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S.Coleman 和E.Weinberg 在他们一篇被普遍地引用的论文中证明:无质量标量粒子在同电磁场相互作用下,由于辐射修正,可以使标量粒子变成带质量的,矢量场也变成带质量的,其结果是有质量的标量粒子同有质量的矢量粒子。这是对称性的自发破缺的一个典型例子。辐射修正可以引起系统的对称性的自发破缺,这一般称为对称性的动力破缺。在现在广泛引起注意的自发破缺规范场理论中,这种机制可以避免引入外加反符号的质量项的Higgs 标量,许多作者对此作了不少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Higgs 场的有效位势,结合对称性自发破缺真空态的稳定性条件,讨论了Higgs 粒子的质量限,得到的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得不到Higgs 粒子质量的有用上限,因而T.Uchiyama 得到的关于Higgs 粒子质量限的结果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讨论标准模型的成就与不足的基础上对近年来超对称性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如果在弱电标度下存在超对称性粒子,则它们应该在LHC上得到证实,然而超过称性粒子质量的确定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对LHC各个点上如何从实验观察到的各种分布精确地确定超对称性粒子的质量及衰变分支比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规范场中出现孤子的几种情况,获得了下列结果:非拓扑性孤子有内部对称性,可以作为规范场的外源,拓扑性孤子是规范场的解,联系于规范场的自源;拓扑性孤子可以作为粒子模型,由于没有内部对称性,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相互作用,不能通过其它场来传递。  相似文献   

5.
手征对称性为夸克和轻子内质量的“奇迹般”相消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但是粒子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使解释发生困难。这揭示了所有类粒子模型的弱点,而一种前夸克类圈体模型却不存在这种困难,并且还部价打破了手征不守恒。  相似文献   

6.
在标准模型 (SM )中 ,人们预言存在一种基本的标量粒子 :Higgs粒子 ,利用Higgs场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使规范粒子获得质量 ,并利用汤川耦合方式使费米子获得质量 .但是 ,至今SM所预言的Higgs粒子在实验上还没有找到 .另外 ,SM中的Higgs部分还将导致理论的“平庸性”和“不自然性”等问题 .因此 ,目前多数理论物理学家深信 ,在更高的能标下 ,SM所描述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粒子性质可能不再完全正确 ,会有新的相互作用和物理现象出现 ,SM只是某种更基本理论的低能有效形式 ,可能存在超出SM的理论 (通称新物理 ) .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电弱对…  相似文献   

7.
 继续深化负质量粒子理论模型.正负质量粒子构成宇宙的质量对称性,质量正负号不同粒子互相排斥,负质量粒子与正质量粒子相遇会产生全湮灭效应,真空是正负质量粒子的束缚态.该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宇宙的加速膨胀和暗能量有关的疑难问题;也解释了Olbers 佯谬和 Sealiger佯谬.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超对称性和形状不变性概念;运用形状不变性技术采用代数方法求解Schrodinger方程,得出了在形状不变势场中运动粒子的能级和波函数。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可能存在超光速粒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实验发现中微子的质量平方是负值。根据这一事实,对比Dirac方程和虚质量的Dirac方程,提出了一个超光速中微子的量子方程。一个虚粒子可以看作是超光速粒子。这个方程的显著特征是,时空反演是对称性的,而空间反演对称性有最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本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根据空间-时间反演等价于正反粒子变换这一基本对称性,导出了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和洛伦兹变换,从而说明了高速粒子质量增大和运动钟变慢等相对论运动学效应有其普适的内禀动力学本质。  相似文献   

11.
在牛顿的引力定律中,最为重要的事实是引力的大小是反比于质点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基于引力是沿着质点的连线方向并正比于质量的乘积之前提下,证明了引力的反平方距离的事实完全等价于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引力可以归结于位于球心处的同质量质点之间的引力.事实上,这个几何要求将导致一个二阶的线性欧拉方程,其具有物理意义的解恰好是反比于距离的平方.  相似文献   

12.
 为取得不易离析的路面颗粒材料,开展了级配对矿质颗粒体离析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反映路面颗粒材料离析的试验方法;然后应用级配设计理论,设计不同级配参数的矿质颗粒体,根据各颗粒体离析试验结果,采用级配设计参数与表征颗粒体粒径分布的平均粒径与粒径分散系数,分析颗粒体级配与其离析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最大粒径相同的颗粒体,平均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存在离析程度最小的临界值,超出此临界值的颗粒体离析程度变大;临界值对应的级配为次级粒径颗粒填充上级粒径颗粒空隙时,留下适当空间的级配;且平均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存在良好对应关系,粒径分散系数随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另外,对比分析了矿质颗粒体离析试验与沥青混合料施工离析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新的实验,使我们重新对中微子的Dirac质量产生了大的兴趣。本文讨论一种在禁闭弱作用的亚夸克模型和亚夸克大统一模型中中微子获得小Dirac质量的自然方法,并对在复合标度的粒子谱作了简单地讨论。  相似文献   

14.
Raşa M  Philipse AP 《Nature》2004,429(6994):857-860
The determination of molecular masses from barometric sedimentation profiles, a main topic in ultracentrifugal analysis, is thought to be quantitatively correct for non-interacting particles. Whereas this expectation is justified for uncharged colloids or macromolecules at low volume fractions, early ultracentrifugation studies on charged particles had already indicated that the obtained masses might be much too low. More recently, expanded sedimentation profiles have been observed for charged particles, sometimes inflated by orders of magnitude relative to the barometric prediction, which highlights a shortcoming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centrifugation of even very dilute charged species. Theory and simulations, anticipated by various authors, now propose that strongly non-barometric sedimentation profiles might be caused by an internal macroscopic electric field that, even for non-interacting particl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buoyant particle mass. The existence of this field and its intriguing consequences still lack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Here we report ultracentrifugation experiments on charged colloidal silica spheres, showing both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macroscopic electric field and its drastic effects on the sedimentation profiles of very dilute dispersions at low ionic strength.  相似文献   

15.
N体问题的"蜂窝型"中心构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体问题的正多边形中心构型,给出了一个由3个边数不相等的正多边形组成的中心构型.它也是由质量不相等的质点构成的正多边形解,这就是“蜂窝型”正多边形中心构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研究南黄海气溶胶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1月在南黄海首次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采集和分析两个平行航测断面上的气溶胶,以研究不同气团影响下海洋气溶胶的理化特征。断面1受从海到陆的海风及海洋气团影响,断面2则受从陆到海的陆风及陆地气团影响。结果表明,断面2的气溶胶颗粒数约为断面1的3.5倍,主要由陆地气团传输导致,其次是断面2的高风速影响。主要组分为SO_4~(2-),NO_3~-,NH_4~+,OC和EC气溶胶的颗粒数在断面1和2(断面2除NO_3~-外)上分别逐渐减少58%~74%和34%~53%,在断面1的减少量高于断面2。断面1和2上含量最高的分别是海盐气溶胶(30%)和二次气溶胶(42%)。二次气溶胶和其他人为源气溶胶(包括生物质燃烧、Soot-like气溶胶和含铅气溶胶)对两个断面的贡献显著,因此人为源对南黄海气溶胶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据核子、暗物质粒子(中微子归入暗物质)退耦为近相对论状态的两类自由流阻尼标度理论及微观粒子遵守的自然性法则,计算了从现时宇宙到Planck粒子的天体、核子、轻子、光子等费米型粒子和它们的超对称玻色型粒子、磁单极子的质量和半径,与现有的实验数据较好相符.由Dirac的量子化条件及单元磁荷、单元电荷规范式也能给出磁单极半径.首次否定了所谓"大沙漠"区存在,它分布着三代费米子的超对称伴子(玻色子),阐明宇观天体、微观粒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PFC3D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在抗拉、抗压试验下不同倾角层理面的岩体的破坏过程,从颗粒的位移和速度分布等方面出发,阐述了节理岩体的破坏机理,并与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节理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单轴抗压强度在0-60°范围内随倾角α的增加而减小,在60°-90°范围内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单轴抗拉强度在0...  相似文献   

19.
带双个电荷的希格斯玻色子(H5±±)是Georgi-Machacek(GM)模型预测的典型粒子,它们的衰变方式取决于三重态真空期望值的大小.研究了它们在国际直线对撞机(ILC)上通过双玻色子信号的产生过程.数值结果表明,只要双电荷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不是太大,在未来的ILC实验上可以观测到它们的信号.同时也对信号和相关标准模型背景进行了简单的唯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