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花灌木叶表皮特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燕山东段三种花灌木木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 (Laxm.)Sehindl.)和蚂蚱腿子(Myripnois dioica Bge.)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①蚂蚱腿子的上下表皮均无表皮毛分布;木半夏上下表皮都有表皮毛分布;达乌里胡枝子的表皮毛仅分布在下表皮。②达乌里胡枝子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分布;木半夏、蚂蚱腿子仅下表皮有气孔分布。③达乌里胡枝子的气孔下陷;木半夏、蚂蚱腿子的气孔不下陷。④木半夏、达乌里胡枝子、蚂蚱腿子的上下表皮细胞表面平缓。  相似文献   

2.
虎耳草科11种植物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1种虎耳草科植物的叶表皮。观察结果表明:虎耳草科植物叶表皮的角质膜、表皮毛具有多样性,对虎耳草科范围的确定和分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8种柏科植物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柏科植物叶的微形态学特征和差异,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8种柏科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本实验所取8种柏科植物叶的气孔器均为椭圆形,副卫细胞5~7个,气孔器主要分布在叶的近轴面上,在刺形叶的远轴面上无气孔;8种柏科植物的叶表皮细胞上一般覆盖着较厚的角质层和蜡质层,不同种柏科植物的叶表皮具有不同的角质和蜡质纹饰;同种柏科植物同型叶的新叶和成熟叶、绿色叶和白色叶的微特征间也有区别,成熟叶的表皮细胞上角质和蜡质较新叶多;日本花柏白色鳞形叶的气孔分布和蜡质纹饰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种柏科植物叶的微特征有较大的差别,可以为柏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西产13种蕨类植物叶表皮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山西产8个科13个种的蕨类植物成熟叶片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气孔器类型有7种,为无规则四细胞型,不定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横列型,极细胞型,双不等细胞型和腋细胞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或多角(边)形。  相似文献   

5.
淮南科达(新种)Cordaites huainanensis sp.nov产于淮南二叠系。叶膜经酸处理后获得了很好的表皮角质层。新种特征为:下气孔式,气孔器单唇式,具2个保卫细胞及4个副卫细胞,单或双列。本文记述了正模、副模等较多材料。  相似文献   

6.
福建珍珠茅属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产于福建的7种珍珠茅属植物 的叶表皮特征,描述了叶片表皮角质层纹饰、气孔器表面蜡质纹饰、表皮毛等有关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结果表明:珍珠茅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属于典型的单子叶植物叶的特征,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表面角质层纹饰、气孔器表面蜡质纹饰、 硅酸体等特征在属内各种间十分相近,而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气 孔大小、气孔器分布和表皮毛等特征种间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患者创面切取健康肉芽及不良肉芽(水肿性及弛缓性),观察其显微及超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水肿性及弛缓性肉芽的成纤维细胞变性、坏死;新生毛细血管发育不良。这可能是影响表皮再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植物表皮细胞是植物最外层直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细胞,依据其不同功能,分化形成多种具有防卫功能的特化细胞结构,在植物防御、减少蒸腾、授粉媒介吸引、种子散布、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与贮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IXTA/MIXTA-like是多种植物表皮细胞分化的关键调控因子。在不同植物中,MIXTA/MIXTA-like作用部位(主要集中在花瓣、叶片、胚珠和子房)和调节方式不同,但最终都是通过调控表皮细胞分化发挥作用。MIXTA/MIXTA-like在表皮毛的形成、角质层生物合成、锥形表皮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植物表皮毛发育是一个研究热点。植物表皮毛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如叶片被毛是植物抵御取食昆虫的重要表型特征;法国梧桐、杨树、柳树飞絮都是种子成熟过程中表皮毛发育的结果;而黄花蒿中,青蒿素主要在腺毛中合成和储存。因此,开展植物表皮毛发育和调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梳理了MIXTA/MIXTA-like基因的特征及其在不同植物表皮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述了木本植物表皮毛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为加速林木表皮毛发育相关性状的新品种培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四川五加属植物叶表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四川五加属Acanthopanax13种及1变种植物的叶表皮的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研究表明:五加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为无规则型,气孔器类型、表皮细胞开头及垂周壁式样等,种间无差异或差异极小,而气孔角质纹饰和蜡质纹饰、外拱盖表面等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无瓣海桑叶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无瓣海桑(Sonneratia a petala)的叶为等面叶,气孔类型为4(-5)细胞轮列型;叶中脉维管束为周韧维管束,有微弱形成层,并具内生韧皮部;叶具四级侧脉,第一级侧脉为半周韧维管束,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侧脉为外韧维管束;盐腺先由叶的表皮细胞发育成原基,再进一...  相似文献   

12.
科间离体嫁接细胞相互作用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愈伤组织和胡萝卜愈伤组织经混合共培养后生长旺盛。仔细挑选嵌合组织转移至含1.0mg/L BA和0.5mg/L NAA的MS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将嵌合组织转移至含1.0mg/L 2,4-D 和0.5mg/L 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3、8、28d时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异质科间细胞相互作用在早期表现为隔离层形成和逐渐变薄解体,随后形成次生胞间连丝和胞间通道,在晚期还观察到相互接触的两种异质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鉴别紫堇属植物并深入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可靠资料。方法:对浙江的6种紫堇属植物的叶表皮做显微鉴定(包括气孔指数、栅表比等的测定)。结果:六种植物在原植物形态、叶表皮气孔轴式、气孔指数及栅表比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结论:显微鉴定可为进一步鉴别并深入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大陆地区扁核木属3种植物的花粉及叶表皮微观形态.结果显示:花粉均为近球形,辐射对称,三孔沟型,外壁纹饰均为条纹状,赤道萌发孔;叶表皮细胞形状均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略弯曲,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这些相同点支持它们为同属.此外,花粉存在许多明显差异:蕤核极面观为钝三角形,东北扁核木和扁核木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蕤核萌发孔为角萌发孔,东北扁核木和扁核木的萌发孔为周萌发孔;花粉外壁条脊排列的紧密度、条脊宽度、沟膜上颗粒疏密度均不同;蕤核花粉外壁有黏液滴.叶表皮微形态也存在差异:蕤核叶片具毛,东北扁核木和扁核木叶片无毛;叶表皮的角质层和蜡质形态均不同;蕤核叶上表皮角质层上有晶体.这些差异可为种的鉴定提供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抗生素生物杀菌剂1%武夷菌素水剂对大豆灰斑病具有显著防效,防治效果平均为61.5%,与生产上常用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相仿,最适用量为2.25L/hm2.该药对作物安全,符合AA级绿色食品生产对杀菌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家兔精子尾部的9条外周致密纤维(F1~F9)从尾部中段进入尾部主段后就逐一终止,其终止顺序是:F8、F3、F7、F4、F2、F9、F1、F5、F6.根据外周致密纤维存在数量的多寡,主段可以分为10个区域,从主段的近中段端至近末段端,这10个区域依次是:9条纤维区域,8条纤维区域,…,1条纤维区域和0条纤维区域,10个区域中,0条纤维区域最长,其次是3条纤维区域,其余的8个区域都很短。9条外周致密纤维的长短顺序为F6>F5>F1>F9>F2>F4>F7>F3>F8.F6、F5和F1这3条纤维明显地比其余各条长,其余的6条纤维相对较短,F8和F3两条最短。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乌塘鳢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中华乌塘鳢精子和成熟卵的形态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3部分组成,全长17.0~19.0 μm.成熟卵呈圆球形,直径在600~670 μm之间,动物极端有一黏着器,黏着器围绕着卵膜孔区,卵膜孔区中间有一凹陷的卵膜孔.黏着器由黏着丝、筛状圆柱体和基底三部分组成.卵膜孔呈漏斗状结构,由前庭以及卵孔管组成.精子通过基底的穿孔以及筛状圆柱体的筛孔到达卵膜孔区,进入卵膜孔.受精前,絮状物覆盖整个基底和卵膜孔区,并堵住卵膜孔.当精子接触卵膜孔区时,絮状物消失,但卵膜孔还被精孔细胞堵塞;当精子进入卵孔管时,精孔细胞消失;精子入卵后,卵膜孔被絮状物质堵塞,精子入卵过程完成.  相似文献   

19.
大豆珍珠塔3号具有双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特征,但在海绵组织最上层有一层特殊细胞——平脉叶肉细胞,此层细胞具有水平运输和气体交换的特殊作用。大豆开花期光照对叶片结构发育起主导作用;水分亦是影响叶片结构发育的重要因素;光弱块水条件下,大豆表现出对光的竞争比对水的竞争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