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收集都安瑶族自治县2004年相关统计资料,用能值法建立能值指标体系,通过能值投资率、能值自给率、环境负载指数、可持续利用指数和单位面积宏观经济价值产出5个指标分析评价都安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果显示,都安县能值投资率为5.46,能值自给率15.47%,环境负载指数5.53,可持续利用指数0.10,单位面积宏观经济价值产出1.5×105EM$.km-2.-a1。能值指标表明,都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利用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系统生产效率较高,在获取经济输入能值方面具有优势;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但是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大;系统的可持续性较弱。都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一步的发展应加强都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系统的能值反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提高能值利用率;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合理运用当地条件,发展对外经济;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密云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密云农业系统能值产出效率较高.环境承受能力较强,系统可持续发展,生能较好,运行状况居于全国较好水平.但是密云农业对环境依赖太强,畜牧业结构不尽合理.为了促进密云农业的发展.应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秸秆还田量;适当渊整畜牧业结构,减少猪的养殖量;改良当地牛羊品种,提高生产性能及效益. 相似文献
3.
尚清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6)
能值分析方法可同时定量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中环境资源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因而对合理评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订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武威绿洲凉州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能值分析指标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定量的评估了该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以供绿洲可持续发展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山市种植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及优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中山市种植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种植业生态系统的购买能值、系统的能值投资率、能值利用密度和太阳能值转换率都明显小于世界发达国家,说明中山市种植业生态系统中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并且该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中化肥所占比重过高,将对环境造成危害;系统优化的关键在于大幅度减少水稻和普通蔬菜的种植面积,加大对高能量等级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才能使中山市种植业生态系统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以福州市琅歧岛为对象,以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为手段,研究小空间尺度空间范围、封闭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系统能值特征。由此比较分析与大空间尺度开放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福州市琅岐岛为对象,以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为手段,研究小空间尺度空间范围、封闭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系统能值特征。由此比较分析与大空间尺度开放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80—2005年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及可持续性进行趋势分析,弥补了只通过单个年度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能值研究的不足.分析结果表明,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值投入在2000年后呈下降趋势;总能值产出1980—2005年的25年中,年均增长约2.7%,其中畜牧及饲养业1990—2000年的年均增长比率达6.7%.在经济效益方面,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净能值产出率由1980年的1.08上升到2005年的2.07.怀化市农业生态系统环境压力一直保持在合适水平,可持续性较强.怀化市在发展农业经济中,应进一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重点扶持和发展以畜牧和饲养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同时应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全国省区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1996,2000,2004,2008年各省区为例,分别采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及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模型,从全国、地区、省区内3个层面,利用Theil系数进行区域可持续性及东、中、西部地区时空差异判定。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计算结果绝对数值明显高于传统模型,总体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盈余与赤字区域排列均为东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对北京市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利用计算所得的北京市能值指标与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能值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北京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性大,虽然北京生态经济系统科技发展水平高,但是经济活动对于环境的压力也较大,同时通过计算发现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针对以上情况,文章提出几点建议:加强环境保护;控制人口增长;走集约型的增长模式;大力发展服务业。 相似文献
10.
宁夏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能值理论对宁夏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宁夏总能值用量为8.74×1022sej,可更新资源为5.89×1021sej,可更新资源产品为1.83×1022sej,不可更新资源为7.99×1022sej,货币流为8.02×1022sej,废弃物为6.55×1022sej.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宁夏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估表,选取环境负载率、能值自给率、能值货币比率、电力能值比率、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使用强度等6个能值指标与部分省份和国家对比分析,认为宁夏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一种高资源消耗型经济,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对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因此,应改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反馈能值的引入,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柴达木盆地的地理、气候、水资源和盐生植物等自然条件,综合分析了该地区发展盐湖农业的资源基础,重点讨论了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以盐渍化的土地为主,区域内积温较多、热量条件较好,咸水、微咸水资源及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业用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0.17%,有大量宜农土地未被开发,撂荒面积大;草地占土地面积的46.64%,但海拔、气候、交通等条件限制其利用;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87%,破坏较严重;盐碱地占总土地面积的11.68%,且资源丰富,几乎未被利用。柴达木盆地资源基础丰厚,开发潜力巨大,建议在该地区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盐湖农业,加强盐生植物研究,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M的干旱区河网系统模拟尺度影响分析--以柴达木盆地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HREVE与STRAHLER提出的流域结构图,进行了基于DEM的河网系统自动提取的应用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为例,分析1:250000与1:100000地形图数据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在构建TIN模型中,选择样条插值方法构建基于等高线的数字高程模型方法;水流方向矩阵计算中格网的大小对结果有很大影响,在复杂地形地区表现得更明显,比较250,100,50 m3种格网尺度数据在模拟河网系统中的不同结果,主要表现为河网系统随格网变大而更密集;比较阈值分别为800,1 200,1 600时的河网结构,表明提取河流网络的计算阈值取全流域累积矩阵的平均值时,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形效果.将数字模拟的结果与人工描绘的河网结构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基于地貌单元研究结果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生态功能重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将进一步增大生态环境的系统压力。有效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对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基本判断,进而提出柴达木盆地“生态保护优先”、“产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最近在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新发现的致密油藏进行研究。扎哈泉地区沉积相以滨浅湖的滩坝砂为主体,为致密油的形成打下了沉积学基础。本区致密油的产状特征是油层薄,与烃源岩呈薄互层产出,为近源自生自储关系,提供了非常有利于致密油形成的源储共生组合条件。致密油储层致密,具有微米级孔隙和纳米级孔隙,储层平均孔隙度为5.8%,平均渗透率为0.45m D,属于典型致密油藏。与致密油储层互层的古近系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Tmax在311~461oC之间,处于低熟至成熟阶段。有机碳含量主要分布在0.29%~4.42%之间,但多数低于1.0%,比现阶段致密油烃源岩的标准明显偏低,属于一种特殊类型。与其他盆地相比,虽然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致密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偏低,但该地区咸化湖泊环境使其具有生烃转化率高的典型特点,因此,同样可以生成较多的液态烃类,预示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中期以来构造的运动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达木盆地是位于青藏高原内部的山间盆地,盆地新生代的变形受到两侧山体隆升的主导.通过贯穿盆地地震剖面的精细构造解释和分析,依据生长地层的结构,我们认为自中新世中期以来昆仑山前冲断楔体以平均4.7 mm/a的速度向盆地逆冲,导致盆地南斜坡向昆仑山方向仰冲;这为东昆仑山北麓出露的倾向北向南逆冲的多条断层和盆地南部向南逆冲的断层控制的断层相关褶皱作用所证实.盆地北部祁连山前冲断楔体向盆地方向逆冲,导致盆地北部向北逆冲的断层在地表形成北翼陡、南翼缓的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向北逆冲的断层在盆地东部局部位置出露地表.昆仑山前冲断楔体和祁连山前冲断楔体的楔顶已经相向冲断至盆地中部,并造成第四系的变形.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物源方向、指导沉积相和砂体的展布的研究,在重矿物类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及Q型聚类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碎屑岩的重矿物进行了矿物稳定性及其组合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新近系的重矿物以稳定矿物锆石、磁铁矿、白钛矿、石榴子石为主;而且稳定矿物含量大于非稳定矿物的含量,表明该区物源搬运距离较长,离物源区较远;并根据重矿物种类将研究区分为五大重矿物组合带。综合分析得出柴达木盆地北缘新近系存在三个物源方向:北西部阿尔金山物源区、小赛什腾山与赛什腾山物源区、东部的祁连山-绿梁山物源区。各物源方向为独立物源供给,但在冷湖地区则受到阿尔金山和小赛什腾山物源区两者的共同影响。柴北缘中部地区的物源供主要有有两个方向,阿尔金山物源,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可抵达鄂博梁Ⅱ号构造;赛什腾物源,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可抵达鄂博梁Ⅲ号构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钻井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分布及控制因素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钻井、野外地质考察、地震精细解释等资料,重新确定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残余地层的分布范围,并根据平衡剖面恢复和印支期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演化特征,探讨石炭系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炭系主要分布于大柴旦凹陷、德令哈凹陷、霍布逊凹陷和大红沟凸起等地区,鱼卡凹陷、欧南凹陷基本无石炭系残留;石炭系残余分布受古地理格局和后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古地理格局造成了东西方向石炭系分布的差异,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印支期褶皱抬升,形成近东西走向背斜凸起,造成石炭系抬升剥蚀;柴达木盆地东部在印支期以逆冲断裂和与之相关的断展褶皱为主要构造变形模式,在不均匀分布的最大主应力与右旋剪应力共同作用下,石炭系在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相似文献
18.
柴北缘鱼卡大煤沟组七段油页岩开发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柴达木盆地鱼卡地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七段(J 2 d 7)油页岩,开展了以固体矿产形式的开发、综合利用的研究。通过野外实测剖面、钻井、地震资料、样品分析,对鱼卡凹陷油页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并对鱼卡油页岩矿产进行资源经济技术评价,认为鱼卡地区油页岩品质好,储量大,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对其进行勘探、开发,一方面可以改善柴达木盆地当前能源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循环利用,有利于促进柴达木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借鉴中外多年来油页岩开发经验,结合柴达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地上开采和原位开采相结合,以提取页岩油、燃烧发电、燃烧取暖为主,建筑材料、有机复合肥等循环经济为辅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了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岩性油藏形成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具有"早弱晚强"的构造活动特征;相对于构造圈闭而言,隆升I阶段更利于岩性圈闭的形成,岩性圈闭发育早而且多期次发育;3期原油充注分别对应于隆升I期的B阶段(E_3~2)、II期的C(N_2~1)阶段和E阶段(N_2~3),配合沸腾包裹体群的发现,说明该区油气成藏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青藏高原隆升所产生的远程构造应力。高压系统内的烃源岩进行"突发式"排烃,经开启的断裂向常压系统内运移和聚集。青藏高原隆升晚期强烈构造活动是柴西南区岩性油藏形成的主要成因,可以判断在这种"自我封闭"的高原咸化湖盆内岩性油藏的富集主要受控于断裂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结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解释和地震相特征,研究了沉积相的纵横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柴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盆地边缘的马北、马西和平台地区一带主要以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为主,靠近湖盆中心的南八仙、冷湖Ⅵ号和Ⅶ号、鄂博梁等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或前缘相带。路乐河组(E1+2)冲积扇较为发育,辫状河相对发育;下干柴沟组(E3)主要发育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到下干柴沟组上段(E23)是一个辫状河向辫状河三角洲演化的水进沉积序列;上干柴沟组(N1)和油砂山组(N2)发生进一步湖侵,湖盆扩张,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交互沉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柴北缘古近纪—新近纪从物源区向盆地中心发育的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模式,并探讨了沉积体系演化过程及其油气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