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孔雀石矿粉经浸取,液固分离,净化除杂,冷却结晶,离心分离等工艺过程,便可直接得到符合GB437-93优等品的硫酸铜产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焙烧氧化与酸浸空气氧化相结合生产工业硫酸铜的新工艺,它具有投资少,上马快,发备简单,产率高等特点。适合于乡镇企业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制备硫酸铜的新工艺。该工艺是使用一种新型铜蚀助剂,使紫铜在稀硫酸溶液中迅速被空气氧化而制备工业硫酸铜。该工艺反应温度低(40~100℃),速度快,母液全部循环利用,原料利用率高,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能耗低,无环境污染,产品质量达到国标GB437-80一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5.
简述了工业硫酸铜的几种生产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推荐了三种比较好的生产工艺,尤其对液相空气氧化法的主要工艺参数、溶液酸度和反应温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达到了降耗增效、减小污染之目的,因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含铜蚀刻废液的综合利用—硫酸铜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酸性蚀刻液与碱性蚀刻液混合沉淀铜的方法,生产工业硫酸铜,不用蒸发浓缩,工艺简单,成本低.对影响产品质量和产率的主要因素pH,化浆用水量和浓硫酸用量进行了探讨,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产品质量符合GB437-80.  相似文献   

7.
用黄铜矿生产硫酸铜的湿法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荣宝  王本义 《安徽科技》1997,(5):50-50,56
硫酸铜的生产工艺,根据原料来源的不同分为电解液法、废铜法、氧化铜法、白冰铜法等。由于市场对铜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金属铜原料价格暴涨,硫酸铜生产几乎无利可图。以铜矿为原料生产硫酸铜,是当今引人注目的课题。在铜矿资源中氧化铜矿和辉铜矿储量较少,大量的是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于自  相似文献   

8.
就该实验中如何以诱导思考的方式启发学生对实验操作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的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标牌厂的废水和废渣、铜材加工厂的酸洗废液等,是提取硫酸铜的原料。许多单位试图回收利用,但设备多、投资大,一个工厂的废液又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因此,一般工厂未作处理就排放掉,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江苏省如皋县轻工研究所试验成功一种简易  相似文献   

10.
催化氧化H2S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提出以H2S为原料,NOx O2催化氧化H2S制备不溶性硫磺的新工艺,分析了该工艺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和不溶性硫的稳定性原理,并对该催化氧化的工艺条件和浸取荆的选取进行了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催化氧化荆HNO3、FeCl3浓度分别为15%~20%、8%;催化氧化反应温度为30~40℃;使用三种低毒混合溶剂为浸取荆,其沸点为80~90℃、有不易燃烧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新的硫酸铵法制备硫酸钾工艺。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结晶温度、反应时间和结晶促进剂添加量等对原料转化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找到了最优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产品质量指标达:K2O≥48.4%,Cl≤1.6%;钾转化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盐酸羟胺和硫酸为原料,研究了采用反应萃取耦合技术合成硫酸羟胺的方法。结果表明,以三正丁胺-异戊醇混合溶液为萃取剂,反应萃取耦合技术合成硫酸羟胺的条件温和。另外,还考察了温度、反应物浓度、油水体积比等因素对硫酸羟胺产率的影响。在盐酸羟胺和硫酸的浓度均为0.6 mol/L,油水体积比为2.5:1,反应萃取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一级反应萃取过程后硫酸羟胺的产率可达79.3%。  相似文献   

13.
从烂版废液中回收硫酸铜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从烂版废液中回收硫酸铜的新工艺.硫酸铜质量(纯度)在98%以上,原料中铜近于定量回收,无三废污染,分析了工业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Fluorescence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poCopC and cupri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poCopC and cupric was investiga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a, in phosphate (20 mmol/L) buffer at pH 6.0.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nvironment is measured to be hydrophobic completely around tryptophan (83). At the same time, apoCopC fluorescence at 320 nm was significantly quenched with the addition of cupric and the 1:1 stoichiometric ratio of apoCopC to cupric was confirmed by fluorescence. In addition, the conditional binding constants were calculated to be Kcu-copc=(1.8±0.58)×10^13 mol^-1 L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fluorescence titration curves. The apoCopC has the ability to bind specifically cupric ion.  相似文献   

15.
硫铁矿烧渣制备聚合硫酸铁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硫铁矿烧渣是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硫铁矿烧渣与硫酸混合后,经过熟化、水溶、过滤得到酸性硫酸铁溶液.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铁,于25~60℃时反应2h后加入少量双氧水得到聚合硫酸铁(PFS).随着氢氧化铁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的进行,溶液中PFS盐基度不断增加.当硫酸铁的量一定时,PFS盐基度随氢氧化铁的量增加而增加.温度升高时有利于PFS的生成.加入双氧水将溶液中的Fe  相似文献   

16.
屠兰英 《青海大学学报》2004,22(1):34-35,45
研究了硫酸钾生产中用空气氧化——酸性沉淀法除铁工艺,通过试验确定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溶液中铁含量可控制在0.01g/L以下。  相似文献   

17.
催化氧化法生产硫酸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硫酸铜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采用硝酸盐催化氧化法生产硫酸铜,能加快反应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并能提高收率,是一种较理想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一种以聚乙烯醇缩聚物为基质,以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隐色孔雀绿)为染色物质和卤代物为协同剂制成的辐射变色膜.经电子辐照后其颜色由无色透明变为绿色.辐照后吸收光谱显示其最强吸收峰出现在629 nm附近.研究表明:吸光度响应与电子注量成线性关系,电子能量和分次辐照对其有明显影响,在某注量率范围内吸光度存在辐照后效应,24 h后趋于稳定,且膜厚与响应成正相关性.该体系辐射变色膜可作为电子束的辐照变色薄膜剂量计.  相似文献   

19.
溶剂法制取硫酸钾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硫铵法制备硫酸钾工艺氧化钾收率低,产品质量较差。对此在硫酸铵和氯化钾反应系统中添加有机溶剂,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浓度、硫酸铵初始浓度、配料比与氧化钾收率的关系,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氧化钾收率提高到90%以上,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溶剂回收循环使用,清洁生产;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