仔虫.此外,E.eurystomus在无性分裂过程中,其大核会出现生理意义不明,但可能是培养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第二次改组现象.  相似文献   

8.
芡实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不定根起源于叶柄基部膨大处外侧的薄壁细胞组织中。根的表皮、皮层、维管柱和根冠起源于根顶端的同一原始细胞层。不定根无根毛,六原型。次生根由邻接原生木质部的辐射角尖端的中柱鞘细胞和内皮层细胞共同分裂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中,我们发现菜豆树根柔软并膨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我们对其根进行了解剖研究,的横切面在显微镜睛观察显示;在皮层有多层类似于木栓的扁平细胞,它们起源于一些脱分化、恢复再分裂的略呈多角形和近于圆形的皮层薄壁细胞。  相似文献   

10.
运用石蜡切片法,对半日花H.songaricum的受精过程,胚及胚乳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受精前,一个助细胞解体,另一助细胞宿存.精核与极核的融合早于精核与卵的融合.受精极核不经过休眠过程,经多次分裂形成核型胚乳.胚乳游离核于球胚晚期开始细胞化.种子成熟后无胚乳.胚胎发育属柳叶菜型.胚柄由一纵列细胞组成并于球胚晚期开始退化.胚的发育经历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成熟胚各时期.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们发现菜豆树根柔软并膨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我们对其根进行了解剖研究。根的横切面在显微镜下现在显示:在皮层有多层类似于木栓的扁平细胞,它们起源于一些脱分化,恢复再分裂的略呈多角形和近于圆形的皮层薄壁细胞。  相似文献   

12.
李永红 《科技资讯》2006,(26):200-200
1.根和根系的类型及作用 1.1根的类型 树木的根系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当种子萌芽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形成主根。主根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来。主根经过生长,逐渐产生侧根,称为次生根。侧根上生长着较细的根城为须根。由胚根发育而来的根叫定根,胚根一定会发育成根系。与此相对应的是从茎、枝形成层和维管束组织产生出来的根,称为不定根。实生的树木可以有定根和不定根,营养繁殖的树木只有不定根。定根和不定根均有同样的构造和生理功能,同样可以产生须根。在树木生长过程中,须根上长出许多幼嫩的小根,但粗度略大干须根,这就是生长根。  相似文献   

13.
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的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比较根结线虫的发育,纯种的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用接种一解剖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其新鲜卵块中的卵多集中在第2~6天的时间段内孵出,滞育率均低于1.0%,分别有6.8%和10.6%在孵化过程中死亡。28℃时其胚胎发育时间分别为8.5~9.5d(9.2d)和9.0~10.0d(9.6d)。初侵入根内的根结线虫幼虫有重新侵入的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主要采用蛋白银染色技术对小腔游仆虫E.aediculatus形态和形态发生进行了描述和研究,从银线系角度及发生角度上证明该虫尾部的四根棘毛的来源不同。由此建议把左边两根看成是左缘棘毛减少至两根的情形并称之为左缘棘毛。讨论了长期存在混淆的E.aediculatus和E.eurystomus的区别,并确证本实验所用材料为前者。  相似文献   

15.
骈体棘尾虫调节成正常单体棘尾虫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骈体调节成单体的过程,无论是在处于无性分裂间期或是处于无性分裂期间的骈体棘尾虫上都会发生。处于无性分裂间期的骈体,调节成单体的过程比较简单;先是骈体的右半虫体上反口围带分段断开往下移动瓦解消失,或在原位瓦解消失,之后整个虫体调节为正常单体虫。在无性分裂期间所表现的调节过程则有四种;(1)骈体的右半虫体上反口围带分段断开,往下移动而被左半虫体吸收恢复成正常单体虫。(2)骈体的整个右半虫体往下移动被左半虫体吸收而恢复成正常单体虫。(3)骈体的左半虫体同右半虫体相互拉开形成一个具正口围带的单体虫和一个具反口围带的单体虫。具反口围带的单体虫因不能摄食而必然死亡。(4)骈体上正、反口围带及核器发生上的不协调。换句话说,骈体上会出现大核正常分裂,新正口围带原基正常发生,而反口围带发生调节,同时不出现新反口围带原基,或骈体的大核不分裂,新正口围带原基仍正常发生,反口围带发生调节,新反口围带原基也不会发生的现象。大核的调节是通过相互融合或瓦解消失一部份的方式来恢复到正常单体虫的大核数目。  相似文献   

16.
首次记述福建家麻雀Passerdomesticusdomesticus天然感染拉氏等孢球虫的内生殖期虫体。组织切片和涂片示明该虫的内生殖期有两型的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无性和有性世代的虫体主要寄生家麻雀小肠的空肠中部和回肠的绒毛上皮细胞内,它们不寄生于心、肝、肺、肾和脾等器官组织细胞中.  相似文献   

17.
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济南177悬浮细胞来源的原生质体与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由于来源材料的长期继代,小麦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已很低;高冰草原生质体不能分裂;而融合产物却能高频率的分化出完整植株.融合再生植株的表型类似高冰草,染色体数目和同工酶谱亦然.但它们早期发育的模式与小麦相似.  相似文献   

18.
学习Excel97中文版随想李志龙Excel97是由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95下的应用软件,具有电子表格、商用图标、数据库、简报及宏功能。Excel由4.0、5.0版到Excel97中文版,功能越来越强大,使它不仅可以用于个人事物管理,而且...  相似文献   

19.
海棠果插穗扦插生根过程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解剖学角度观察了海棠果插穗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海棠果2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源于初生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汇处细胞的分裂分化。大约经15d,不定根原基发育为幼小不定根并伸出周皮之外。(2)愈伤组织内有些细胞分化为具螺纹加厚的厚壁细胞,在愈伤组织内未发现根原基。  相似文献   

20.
南亚热带森林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阿丁枫(Altingiachinensis(Champ.)Oliv.)、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concinnaHance)、黄杞(EngelhardtiaroxburyhianaWall.)、朱砂根(ArdisiacrenataSims)、华南省藤(CalamusrhabdocladusBurret)、猴耳环(PithecellobiumclypeariaBenth.)、石栋(Lithocarpusglaber(Thunb.)Nakai)和阳性树种大叶合欢(Albizzialebbeck(L.)Benth.)的种子均能萌发.萌发最快是大叶合欢和猴耳环,处理3~4d即开始萌发,5~13d即萌发完毕;其次是阿丁枫、黄杞、黄果厚壳桂和朱砂根,最慢是华南省藤和石栎,处理30~42d才开始萌发.所有种在光、暗条件下均能萌发.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显示3个阶段,但不同种有所差别.幼苗的形态可能与耐阴性有关.在暗中,黄果厚壳桂、朱砂根和华南省藤幼苗不徒长,黄果厚壳桂幼苗能形成正常的叶,华南省藤也能形成叶子,但不能张开,朱砂根则不能形成叶子.而其他种均不能形成正常的幼苗,植株徒长、黄化.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