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4):117-120
阐释了高校去行政化的内涵,列举了行政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了行政化形成的原因和不良后果,提出了去行政化的对策,即厘清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高校去行政化的根本;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架构,抓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平衡点,是高校去行政化的基础;完善监督,是高校去行政化的保障;蹄疾而步稳地推进去行政化,是高校去行政化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4):121-125
依照行政化的各种表现,高校确实需要去行政化。去行政化的核心在于袪除官本位思想,当好勤务员,当然关键还在于管控权力。高校行政重心在于服务高校职能,教授治学则是高校行政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唐玉辉 《科技信息》2012,(31):372-373
高校去行政化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但尚未完善的问题。在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由于操之过急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笔者拟从理性视角出发,通过理性分析高校“行政化”的内涵、成因及实现途径,多方位地、辩证地、综合地看待“行政化”和“去行政化”,希望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扫除某些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4.
"大学去行政化"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早有争议,尤其近几年议论、呼声不绝于耳。但对任何事物只要以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审视、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高校行政化问题并非孤立、静止地存在,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国家体制问题。只有通过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及其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政策配套,法律保障,大学才能有效地去其行政化。  相似文献   

5.
高校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顽疾,从办学管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活动、师生关系、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影响到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其中有体制的原因,也有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滞后的原因。本文从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各种表现人手,分析高等教育出现行政化的原因及给高校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钊‘对高等教育去行政化进行了“冷思考”。  相似文献   

6.
曾明荣 《甘肃科技》2010,26(21):180-183
我国高校的行政化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探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起,就进入大众的视野。随着2010年两会的召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再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目前,我国的高校外受政府干预过多,内部管理也高度行政化,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落实好高校办学自主权、实行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和校长职业化制度;强化学术权,推进高校学院制建设,精简行政机构和管理人员是可自选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4):111-116
去行政化给高校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新建本科院校当然也不例外。对我国大多数高校而言,声誉管理的理念比较薄弱,新建本科院校的声誉管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影响高校声誉形成的因素包括行政归属、办学主体和专业优势等内容。去行政化后的新建本科院校,可能面临着管理效益下降、发展基础退化和舆论倾向不利三大声誉危机。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声誉管理,必须从声誉资产的评估和确认、声誉特色的培育和维护以及声誉危机的化解和转化三大路径去实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的行政化问题存在于高校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大学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同样深受行政化的影响。我国高校的行政化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探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起,就进入大众的视野。在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发展的道路中,教育内部的问题逐渐上升。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高校高度行政化的弊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行政化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该文结合盐城师范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行政化严重束缚高校教育研究的发展,行政能力干涉教学,影响教学质量,研究言论又受到权力设置的各种禁区的障碍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求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针对高校行政化干预影响高校教育发展的回应。自主化与行政化研究共同的焦点是高校管理的权力主体性问题,不同的主体所塑造的不同的体系机构以及软性制度,从而形成不一样的发展光景。  相似文献   

10.
伍欣 《当代地方科技》2012,(14):9-10,49
政治行政二分法本是行政学中的概念。用政治行政二分法探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可以基本上回答清楚“由谁治校”“如何治校”等在大学治理的探究中所要遇到的重要问题,为我们探索高校改革中的“教授治校”“学生治校”与“去行政化”等命题时提供一个有意义的视角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马慧洁 《科技信息》2012,(36):450-450
本文首先就当前高校改革发展中的行政体制改革、稳定师资队伍、科研学术成果评价这三个关键的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分别对这三大方面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当前高校实际,就如何破解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去行政化、提高高校教师待遇以稳定师资队伍以及改变现有科研学术成果评价方法等措施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形势下,高校干部队伍职业化转型倡导干部队伍由行政权力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有利于解决目前高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泛行政化、官僚倾向、去专业化等问题,对于高校行政由管理学术转向服务学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可通过以角色转型为切入点,转变干部"官"念;以制度化为抓手,推进干部职业化标准建设;以市场化为动力,完善干部队伍职业化运行机制等途径,实现干部队伍职业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融入社会"是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理念。该理念的有效推行得益于加拿大高等学校拥有高度自主的办学权、多样化的教育经费、多样化的师资结构和灵活的考核机制,其分别为加拿大教育理念的推行提供了制度、经费、师资和机制保障。"回归社会"则是加拿大高等教育对中国高校改革的重要启示,这意味着中国高校的改革可以从强化服务社会的理念、推进高校的"去行政化"和加快高校师资结构的多样化进程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融入社会”是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理念。该理念的有效推行得益于加拿大高等学校拥有高度自主的办学权、多样化的教育经费、多样化的师资结构和灵活的考核机制,其分别为加拿大教育理念的推行提供了制度、经费、师资和机制保障。“回归社会”则是加拿大高等教育对中国高校改革的重要启示,这意味着中国高校的改革可以从强化服务社会的理念、推进高校的“去行政化”和加快高校师资结构的多样化进程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去行政化”不是不要行政,而是要回归到以学生和学术为本位,让行政为学术服务。高校应从学校办学目标出发,创新管理理念,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和谐的管理模式,以配套发挥各类措施的激励功效,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的"行政化"管理导致我国科研院所普遍存在学术事务行政化、科研过度利益化、科研产出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影响了其发展,使得科研院所的"去行政化"改革势在必行。"去行政化"改革打破了原有的院所治理结构模式,并对院所治理结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设计新型的我国科研院所治理模式并引入了一个含有监督和惩罚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验证了新型模式下相关利益者效用和科研产生水平有效明显的提升,为我国未来科研院所新治理模式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行政化制度下党外人才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论述了去行政化视野下党外人才的发展以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去行政化有利于党外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形成文明、和谐的管理环境,构建“教授治校”的大学领导机制;有利于统战文化作用力的发挥,形成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构建现代大学教育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闵云霄 《世界博览》2011,(11):39-41
立志要使南方科大"去行政化",却不得不面临深圳市政府为学校公开选拔两名"正局级"行政级别副校长的尴尬。  相似文献   

19.
钟南才 《科技信息》2011,(24):70-71
本文认为,高校的过于工具化、过于行政化、过于加速化、过于科研化倾向是导致高校腐败的重要原因,并指出,高校的腐败,我们既要看到各种有形腐败,更要关注无形腐败。在分析高校腐败原因,阐释高校腐败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的组织系统中,行政工作人员兼具管理与服务双重职责,但在目前的高校管理体系下,尤其是"去行政化"的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浪潮中,与教学、科研人员相比行政人员则处于从属和辅助的位置,客观上形成他们的收入、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都处于相对劣势,因而极易产生身份焦虑、职业倦怠、低成就动机甚至抑郁等职场心理问题。在更关注人的"完整性"的高校教育理念下,相比以往更关注师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如何引导高校行政人员在职业生涯中积极、主动、有效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已经逐渐成为高校行政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