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乙腈溶液中,K2PtCl6分别与二苯并-18-冠-6及18-冠-6进行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固态 氯铂酸钾冠醚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性质的研究。从 而确定其配合物的配位类型和组成。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K2PtCl6·2CB18C6·2CH3CN和 K2PtCl6·2(18C6)·2CH3CN。  相似文献   

2.
以cis-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钠Na2(mnt)和2,2′—联吡啶镉配合物Cd(bpy)Cl2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功能性新型二氰基二硫纶联吡啶合镉(Ⅱ)配合物Cd(mnt)(bpy)(mnt=1,2-dicyano-ethylenedithiolate,bpy=2,2′-bipyridine)。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谱、电子吸收光谱表征,其结构为四配位的电中性配合物。同时研究了标题配合物的荧光特性,在室温下,用紫外光激发,配合物固体粉末在470nm和525nm处呈现较强的荧光发射带  相似文献   

3.
黄芩苷-Fe(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黄芩苷-Fe(Ⅱ) 配合物,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合成条件,选定在60%的乙醇-水溶液中,pH值为9,水浴温度65℃条件下进行合成。通过元素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确定其组成为Fe(NaL)2•5H2O,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TG-DTA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鉴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4.
在甲醇体系中,合成了3种新的异三核配合物,其组成为{Ln2(bpy)4〔Cu(opba)〕(ClO4)2}(ClO4)2。其中opba表示邻苯双(草胺酸根);bpy表示2,2′-联呲啶;Ln表示Y、Gd、Dy。通过元素分析、IR、UV、DTA-TG、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  相似文献   

5.
利用溴代烷与硫醇间极易反应的特性,制备了8种尾端基团为苯并咪唑基的对-尾式卟啉锰(Ⅲ)、钴(Ⅱ)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FAB-MS、UV-visible、IR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亚碘酰苯存在下尾式卟啉配合物对环己烷氧化的催化作用,初步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尾式卟啉配合物具有比MnTPPCl及CoTPP较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与催化过程中尾端基团参与的分子间轴向配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3种新的钴(Ⅱ)的多核配合物,它们是:Co2(L)Cl4·10H2O,Co3(L)Cl6·13H2O,Co2(L)(NO3)4·8H2O,其中L为N,N,N′,N″,N,N-六(2-苯并咪唑甲基)三乙四胺.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紫外-可见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Ⅱ)的氯化物与L可形成双核、三核配合物,而其硝酸盐与L易形成双核配合物.在配合物中,L通过苯并咪唑基3位N与叔胺N与Co(Ⅱ)配位,Co(Ⅱ)均为五配位及六配位.  相似文献   

7.
改进了取代水杨酸二茂钛的制备方法,利用取代水杨酸的CHCl3溶液,萃取Cp2TiCl2的水溶液,合成了取代水杨二茂钛酸配合物,产率为76%-90%,并利用电子吸收光谱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cis-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钠Na2(mnt)和2,2'-联吡啶镉配合物Cd(bpy)Cl2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功能性新型二氰基二硫纶·联吡啶合镉(Ⅱ)配合物Cd(mnt)(bpy)(mnt=1,2-dicyano-ethylenedithiolate,bpy=2,2'-bipyridine)。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谱、电子吸收光谱表征,其结构为四配位的电中性配合物。同景  相似文献   

9.
部分苯甲酸衍生物的Tb(Ⅲ)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了6个苯甲酸衍生物与铽Tb(Ⅲ)二元化合物Tb(RC6H4Co2)3(R=o-NH2、H、p-NH2、o-OH、m-Cl、o-COOH)的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350nm的紫外光激发下配合物的荧光强弱顺序为R=o-NH2〉H〉p-NH2〉o-OH〉m-Cl〉o-COOH,并可看到,邻氨基苯甲酸铽配合物除了在本实验中荧光发射最强外,甚至比目前所报道的铽的无机发光材料的发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硫氰酸盐序在下Rh(Ⅲ)的萃取。Rh(Ⅲ)在0.5~1mol/LHCl介质中与1000倍以上的硫氰酸盐于沸水浴中加热60min即叮形成硫氰酸铑(Ⅲ)配合物。此配合物可在较宽酸度范围(0.5~4mol/LHCl)内被MIBK(甲基异丁基酮)定量萃取.相比可达1:4.通过吸收光谱实验证实有硫氰酸铑[Rh(SCN)_xCl_(6-x)] ̄(3-)(x>3)配合物生成,与质子化的MIBK生成盐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pH、温度对钌( Ⅱ) 的配合物Ru (bpy)3 Cl2 及Ru (phen)3 Cl2(bpy = 2 ,2′- 联吡啶,phen = 1 , 10 - 邻菲罗啉) 荧光性质的影响, 并试验了O2 对Ru (phen)3Cl2 在水溶液、醋酸纤维素膜及多孔塑料光纤中的荧光猝灭情况.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6个以DDQ(2,3-二氯-5,6-二腈基对苯醌自由基阴离子)和bipyO2为配体的轻稀土混合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摩尔电导和固体电导的测量及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其性质。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4个Schif碱配体的Cu(Ⅱ)配合物[(Cu(Ⅱ)(L1)]ClO4(1),[Cu(Ⅱ)(L2)(H2O)]BF4(2),Cu(Ⅱ)2(L3)2(Cl)2(3)和[Cu(Ⅱ)2(L4)(OH)(H2O)2](BF4)2(4)的合成和晶体结构以及它们的电子光谱特性.4个配体由醛与胺缩合而得,产物未经分离,直接用于合成配合物,以配合物产率计,缩合反应的产率不低于60%.通过比较它们的晶体结构参数发现双核配合物的Cu(Ⅱ)-Ophen键较单核配合物相应的键长,可见区电子吸收光谱显示配合物(1)的d-d跃迁吸收波长(557nm)比配合物(2),(3),(4)相应的吸收波长(605~608nm)短  相似文献   

14.
基于Judd-Ofelt理论,测定并计算了氯化铒冠醚配合物吸收光谱的振子强度,讨论了不同溶剂对配合物振子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多聚配合物[Cd(β-ala)Cl2]用CdCl2与β-丙氨酸(β-ala,H3N+CH2CH2CO2-)在水溶液反应制得,并用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其结构.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3H7CdCl2NO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No.62),a=694.4(1),b=796.3(2),c=1293.1(3)pm,V=0.7150(6)nm3,Z=4,Mr=272.40,Dc=2.530Mg/m3,用834独立衍射数据对结构进行精化,最后残差因子R1=0.0421.结果表明,每个镉离子与4个Cl和2个β-ala的羧基氧原子配位,呈变形八面体结构.每对镉离子由2个Cl和1个双齿羧基桥连,形成一维链状聚合结构  相似文献   

16.
合成并表征了氯化{5-(邻-(4-(2-巯基苯并咪唑基)正丁氧基)苯基-10,15,20-三(对-甲基)苯基卟啉铁(Ⅲ)}(o-BzImTMPPFe(Ⅲ)Cl),氯化{5-(邻-(4-(2-巯基苯并噻唑基)正丁氧基)苯基-10,15,20-三(对-甲基)苯基卟啉铁(Ⅲ)}(o-BzTaTMPPFe(Ⅲ)Cl),氯化{5-(邻-(4-(2-巯基苯并口恶唑基)正丁氧基)苯基-10,15,20-三(对-甲基)苯基卟啉铁(Ⅲ)}(o-BzA-zTMPPFe(Ⅲ)Cl)等配合物,详细研究了丙酮/水介质中,在分子氧和抗坏血酸存在下,这些配合物对环己烷羟化反应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在无外加轴向配体时,由于尾端基团的分子内轴向配位作用,这些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还原剂的用量对催化效率也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金属离子在正方形和四面体场中的CFSE以及配体间的排斥作用出发,讨论了四配位配合物的空间结构。d0、d10及弱场d5、d7等组态的离子,形成排斥作用较小的四面体配合物;而d8、d9组态的离子,多数都形成CFSE特别有利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只有Ni(Ⅱ)、Cu(Ⅱ)与弱场配体Cl-、Br-等形成的配合物为四面体结构,对此可用分裂能△的大小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二齿胺配体内消旋-1,2-二苯基乙二胺(Stein)内消旋-1,2-二对氯苯基乙二胺(4-Cl-st)和钯配合物[Pd(stein)(NO3)2,[Pd(4-Cl-st)(NO3)2,[Pd(tmcpda)(NO3)2],[Pd(O-phen)(NO3)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染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Pd(4-Cl-st)(NO302]对人体宫颈癌和鼻咽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以苯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铕和镧为中心离子的超分子配合物,在波长为288nm紫外光激发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铕EuL3,L=C6H5COO-)具有较强的荧光,用4,4′-联吡啶连结铕配合物和镧配合物(LaL3),形成超分子配合物(Eu-LaL6l′,L′=4,4′-联吡啶)后,灾光强度可数倍增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硫氰酸盐存在下Rh(Ⅲ)的萃取,Rh(Ⅲ)在0.5-1mol/LHC介质中与1000倍以上的硫氰酸盐于沸水浴中加热60min即可形成硫氰酸铑(Ⅲ)配合物。此配合物可在较宽酸度范围(0.5-4mol/LHCL)内被MIBK(甲基异丁基酮)定量萃取。相比可达1:4。通过吸收光谱实验证实有硫氰酸铑[Rh(SCN)xCl6-x]^3-(x>3)配合物生成,与质子化的MIBK生成盐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