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志国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9M):91-94,116
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走向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改革,但结局却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新政”中清廷始终未能摆脱和解决改革前夕早已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再加之其选定的错误的改革方向和为急于摆脱困境而采取盲目的金融政策及其对各阶层的横征暴敛,最终造成财源枯竭并导致王朝崩溃。清末新政也随之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转型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与财政改革分不开的。财政体制的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突破口,财政模式的转变推进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财政理论分析的微观化强化了市场机制的基础地位,财政行为的法治化规范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走向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改革,但结局却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新政"中清廷始终未能摆脱和解决改革前夕早已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再加之其选定的错误的改革方向和为急于摆脱困境而采取盲目的金融政策及其对各阶层的横征暴敛,最终造成财源枯竭并导致王朝崩溃。清末新政也随之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4.
莫理循是一位活跃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中心舞台、影响颇大的外国人。在清末新政时期,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报道中国的改革,称其把衰弱的中国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他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但作为一名“具有最佳英国殖民者特征”的外国人,他对新政的观察有着较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英人贝尔与达赖"新政"之关系考析--兼论达赖"新政"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崇凯 《西藏大学学报》2003,18(2):26-33,68
民国初期(20世纪一二十年代)十三世达赖在西藏实施的“新政”,是西藏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达赖“新政”的过程中,英国人特别是贝尔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第一手材料,全面、客观地研究分析英人特别是贝尔与达赖“新政”的密切关系,旨在说明达赖“新政”,复杂的政治背景,从而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以便对达赖“新政”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准确的认识。即达赖的“新政”是在英国支持下为拯救西藏封建农奴制并企图自立割据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极不彻底的改革,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在经济改革中的各类经济法规的制定与颁行,在中国法律史上有着前驱先路的重要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经济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政的重商与奖励实业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民间投资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商会的建立,为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一支独立的阶级队伍而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使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必将对中国财政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充分利用入世对我国财政的积极影响,我国财政部门应改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对财政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根据WTO有关涉税原则改革我国关税,调整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尽快转变财政职能,构建完善的财政法律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新政真诠》是近代思想家何启、胡礼垣的政论集 ,其中贯穿了一条改革思路 ,具体表现在对实行新政、振兴商业、培养人才三个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李鸿章是洋务新政的主要代表。他兴办洋务新政动机的主导方面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而其实践所发挥出的客观作用是对中国强大和进步的有力推动。应客观公正地评价李鸿章。  相似文献   

10.
余靖是北宋“庆历新政”的政治改革家之一。他的《武溪集》、奏议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体现了他改革建议的主要内容、实施情况及其深远的影响,为评价余靖和“庆历新政”的历史地位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1998,(6)
提倡"新政"记者(以下简称记):最近谈到失业问题,你为什么总是提到"新政"?胡鞍钢(以下简称胡):美国总统罗斯福两次"新政"时期不仅为上千万失业工人创造就业岗位,而且也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为失业工人、低收入贫困者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安全网,在某种程度上还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大萧条危机,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新政"时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和呼唤中国式"新政"。这一"新政"目的就是要建立两个基础设施:一是物质基础设施,即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学校、医院、道路、桥梁、植树造林、兴修水利、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在华盛顿表示,尽管中国经济成长超乎预期,但对中国而言,中期内实施结构性改革仍非常重要。IMF在每年两次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经济成长及财政持续稳定很大程度都依赖于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进一步发展良好的商业导向型银行系统,完善国有企业重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清末学制产生于“新政”改革之初,是与科举考试改革举措密切相关的。在1905年废科举之前,新学制的实施举步维艰;只有在废料举后的几年里,中国近代学制才得到真正推广。由此奠定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在腐朽没落的清王朝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民初乃至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王朝虽然灭亡了,但它所推行的新政措施并未因此而夭折,而是继续延伸下去,中国的现代化由此真正起航。  相似文献   

15.
明代张居正实施的万历新政是在中国处于农业封建社会晚期而商品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的一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而较深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十三世达赖的新政措施做了探讨,认为十三世达赖的新政从巩固农奴主的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出发,加强了对广大农奴的控制;新政对西藏地方经济作了整顿和改革;新政把提倡教育放到很重要的地位;新政注重医药健康事业,这些主张在当时的西藏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受当时条件的局限,新政措施也有消极和不成熟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属于经济学丛书之一,重视经济变迁对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影响,内容上涵盖了财政支出和历代财政官制,并以王莽改革、王安石变法为重点。对于《周礼》和《管子》的看法也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18.
徐迎春 《遵义科技》2005,33(3):61-63
财政支出活动是政府财政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财政活动如何实现财政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财政目标,取决于财政支出活动的运行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进行过几次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往改革的重点大多是在财政收入方面,面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框架尚未进行大的改革,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至今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在当前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解决当前支出管理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新政”出台的过程,“新政”实施的内容,说明清末“新政”是慈禧太后与洋务派官僚一手策划的一项重大改革,成效虽不大,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简论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在经济改革中的各类经济法规的制定与颁行 ,在中国法律史上有着前驱先路的重要历史地位 ,对近代中国经济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政的重商与奖励实业政策 ,极大地促进了民间投资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商会的建立 ,为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一支独立的阶级队伍而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使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