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成分为:B2O3-Bi2O3-SrO的新型掺铒硼铋锶酸盐玻璃.测试了样品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该玻璃样品的J-O参数(Ω2,Ω4,Ω6)和Er^3+各相关能级的理论振子强度、实验振子强度等发光参数,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硼铋锶酸盐玻璃的共价性强于已被报道的大多数玻璃,且其跃迁几率最大的两个能级为^4I13/2和^4I15/2能级.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Er3 :TeO2-SiO2-Na2O系列玻璃样品.测试了样品中Er3 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Judd-Ofelt强度参数Ωλ(λ=2,4,6)、Er3 各能级间跃迁的振子强度、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和辐射寿命等参数.利用测得的发射光谱计算了Er3 :4I13/2→4I15/2的荧光半高全宽(FWHM)值,其数值最大为63 nm.讨论了强度参数Ω6值与FWHM的关系及SiO2的含量对碲酸盐玻璃的光谱参数和光谱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整基质玻璃的组分来增加Ω6值,进而增强Er3 的1.5μm处的发射带宽.适量的SiO2的引入,提高了玻璃基质中Er-O键的共价性和玻璃刚性,使Er3 :4I13/2的辐射寿命最大值达到3.1 ms,同时还改善了Er3 的光谱性质,使得其玻璃基质更适合作为实现宽带放大和高增益放大的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新型TeO2-SiO2-ZnO-B2O3系列掺铒碲酸盐玻璃,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及差热分析曲线,利用McCumber理论和Judd-Ofelt理论计算了样品的受激发射截面σe和J-O强度参数Ω1(t=2,4,6).结果表明,在BT60玻璃中,△Tmax值为142℃,受激发射截面σemax =0.75×10-20 cm2,且其在1.53μm附近的发射带宽可达到92 nm.可见,BT60玻璃是制造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新型Er3+掺杂的Bi2O3-TiO2-B2O3系玻璃,分析比较了BiTB系列玻璃中TiO2和Bi2O3含量变化对光谱参数及热稳定性的影响.计算出了玻璃的J-O强度系数Ωλ(λ=2,4,6),并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掺铒铋酸盐玻璃在1.53 μm处的受激发射截面.  相似文献   

5.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成分为:Lu2O3,SiO2,B2O3和Na2O的新型硼硅酸盐玻璃,利用Judd-O felt理论计算了该玻璃样品的J-O参数(Ω2,Ω4,Ω6)和Er3 各相关能级的理论振子强度、实验振子强度和自发辐射速率等发光参数,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Gd2O3和Dy2O3为反应物,共沉淀合成了镝掺杂氧化钆纳米粉体.研究了Gd2O3:D6^3+的光致发光性质随着Dy^3+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对荧光强度与激活离子Dy^3+离子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Dy^3+在纳米Gd2O3基质中存在浓度猝灭现象,最佳掺杂浓度为0.7%.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Er3 碲酸盐系列玻璃样品.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应用Judd-O felt理论拟合出了Er3 在各系列玻璃样品中的Judd-O felt强度参数(Ωλ(λ=2,4,6)),并用其数值分析了Er3 周围的结构特性.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 4I13/2能级的受激发射截面(peδeak(λ)).利用测得的发射光谱计算了Er3 :4I13/2→4I15/2能级跃迁的荧光半高全宽(FWHM),结合peδeak(λ)值对玻璃宽带特性做出了表征,并比较了不同基质玻璃的宽带特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一凝胶与热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a3Co4O9+6与Ca2Co2O5热电材料.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均沿C轴有择优生长趋势.从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SEM)来看,两种材料已烧结,基本达到致密的程度.在室温至1073K温区,测试了样品的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电输运性能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Ca3Co4O9+8。样品的电导率、Seebeck系数和功率因子明显高于Ca2Co2O5.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以GeO2为基础的6个Er^3 与Yb^3 共掺杂样品,并测试了它们在858nm半导体激光和930nm二极管激光激发下的荧光谱,测量发现,930nm二极管激光激发下各样品的荧光强度较之858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度普遍要强,且Ge4,Ge5两样品较之其余四个样品在两种光源的激发下的绿光段的荧光强度要强的多,且用肉眼在白天即可见很强的 绿光。简单分析了它们的上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荧光粉Ca Mo O4:Tb3+、Ca Mo O4:Eu3+,Tb3+,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Ca Mo O4:Tb3+样品在488nm激发下能发出很强的绿光,此时Tb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5%;在Eu3+和Tb3+共同掺杂的体系中,可以观察到由于Tb3+向Eu3+的能量传递使Tb3+敏化Eu3+的发光现象.该荧光粉在近紫外光(379nm)激发下发出较强的白色荧光,光谱测试显示Ca Mo O4:Eu3+,Tb3+的发射光谱存在三个激发峰,分别位于488、543和613 nm处,能够合成较理想的白光.  相似文献   

1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Er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CaO)∶Er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Er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同时观测到Er3+离子的上转换发射.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976 nm激发下的上转换过程是双光子过程.荧光强度与掺Er3+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用378nm荧光激发,分别测量了Er3+不同浓度800℃煅烧样品的发射谱,掺Er3+浓度达0.6%(摩尔分数)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aMoO4∶Eu3+发光粉体.并对不同掺杂浓度和不同煅烧温度下所制备的CaMoO4∶Eu3+发光粉体进行室温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室温下观测到CaMoO4∶Eu3+样品具有较强的Eu3+离子特征发射.通过对不同煅烧温度下样品发射谱的对比,发现800℃下煅烧的样品,荧光强度最强,样品的晶相与发射性质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晶相与标准卡07-0212一致,荧光强度与Eu3+离子掺杂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掺杂浓度中,Eu3+离子浓度为20%时,其相对发射强度最强.在四个不同的煅烧温度中,经800℃煅烧的样品其发光效果最好.此外,还观察到基质与Eu3+之间的能量传递.CaMoO4∶Eu3+与CaWO4∶Eu3+的激发谱、发射谱进行比对,并且通过计算发现M6+-O的共价键比W6+-O结合的强.  相似文献   

13.
BaO-La2O3-B2O3 玻璃中Eu2+ 和Eu3+的共激活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2BaO.(1-x)La2O3.9B2O3.xEu2O3(BLBE)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在1025℃附近,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在BLBE体系中存在着Eu^2 和Eu^3 两种价态离子,316,360,379,393,413,462和512nm锐线激发峰和592,616,650和750nm红区射峰分别对应Eu^3 离子的f-f激发跃迁和^5D0-7FJ(J=1,2,3,4)跃迁发射,430nm和532nm宽带激发峰和蓝区发射分别对应Eu^2 离子的5d-4f激发跃迁和发射,引入Gd^3 离子友爱明显改善玻璃的红蓝光发射比,表明在BLBEG体系中存在着Gd^3 →Eu^2 →Eu^3 能量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Eu掺杂的Zn0纳米片状材料(ZnO:1%Eu),在稀土Eu掺杂浓度一定的条件下讨论了不同水热反应温度对纳米片结构的影响,得出材料最佳生长温度,并研究了该反应温度条件下掺杂材料的光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铕以正三价价态成功地掺入到ZnO晶格中.在反应温度为155℃时,材料的结晶质量最好.该反应温度下PL谱图显示出Eu3+的特征发射峰,分别位于579.6,587.8和614nm处,它们是V—V的跃迁,分别来源于Eu3+的5D0-7Fo,^5D0-7F1和^5D0-^7F2跃迁.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较高发射率的Keggin结构的稀土多金属氧酸盐ZnPOM:Sm及BPOM:Sm荧光体.制备的荧光体室温下具有Sm3+离子特征发射,其室温主发射在橙红区.配体场在BPOM:Sm对称性较低,发射峰有较多的劈裂.在2样品中Sm 3+均有丰富的激发能级,都以405 nm激发效率最高.钐离子间存在能量传递,以4G5/2与6F9/2和6H5/2与6F9/2能级间的交叉弛豫作用,导致4G5/2-6H5/2的荧光发射猝灭.  相似文献   

16.
在空气中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CaO-La2O3-B2O3-Eu2O3-Sm2O3,CaO-La2O3-B2O3-Eu2O3-Tb2O7玻璃,发现Sm^3 ,Tb^3 离子能敏化玻璃体系中Eu^3 和Eu^2 的发光。Sm^3 →Eu^3 和Sm^3 →Eu^2 离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是声子支助的共振转移;Tb^3 的敏化作用是Tb^3 离子和Eu^3 离子之间存在着电子的传递。通过调节Sm^3 ,Tb^3 和Eu^3 的掺杂浓度,可以提高CaO-La2O3-B2O3-Eu2O3玻璃体系的红/蓝光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元素混合掺杂Sr2MgSi2O7系列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掺杂元素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性.激发发射光谱实验表明其峰均为宽带峰,最大发射峰位于466nm附近,是由典型的Eu2+的4f5d-4f跃迁导致的.所合成的Eu2+,Dy3共掺杂发光材料Sr2MgSi2O7余辉时间可达8hrs以上,具有合适的能级陷阱0.76eV.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xSrO.yAl2O3:Eu体系的光致发光;发现当y/x<1.5时,产生余辉较短的红色发光,属于Eu3+离子4f→4f特征跃迁发射.当y/x>1.5时,产生具有超长余辉的绿色或蓝色发光,属于Eu2+离子5d→4f特征跃迁发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Tb3 掺杂比例的莫来石发光材料,经XRD结构分析表明,材料为Al6-xTbxSi2O13固溶体(x=0.02~0.12),随着Tb3 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晶格有膨胀的趋势,通过材料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确定了材料的最佳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