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蒙学全 《广东科技》2014,(12):142-143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从多个方面对南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南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在水稻的种植生产过程中加强对高产种植和病虫害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地达到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目的。水稻种植是一门包含了多方面工作的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作,因此,在对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中,要做好种植过程中每个细节的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水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在最近几十年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使我国的水稻产量不断上升,也为水稻种植户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水稻产量的提高不仅是依赖于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也要做好相应的工作。该文对水稻的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了水稻的病虫害防治的几种措施,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汉中水稻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汉中的主要粮食作物,无论种植面积或产量都占我市粮食作物的第一位。我市是梗稻、籼稻的主产区。在水稻生长季节里,我市常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干旱、连阴雨、冰雹和大风等,对汉中水稻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回顾我国水稻收获机械的研究历史、分析我国国情、南方水田特点和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出发,说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尚不足以形成我国目前收获水稻的主要机型。文章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我国南方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制方向应该是田间割穗式轴流型联合收割机。该机型既可发挥半喂入机型之优点,又可克服半喂入机型之缺点,与全喂入轴流型相比,仅脱粒功率一项,可节省能源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5.
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种植业同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水稻产量以及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病虫害一直是影响水稻质量以及产量,因此有必要加强抗病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为此,有必要进行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分析,促使病虫灾害影响范围得到进一步的缩小。该文首先对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研究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接着对水稻选种、育种过程中的抗病技术选择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水稻种植主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水稻种植产量的提升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我国南方水稻产区严重缺钾的土壤约有1.4亿亩。由于钾源缺乏和限于经济条件,依靠进口钾肥来解决缺钾问题已如杯水车薪,利用稻草还田等有机钾源,虽有一定效果,但与解决农村燃料、牲畜饲料和造纸工业等发生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业科技工作者探索了两条崭新的解决途径。即:耐低钾水稻品种的筛选种植和生物钾肥的利用。耐低钾品种的筛选种植是基于作物矿质营养的遗传差异发展起来的。不同品种的水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是不同的。把这些具有不同矿质营养遗传差异的品  相似文献   

7.
论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提高和推广,水稻的耕种技术由以前火耕水耨到早期的直播耕种,再到如今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水稻的栽培耕作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如今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是水稻种植的一大目标。对广东省三线城市区域内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中的钵形毯状育秧机插新技术进一步阐释,目的是提高秧苗素质和栽插的质量,挖掘水稻增产的内在潜力,努力实现水稻节本增效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南方双季稻主产区,是指以双季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省区,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和江西7个省(区)。水稻面积占了各省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65%以上,其中早晚稻面积占了水稻总面积的75%以上。双季稻加冬种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种植方法。由于南方双季稻主产区早籼稻积压和饲料粮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提出了多种解决办法,其中以压缩早稻面积,发展玉米,即将现有“早稻—中稻—冬作物”为主的种植制度改为“玉米(或间作豆类)—水稻—冬作物”为主的种植制度的战略设想最为引人注目,得到了一些领导和地方政府的赞…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季风气候是水旱灾害多发和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独特的阶梯状地形地貌也加剧我国空间上降水的不均匀,导致了西北多干旱、南方多雨涝的格局,进而会影响我国次一级的灾害发生.全球变暖和周边海气振荡周期变化导致的气候异常加剧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时空差异,是引发各级水旱灾害的主要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在国际上也具有领先地位,水稻旱直播技术是目前我国较为普遍的一种水稻种植技术,在水稻种植中如何有效提高除草的效率以及质量将会直接影响稻田的生产量,因此文章变针对旱直播田中具有代表性的杂草的生长特点进行了总结介绍,并论述了相应的化除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突进旱直播田除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其中绿色食品的在人们餐桌上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构成了人们饮食结构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绿色水稻的生产需要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但是纵观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水资源污染、农药残余、土壤污染等给绿色水稻的种植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这使得对水稻的种植基地的环境进行净化和改良,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绿色大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干旱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南方干旱的特点,认为南方旱情呈现出连续无雨时间长、干旱范围大、集中于夏秋或秋冬季、灾情重的特点.其发生的原因既与我国地区局部环流有关,也与全球大尺度大气环流背景有关;既有气象原因,也有生态、人为原因.预测和防治干旱必须重视人类活动影响和全球气候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余涛养 《广东科技》2014,(18):145-146
杉木的种植历史比较长,在我国南方种植面积比较大,由于种植杉木具有很多优点,很多人加入到种植的行列。在种植中没有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破坏了杉木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介绍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杉木林生态系统转换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水稻机械化种植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从而保证水稻机械化种植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而积累更多种植经验,便有必要在综述机械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就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不足,同时受季风气候影响干旱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作物种植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此外受经济发展与人为因素影响,我国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上述种种原因直接导致我国灌溉水源的匮乏。近年来由于灌溉水源遭受污染所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的问题时有发生。文章以现阶段我国玉米灌溉水源污染问题为例,对我国世污染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进行合理灌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亚热带稻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季节性干旱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大旱导致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文章确定了亚热带稻区大旱风险诊断的标准,统计得出衡阳盆地大旱发生频率为35%。以衡阳盆地2003年大旱为例,从干旱危险性与水田系统旱灾脆弱性两方面入手,阐述了水稻旱灾巨灾的形成机理,提出从整治水利工程和建立生态减灾模式达到安全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水稻收获机械化程度仅占10%左右,本文论述了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说明了我名水稻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水稻关键生育期不同等级干旱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在四川粮食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干旱一直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夏旱、伏旱频发,造成水稻减产.结合水稻生产的特点和气候条件,选取水分盈亏指数作为干旱评估指标,分析了1961-2014年四川水稻7大种植区不同生育期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风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各区不同生育期干旱站均次数变化趋势大体相近,尤其是发生次数较高的盆中、盆东和川西南山地,趋势大体相同.干旱相对高值出现在70年代末、90年代末期以及2005年前后,自此以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干旱频率分布特征为全生育期以轻旱为主,以盆中频率最高;孕穗-抽穗期发生轻旱的频率较低,中旱以上发生频率超过5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盆中、盆西及盆周地区;抽穗-成熟期以发生轻旱为主,频率较高值分布在盆中、盆南局部和川西南山地部分地区(多在50%以上),中等以上干旱则很少发生.水稻干旱风险分布为全生育与孕穗-抽穗期发生重度及以上风险区域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盆西、盆中的大部、盆周的北部以及川西南山地大部;抽穗-成熟期发生重度及以上风险区域集中在盆东、盆中、盆南和川西南山地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正> 几年来,杂交粳稻在我国北方迅速推广种植,对提高水稻产量起着积极作用,为我国北方水稻生产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种植杂交水稻需要年年制种,这样供种不好计划,例如制种过多,一则是用不完,二则因隔年种子往往保存不妥善,造成发芽率降低;若制种少了,则又不够用。为此,我们试图研究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细条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oc)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为了探明水稻对细条病的应答机制,我们应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研究了水稻品种明恢63在水稻细条病病菌侵染后不同时期的全蛋白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以及分析归类.共鉴定出17种表达上调的蛋白和10种表达下调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水稻对细条病侵染的信号识别及防卫应答,其中包括信号转导类蛋白、防卫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和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蛋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